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杆组件、钎杆组件网及加气混凝土板材组网插拔工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571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钎杆组件、钎杆组件网及加气混凝土板材组网插拔工序,包括钎杆及与钎杆配合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合部及以弹性的方式将钢筋进行卡合固定的第二卡合部;通过将钎杆以过盈接触的方式卡合在卡扣组件上,并配合弹性固定的方式将钎杆固定在卡扣组件上,同时在拔出时同样以平移的方式快速拔出,代替原有进行90度旋转使得钎杆和卡扣组件脱离接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观察到无法准确观察到菱形块的长边转动至限位长孔的长径处,操作起来极不便的技术问题。

Brazing rod assembly, brazing rod assembly mesh and aerated concrete sheet mesh inser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zing rod assembly, brazing rod assembly network and aerated concrete plate network inserting and pulling process, including brazing rod and brazing rod matching snap assembly, the snap assembly includes the first snap part and the second snap part which clamps and fixes the reinforcing bar in an elastic way; by clamping the brazing rod on the snap assembly in an interference contact way,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elastic fixing way. Fixed the drill rod on the clasp assembly, at the same time pulled out quickly in a translation way,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90-degree rotation, which made the drill rod and the clasp assembly disconnected, greatly improved the operation convenience,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olved the problem that the long side of the diamond block could not be observed accurately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o rotate to the limited long hole. Long path, extremely inconvenient technical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钎杆组件、钎杆组件网及加气混凝土板材组网插拔工序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钎杆组件、应用该钎杆组件的钎杆组件网及加气混凝土板材组网插拔工序。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具有质轻、保温、隔热、节能、环保以及施工快捷劳动强度小等优点,现已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随着使用细化,需要不同的加气混凝土制品,满足不同的建筑要求,在所有加气混凝土制品中,有板材系列制品,在板材系列产品制备过程中,所使用钢钎的插拔位置及方式,对整条流水线的运行效率,有显著影响。为合理布局工艺流程,使流水线在生产板材时对整条流水线的影响最小,本工艺流程按照砌块与板材共线生产时,生产线效率最高配置工艺流程。加气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留下钎孔,经实验验证,钎孔对板材的力学性能几乎无影响,若制成贯穿孔,蒸压过程中高压蒸汽更容易渗透坯体内部,有利于缩短蒸压时间,在传统的加工方式中,如图1和2所示,通过将钢筋网笼固定在卡片1’上,并将钎杆2’插入至卡片1’内开设的限位长孔3’内,同时将钎杆2’转动90度使得钎杆2’上的菱形块4’的长边的两端与限位长孔3’的短径接触,使得钎杆2’固定限位在卡片1’上,当混凝土成模完成后再次将钎杆2’转动90度使得钎杆2’上的菱形块4’的长边的两端失去与限位长孔3’的短径接触,菱形块4’的长边转动至限位长孔3’的长径处,此时可将钎杆2’顺利向外拔出,但该方式在进行钎杆2’拔出卡片1’前进行90度转动时,由于卡片1’埋在混凝土中,使得肉眼无法准确观察到菱形块4’的长边转动至限位长孔3’的长径处,该方式操作起来极不便。专利号为CN201620803655.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插钎装置,包括网笼鞍架,网笼鞍架内沿横向均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挂钎梁,挂钎梁上均匀设有若干插钎杆件,所述插钎杆件包括钎杆及垂直固定于钎杆上端的横杆,所述钎杆向下穿过并伸出挂钎梁,并在挂钎梁的下方水平安装有长方形的卡片,所述横杆与挂钎梁的上表面相靠接;网笼鞍架内水平设有若干用于限制插钎杆件向上滑动的限位梁。该技术不仅安装灵活、可靠,而且加工的钎孔在蒸压过程中有利于蒸汽渗入坯体,通过钎孔对流,提高蒸压效率,缩短蒸压时间;在施工过程中,也可利用钎孔进行拉结筋加固,提高抗震性,并能减少板两端的安装构件,提高安装效率。上述机构采用了旋转固定和旋转拔出的方式,无法准确观察到菱形块的长边转动至限位长孔的长径处,操作起来极不便,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钎杆组件,通过将钎杆以过盈接触的方式卡合在卡扣组件上,并配合弹性固定的方式将钎杆固定在卡扣组件上,同时在拔出时同样以平移的方式快速拔出,代替原有进行90度旋转使得钎杆和卡扣组件脱离接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观察到无法准确观察到菱形块的长边转动至限位长孔的长径处,操作起来极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钎杆组件,包括钎杆及与钎杆配合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合部及以弹性的方式将钢筋进行卡合固定的第二卡合部,所述钎杆与所述第一卡合部过盈接触配合,该第一卡合部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通过弹性配合方式固定设置在钎杆上。作为改进,所述钎杆的末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卡合部过盈配合在环形槽处,该环形槽包括工作部及位于工作部下方的承重部,工作时,工作部卡合在第一卡合部内,所述承重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下端接触设置。作为改进,所述钎杆的中间段还包括通过弹性配合方式设置的若干卡扣组件,卡扣组件在钎杆上实现轴向和径向限位。作为改进,所述钎杆沿轴线方向贯穿插入第一卡合部内并过盈配合于该第一卡合部内。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卡合部上设置有限位件,该限位件包覆于所述钎杆的周向,该限位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柱形结构,且在该限位部的上开设有供钎杆穿过的工作孔;弹性固定部,所述弹性固定部由弹性材料制成,工作时,所述弹性固定部与所述钎杆过盈配合。作为改进,所述弹性固定部为锥形结构,且该弹性固定部与所述限位部一体连通设置,且该弹性固定部与限位部连通处的工作内径大于所述钎杆的直径,该弹性固定部远离限位部一端的工作内径小于钎杆的直径。作为改进,所述钎杆沿平行于横截面方向卡合嵌入第一卡合部内并限位于该第一卡合部内。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卡合部上设置有侧面限位件,该侧面限位件上开设有供所述钎杆嵌入的工作开口,该侧面限位件为弹性材料制成,工作时,所述侧面限位件与所述钎杆过盈配合。作为改进,所述钎杆与第一卡合部卡合处位于该第一卡合部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一种钎杆组件网,包括若干线性排列的钎杆组件,所述钎杆组件在横向和纵向位置进行排列分部,钢筋以弹性方式卡合固定在钢筋卡合件上形成网笼,该钢筋卡合件与卡扣组件之间形成卡合空间,该卡合空间处形成钢筋进入口,工作时,钢筋从钢筋进入口进入到卡合空间内进行弹性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较传统的钎杆组件,通过将钎杆以平移的方式插设卡合在卡扣组件上,并配合弹性固定的方式将钎杆固定在卡扣组件上,同时在拔出时同样以平移的方式快速拔出,代替原有进行90度旋转使得钎杆和卡扣组件脱离接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省去人工进行转动钎杆后进行拔钎步骤,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较传统的钎杆组件,通过在钎杆和第一卡合部过盈配合处设置环形槽并形成承重部,卡扣组件及固定在卡扣组件上的钢筋网笼的重量全部承载在承重部上,承重部防止卡扣组件和钢筋网笼向下脱离;(2)本专利技术较传统的钎杆组件,通过将钎杆和卡扣组件的卡合处设置在卡扣组件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处,使得钎杆和在拔出卡扣组件时,卡扣组件受到的反作用力均匀分布于卡扣组件上,确保在钎杆拔出卡扣组件的形变程度更小,以此来提高加气混凝土的生产质量;(3)本专利技术较传统的钎杆组件,通过将弹性固定部连通于限位部处的开口朝向与钢筋进入口的朝向相一致设置,确保在钎杆拔出卡扣组件时,卡扣组件的受力方向与钢筋进入口的进口方向相反,在钎杆脱离卡扣组件时避免钢筋网笼从钢筋进入口中脱离出造成对加气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提高了加气混凝土的质量。总之,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建材设备
本专利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还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组网插拔工序,通过将钎杆以平移的方式插设卡合在卡扣组件上代替原有进行90度旋转使得钎杆和卡扣组件脱离接触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起来极不便的技术问题。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组网插拔工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钎杆固定,将钎杆的一端与外部插拔钎装置连接设置,并将钎杆以过盈接触的方式配合在卡扣组件上的第一卡合部内,并使得钎杆限位固定在卡扣组件上,若干钎杆横向排布并在底部配合卡扣组件,同时在钎杆的纵向中间段配合卡扣组件;步骤二,钢筋网笼固定,将将钢筋从钢筋进入口进入到钢筋卡合件的卡合空间内,并分别固定卡合在卡扣组件的两端上,形成网笼;步骤三,成模,将钎杆向装载有混凝土坯料的模箱内移动,钎杆带着网笼插入混凝土坯料中;步骤四,脱模,静置一段时间后,插拔钎装置将钎杆以平移的方式拔出模箱内,网笼和卡扣组件留在混凝土坯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钎杆组件,包括钎杆(1)及与钎杆(1)配合的卡扣组件(2),所述卡扣组件(2)包括第一卡合部(21)及以弹性的方式将钢筋(3)进行卡合固定的第二卡合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1)与所述第一卡合部(21)过盈接触配合,该第一卡合部(21)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通过弹性配合方式固定设置在钎杆(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钎杆组件,包括钎杆(1)及与钎杆(1)配合的卡扣组件(2),所述卡扣组件(2)包括第一卡合部(21)及以弹性的方式将钢筋(3)进行卡合固定的第二卡合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1)与所述第一卡合部(21)过盈接触配合,该第一卡合部(21)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通过弹性配合方式固定设置在钎杆(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1)的末端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第一卡合部(21)过盈配合在环形槽(11)处,该环形槽(11)包括工作部(111)及位于工作部(111)下方的承重部(112),工作时,工作部(111)卡合在第一卡合部(21)内,所述承重部(1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21)的下端接触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1)的中间段还包括通过弹性配合方式设置的若干卡扣组件(2),卡扣组件(2)在钎杆(1)上实现轴向和径向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钎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1)沿轴线方向贯穿插入第一卡合部(21)内并过盈配合于该第一卡合部(2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钎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21)上设置有限位件(211),该限位件(211)包覆于所述钎杆(1)的周向,该限位件(211)包括:限位部(2111),所述限位部(2111)为柱形结构,且在该限位部(2111)的上开设有供钎杆(1)穿过的工作孔(2110);弹性固定部(2112),所述弹性固定部(2112)由弹性材料制成,工作时,所述弹性固定部(2112)与所述钎杆(1)过盈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钎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部(2112)为锥形结构,且该弹性固定部(2112)与所述限位部(2111)一体连通设置,且该弹性固定部(2112)与限位部(2111)连通处的工作内径大于所述钎杆(1)的直径,该弹性固定部(2112)远离限位部(2111)一端的工作内径小于钎杆(1)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钎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杆(1)沿平行于横截面方向卡合嵌入第一卡合部(21)内并限位于该第一卡合部(21)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钎杆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哲峰柴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奥宇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