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56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混料机(2)和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筒体(17)的底部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焊接有多个进气嘴(23),进气嘴(23)与筒体(17)连通且与筒体(17)呈夹角设置,该双螺旋混合装置还包括空压机(24),空压机(24)的出气口经管线(25)与进气嘴(23)的入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在短时间内使多种粉末物料混合均匀、操作简单。

A Double Spiral Mixing Device for Powder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helix mixing device for powder material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ingle helix conveying device (1), a mixer (2) and a second single helix conveying device (3)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left to right, a bottom of a cylinder (17) of the second single helix conveying device (3) and a plurality of air intake nozzles (23), an air intake nozzle (23) and a cylinder body welded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uff08 The double helix mix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n air compressor (24), and the air outlet of the air compressor (24)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end of the air inlet (23) through a pipeline (25).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long service life, uniform mixing of various powder materials in a short time and simp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末物料混合的
,特别是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不同类型的粉末物料通常是由混合机来混合均匀的,通过混合机混合后进行装车操作。现有的混合机包括壳体、旋转安装于壳体内的两根翻料螺旋杆,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A,两个电机A分别与两根翻料螺旋杆的一端连接,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蝶阀,蝶阀的出口端处设置有单螺旋输送装置,单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筒体、旋转安装于筒体内的单螺旋杆、固定于筒体上的电机B,电机B的输出轴与单螺旋杆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筒体的上端部开设又连通筒体的出料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当进行混料时,工人先将装罐车开到出料口的下方,且保证装罐车的入料口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随后工人将不同种类的粉末物料经投料口铲入到壳体内,然后打开电机A,电机A带动翻料螺旋杆转动,翻料螺旋杆翻动壳体内的粉末物料,当翻转到一段时间后,物料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工人打开蝶阀和启动电机B,壳体内混合均匀的物料从蝶阀处漏处并进入到筒体内,而电机B带动单螺旋杆转动,单螺旋杆将筒体内的粉末物料沿着筒体轴线向上输送,最后粉末从出料口处漏出并经入料口进入装罐车内,从而实现了粉末物料的装车操作。然而,在混合机中需要混合较长的时间才能混合均匀,导致装袋工序延后,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如果粉末物料存在受潮情况,单螺旋杆在输送粉末物料过程中,粉末物料会累积附着于单螺旋杆的叶片上,导致单螺旋杆的整体重量增加,造成单螺旋杆偏心转动,进一步导致单螺旋杆碰撞到筒体内壁,发出巨大的声响,不仅造成筒体损坏,还会造成支架晃动而坍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在短时间内使多种粉末物料混合均匀、操作简单的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混料机和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所述混料机包括工作台、分别固设于工作台顶部和底部的壳体和锥形筒A,工作台内开设有连通锥形筒A的通槽,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壳体内旋转安装有两根前后设置、相互啮合的翻料螺旋杆,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贯穿壳体前后壁且与壳体连通的漏料槽,漏料槽与通槽连通,漏料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条,滑条的一端延伸于壳体外部;单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筒体、电机A、分别设置于筒体上下端部的出料口和进料口,筒体向右倾斜向上设置,筒体内沿其轴向旋转安装有单螺旋杆,电机A固定安装于筒体上,电机A的输出轴与单螺旋杆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的进料口与锥形筒A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的筒体的底部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焊接有多个进气嘴,进气嘴与筒体连通且与筒体呈夹角设置,该双螺旋混合装置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经管线与进气嘴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和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壳体后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B,两个电机B分别与两根翻料螺旋杆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的筒体的进料口处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料槽的截面为倒梯形状。所述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的筒体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的支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在短时间内使多种粉末物料混合均匀、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壳体的仰视图;图中,1-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2-混料机,3-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6-工作台,7-壳体,8-锥形筒A,9-通槽,10-翻料螺旋杆,11-漏料槽,12-滑条,17-筒体,18-电机A,19-出料口,20-漏斗,21-电机B,22-支架,23-进气嘴,24-空压机,25-管线,26-单螺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4所示,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混料机2和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所述混料机2包括工作台6、分别固设于工作台6顶部和底部的壳体7和锥形筒A8,工作台6内开设有连通锥形筒A8的通槽9,壳体7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壳体7内旋转安装有两根前后设置、相互啮合的翻料螺旋杆10,壳体7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贯穿壳体7前后壁且与壳体7连通的漏料槽11,漏料槽11与通槽9连通,漏料槽11内滑动安装有滑条12,滑条12的一端延伸于壳体7外部;单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筒体17、电机A18、分别设置于筒体17上下端部的出料口19和进料口,筒体17向右倾斜向上设置,筒体17内沿其轴向旋转安装有单螺旋杆26,电机A18固定安装于筒体17上,电机A18的输出轴与单螺旋杆26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的出料口19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进料口与锥形筒A8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筒体17的底部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焊接有多个进气嘴23,进气嘴23与筒体17连通且与筒体17呈夹角设置,该双螺旋混合装置还包括空压机24,所述空压机24的出气口经管线25与进气嘴23的入口端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和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结构相同。所述壳体7后端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B21,两个电机B21分别与两根翻料螺旋杆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的筒体17的进料口处设置有漏斗20。所述漏料槽11的截面为倒梯形状。所述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筒体17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17的支架2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S1、粉末物料的上料:工人将不同类型的粉末物料铲到漏斗20内,当加入一定量后,工人打开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上的电机A18,电机A18带动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的筒体17内的单螺旋杆26转动,转动的单螺旋杆26将粉末物料输送到该筒体17的出料口19处,出料口19处漏出的粉末物料穿过投料口进入壳体7内,当漏斗20内所有物料全部输送到壳体7内后,工人关闭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的电机A18,从而实现了粉末物料的上料;S2、粉末物料的混合:工人打开电机B21,电机B21带动翻料螺旋杆10转动,两根翻料螺旋杆10使壳体7内的物料翻动实现混合;S3、粉末物料装罐:工人先向前拔动滑条12,壳体7内的粉末物料从漏料槽11中漏出,粉末物料穿过锥形筒A8进入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筒体17内,随后工人打开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电机A18,电机A18带动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筒体17内的单螺旋杆26转动,转动的单螺旋杆26将粉末物料输送到该筒体17的出料口19处,出料口19处漏出的粉末物料穿过装罐车的入料口进入装罐车内,从而实现了粉末物料的装车操作。粉末物料在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筒体17内输送过程中,工人打开空压机24,空压机产出的高压气体经管线25进入进气嘴23内,高压气体从进气嘴23中喷出并斜向喷射到单螺旋杆26上,高压气体将附着于单螺旋杆26上的粉末物料吹下,以避免因单螺旋杆26重量增加而出现单螺旋杆碰撞到筒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混料机(2)和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所述混料机(2)包括工作台(6)、分别固设于工作台(6)顶部和底部的壳体(7)和锥形筒A(8),工作台(6)内开设有连通锥形筒A(8)的通槽(9),壳体(7)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壳体(7)内旋转安装有两根前后设置、相互啮合的翻料螺旋杆(10),壳体(7)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贯穿壳体(7)前后壁且与壳体(7)连通的漏料槽(11),漏料槽(11)与通槽(9)连通,漏料槽(11)内滑动安装有滑条(12),滑条(12)的一端延伸于壳体(7)外部;单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筒体(17)、电机A(18)、分别设置于筒体(17)上下端部的出料口(19)和进料口,筒体(17)向右倾斜向上设置,筒体(17)内沿其轴向旋转安装有单螺旋杆(26),电机A(18)固定安装于筒体(17)上,电机A(18)的输出轴与单螺旋杆(26)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的出料口(19)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进料口与锥形筒A(8)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筒体(17)的底部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焊接有多个进气嘴(23),进气嘴(23)与筒体(17)连通且与筒体(17)呈夹角设置,该双螺旋混合装置还包括空压机(24),所述空压机(24)的出气口经管线(25)与进气嘴(23)的入口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物料的双螺旋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混料机(2)和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所述混料机(2)包括工作台(6)、分别固设于工作台(6)顶部和底部的壳体(7)和锥形筒A(8),工作台(6)内开设有连通锥形筒A(8)的通槽(9),壳体(7)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壳体(7)内旋转安装有两根前后设置、相互啮合的翻料螺旋杆(10),壳体(7)的底部开设有两个贯穿壳体(7)前后壁且与壳体(7)连通的漏料槽(11),漏料槽(11)与通槽(9)连通,漏料槽(11)内滑动安装有滑条(12),滑条(12)的一端延伸于壳体(7)外部;单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筒体(17)、电机A(18)、分别设置于筒体(17)上下端部的出料口(19)和进料口,筒体(17)向右倾斜向上设置,筒体(17)内沿其轴向旋转安装有单螺旋杆(26),电机A(18)固定安装于筒体(17)上,电机A(18)的输出轴与单螺旋杆(26)的一端经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单螺旋输送装置(1)的出料口(19)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第二单螺旋输送装置(3)的进料口与锥形筒A(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慧莉滕文生吴天淳王虎生贾维龙王卯生贾虎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恒泽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