长杆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657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杆喷雾装置,包括与作业车连接的金属中空喷雾长杆,所述喷雾长杆上设有若干金属喷雾基座,所述喷雾基座外周设有螺纹段,所述喷雾基座为中空柱形且与所述喷雾长杆内部连通,所述喷雾基座的自由端内部插设有防滴漏装置,所述防滴漏装置的外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喷雾基座通过所述连接螺母连接;所述喷雾基座与所述喷雾长杆结构设置让所述喷雾基座不会损坏,节省了使用成本;所述防滴漏装置的设置,只有在液体压力达到一定的值所述喷头才会工作,防止滴漏,节省了喷雾液体;而且所述喷头和所述防滴漏装置可以拆卸,对其定期维护,大大减小了更换的频率,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节省了使用成本。

Long rod spr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ng rod spra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hollow spray long rod connected with a working vehicle. A spray metal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spray long rod, and a threaded section is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spray base. The spray base is hollow columnar a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pray long rod. A spray head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end of the leakage device, and the spray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ray base sea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nut; the spray base and the spray long rod structure are arranged so that the spray base can not be damaged, and the use cost is saved; the setting of the anti dripping device can only work when the liquid pressure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so as to prevent leakage and save the spray liquid. Moreover, the sprinkler head and the anti-dripping device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maintained regularly,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frequency of replacement,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prinkler head and saves the us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杆喷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杆喷雾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喷洒作业车上用的长杆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喷洒作业车上用的长杆喷雾头存在的缺点如下:第一:容易损坏,更换频繁,提高了使用的成本。第二:其结构没有防滴漏结构,容易滴漏,浪费了喷雾的液体,提高了使用成本。第三:其结构容易堵塞,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长杆喷雾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长杆喷雾装置,包括与作业车连接的金属中空喷雾长杆,所述喷雾长杆上设有若干金属喷雾基座,所述喷雾基座外周设有螺纹段,所述喷雾基座为中空柱形且与所述喷雾长杆内部连通,所述喷雾基座的自由端内部插设有防滴漏装置,所述防滴漏装置的外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喷雾基座通过所述连接螺母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滴漏装置包括防滴漏本体,所述防滴漏本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径,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设有防滴漏球体,所述防滴漏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所述防滴漏本体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防滴漏本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所述防滴漏本体的进液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滴漏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喷雾基座的内腔直径大于所述防滴漏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二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喷雾基座的内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喷雾基座的外径,所述防滴漏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外周套设有过滤网。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滴漏本体的外周间隔设有若干凸条,所述两相对凸条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直径,所述过滤网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两相对凸条之间的距离,所述过滤网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直径。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液孔为两个,且对称布置于所述防滴漏本体的圆周壁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雾基座外周还设有防松动螺母。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上设有向中心延伸一定长度的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孔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喷头的外径。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内设有锥形空腔,所述喷头主体位于所述锥形空腔直径小的一端设有喷液孔,所述喷液孔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锥形空腔直径小的一端,所述喷液孔与所述锥形空腔连通,所述喷头主体位于所述锥形空腔直径大的一端设有喷头进液孔;所述喷头主体外周设有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螺母的内径,大于所述挡环的内孔直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长杆喷雾装置,包括与作业车连接的金属中空喷雾长杆,所述喷雾长杆上设有若干金属喷雾基座,所述喷雾基座外周设有螺纹段,所述喷雾基座为中空柱形且与所述喷雾长杆内部连通,所述喷雾基座的自由端内部插设有防滴漏装置,所述防滴漏装置的外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喷雾基座通过所述连接螺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所述喷雾基座与所述喷雾长杆结构设置让所述喷雾基座不会损坏,节省了使用成本;所述防滴漏装置的设置,只有在液体压力达到一定的值所述喷头才会工作,防止滴漏,节省了喷雾液体;而且所述喷头和所述防滴漏装置可以拆卸,对其定期维护,大大减小了更换的频率,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节省了使用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喷雾基座安装所述防滴漏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2A-A向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防滴漏装置主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所述防滴漏装置立体图。附图6是本技术中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喷头安装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6所示,长杆喷雾装置,包括与作业车连接的金属中空喷雾长杆1,所述喷雾长杆1上设有若干金属喷雾基座2,所述喷雾基座2外周设有螺纹段21,所述喷雾基座2为中空柱形且与所述喷雾长杆1内部连通,所述喷雾基座2的自由端内部插设有防滴漏装置3,所述防滴漏装置3的外端设有喷头4,所述喷头4与所述喷雾基座2通过所述连接螺母5连接;所述连接螺母5包括螺母本体51,所述螺母本体51的一端面上设有向中心延伸一定长度的挡环52;所述挡环52的内孔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喷头4的外径;所述喷雾基座2外周还设有防松动螺母6。所述防滴漏装置3包括防滴漏本体31,所述防滴漏本体31内部设有第一空腔32,与所述第一空腔32连通的第二空腔33,与所述第二空腔33连通的第三空腔34,所述第一空腔32和第三空腔3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33的内径,所述第二空腔33内设有压缩弹簧35,所述压缩弹簧35靠近所述第一空腔32的一端设有防滴漏球体36,所述防滴漏球体3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空腔3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33的直径,所述防滴漏本体31靠近所述第一空腔32的一端设有两个进液孔37,且对称布置于所述防滴漏本体31的圆周壁上;所述进液孔37与所述第一空腔32连通,所述防滴漏本体31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出液孔38,所述出液孔38与所述第三空腔34连通;所述防滴漏本体31的进液端设有第一挡板39,所述滴漏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30,所述第一挡板39的直径小于所述喷雾基座2的内腔直径大于所述防滴漏本体31的外径,所述第二挡板30的直径大于所述喷雾基座2的内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喷雾基座2的外径,所述防滴漏本体31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9和所述第二挡板30之间的外周套设有过滤网7;所述防滴漏本体31的外周间隔设有若干凸条311,所述凸条311的设置可以增加液体通过所述过滤网7的过滤面积,加大过滤效果;所述两相对凸条31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挡板39的直径,所述过滤网7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两相对凸条311之间的距离,所述过滤网7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挡板39的直径。所述防滴漏装置3不工作的状态下所述防滴漏球体36在所述压缩弹簧35的作用下将封闭所述第一空腔32的出液口,当液体压力大于所述压缩弹簧35的弹力值时,所述防滴漏球体36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离开第一空腔32的出液口,液体通过所述第二空腔33和所述第三空腔34通过所述出液孔38流出。所述喷头4包括喷头主体41,所述喷头主体41内设有锥形空腔42,所述喷头主体41位于所述锥形空腔42直径小的一端设有喷液孔43,所述喷液孔43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锥形空腔42直径小的一端,所述喷液孔43与所述锥形空腔42连通,所述喷头主体41位于所述锥形空腔42直径大的一端设有喷头进液孔37;所述喷头主体41外周设有连接基座44,所述连接基座44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螺母5的内径,大于所述挡环52的内孔直径;所述连接基座44的设置可以让所述喷头4与所述连接螺母5卡接在一起方便装配到所述喷雾基座2上。装配时将所述防滴漏装置3放入所述喷雾基座2,将所述喷头4放入所述连接螺母5中,将喷雾的一端穿出所述挡环52,将连接螺母5与所述喷雾基座2连接,然后旋转防松动螺母6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长杆喷雾装置,包括与作业车连接的金属中空喷雾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长杆上设有若干金属喷雾基座,所述喷雾基座外周设有螺纹段,所述喷雾基座为中空柱形且与所述喷雾长杆内部连通,所述喷雾基座的自由端内部插设有防滴漏装置,所述防滴漏装置的外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喷雾基座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所述防滴漏装置包括防滴漏本体,所述防滴漏本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径,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设有防滴漏球体,所述防滴漏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所述防滴漏本体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防滴漏本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长杆喷雾装置,包括与作业车连接的金属中空喷雾长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长杆上设有若干金属喷雾基座,所述喷雾基座外周设有螺纹段,所述喷雾基座为中空柱形且与所述喷雾长杆内部连通,所述喷雾基座的自由端内部插设有防滴漏装置,所述防滴漏装置的外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喷雾基座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所述防滴漏装置包括防滴漏本体,所述防滴漏本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径,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设有防滴漏球体,所述防滴漏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直径,所述防滴漏本体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防滴漏本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杆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滴漏本体的进液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滴漏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喷雾基座的内腔直径大于所述防滴漏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二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喷雾基座的内腔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喷雾基座的外径,所述防滴漏本体位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爱地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