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47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包括一质地柔韧的矩形或类矩形的织物片,该织物片靠近短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便于人手握持的握持部。使用时,首先将织物片铺设在地板上,使用者平躺在该织物片上,并令头部正好位于两握持部之间;其次,使用者的两手臂分别向头部弯曲,双手分别握住两握持部;最后,使用者身体进行仰卧起坐运动;使用者在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该辅助装置将对使用者的头部、背部进行柔性的依托,令腹部力量不足的使用者可以完成标准仰卧起坐动作。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Exercising Abdominal Mus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exercising abdominal muscles. It includes a flexible rectangular or rectangular fabric sheet, which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one side near the short side with two handheld parts. When used, the fabric sheet is laid on the floor at first, and the user lies flat on the fabric sheet, and the hea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grip parts; secondly, the user's arms bend towards the head, and the hands hold the two grip parts separately; lastly, the user's body performs sit-ups; when the user is doing sit-ups, the auxiliary device will put the user's head on. With flexible support from the back and the part, users with insufficient abdominal strength can complete standard sit-u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
,特指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仰卧起坐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标准的做法如下:身体仰卧于地垫上,屈膝成90度左右,脚部平放在地上。然后,双手上举(亦可以把手放于头部耳侧)。最后,利用腹肌收缩,身体向上成坐姿,上体继续前屈,两手触脚面,低头;然后还原成坐姿。如此连续进行仰卧起坐是体能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正确进行仰卧起坐既可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同时亦可以起到保护背部和改善体态的效果。由于仰卧起坐是训练腹部肌肉的有效运动方式,再加上它简单不受场地环境影响的优点,是相当适合社会大众的简易运动方式,但是对于一些腹部力量不够的训练者(例如女性),完成标准的仰卧起坐训练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初学者一般是将手靠于身体两侧,当适应了或体能改善后,便可以把手交叉贴于胸前。但是对于练习仰卧起坐的训练者而言,不标准动作会令大腿和髋部的屈肌加入工作,从而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肌肉的拉伤。本专利技术人结合自身长期锻炼的经验,设计出一款适用于练习仰卧起坐的辅助装置,并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特别适合女性使用者的、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包括一质地柔韧的矩形或类矩形的织物片,该织物片靠近短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便于人手握持的握持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握持部包括:开设于织物片上的通孔、设置于通孔内的握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孔内缘设置有加强边缘。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织物片靠近设置握持部的边缘设置强化边缘。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织物片长度为:120cm-140cm;宽度为:50cm-70cm。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织物片相对设置握持部的另一短边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固定用扣环。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提供了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特别适用于腹部力量不足的女性用于进行仰卧起坐锻炼。使用时,使用者的两手臂分别向头部弯曲,双手分别握住辅助装置织物片上的两握持部,然后进行仰卧起坐运动即可。由于使用者在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双手拉紧织物片,双臂的力量将补充腹部力量的不足,令使用者可以完成标准的仰卧起坐动作。同时,由于织物片为柔性材料,其可以对使用者的背部、头部进行很好的依托,对于腹部力量不的使用者而言,这样可以对背部形成良好的依托,防止因力量不足而导致肌肉的拉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是采用一质地柔韧的矩形或类矩形的织物片1。该织物片1由于需要承受一定的拉力,所以应选择质地较为柔韧、并具有一定厚度的织物,以对使用者提供很好依托以及具有良好的抗拉扯效果。织物片1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设置,本技术根据一般使用者的身高,采用的尺寸为:织物片1长度为:120cm-140cm;宽度为:50cm-70cm。在织物片1靠近短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便于人手握持的握持部2。本实施例采用的结构如下:所述的握持部2包括:开设于织物片1上的通孔21、设置于通孔21内的握把22。由于握持部2在使用时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所以为了防止握持部2通孔21内缘因应力集中导致的撕裂,所述的通孔21内缘设置有加强边缘23。即,可以对通孔21的内缘进行加厚、锁边等处理。所述的握把22采用棉、尼龙纤维的混纺织物,并卷绕成便于人手握持的柱状。当然也可使用其他织物材料,或者可使用柔性塑胶材料,然后将握把22的两端缝合在通孔21内缘。上述握持部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不开设通孔21,直接将一握把缝合在织物片1上也可。另外,为了提高织物片1的抗拉效果,防止因应力集中导致的撕裂,在靠近设置握持部2的边缘设置强化边缘11。强化边缘11同样采用加厚、锁边等处理即可。当然,可以将整个织物片1的边缘设置强化边缘11。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织物片1铺设在地板上,使用者平躺在该织物片1上,按照仰卧起坐的标准动作:腿部41屈膝,身体42和头部43平躺,手臂44自然放置身体两侧,并令头部43正好位于两握持部2之间;然后,使用者的两手臂44分别向头部43弯曲,双手分别握住两握持部2;最后,使用者身体进行仰卧起坐运动;双手握紧握持部2,并向上提升,在双手在提升过程中,双臂将逐渐靠拢。同时,使用者利用腹部肌肉令身体逐渐坐起。按照上述动作重复进行即可。使用者使用本技术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该辅助装置将对使用者的头部、背部进行柔性的依托,结合双臂的力量,通过织物片1帮助使用者的身体弯曲,以令腹部力量不足的使用者可以完成标准仰卧起坐动作。从而达到对腹部肌肉的训练,同时由于本技术的对背部的依托,还可以防止腹部力量不足的使用者在运动时不会产生肌肉拉伤。本技术特别适合女性使用者。见图3所示,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二增设了一个扣环3。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柔性的织物材料,而在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织物材料可能会随身体的仰卧出现褶皱,为了保证织物片1在使用时保持平整,所述的织物片1相对设置握持部2的另一短边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固定用扣环3。通过扣环3可已将该织物片1固定,使用时可以一直保持平整状态。见图4所示,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设置扣环3的位置设置了与握持部2相同的结构。采用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使用者在使用时过程中,脚部可以通过下方的握持部2勾住,从而令脚部获得一定的支撑,便于使用者利用脚部的力量完成标准的训练。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包括一质地柔韧的矩形或类矩形的织物片(1),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片(1)靠近短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便于人手握持的握持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包括一质地柔韧的矩形或类矩形的织物片(1),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片(1)靠近短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便于人手握持的握持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部(2)包括:开设于织物片(1)上的通孔(21)、设置于通孔(21)内的握把(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把(22)采用棉、尼龙纤维的混纺织物,并卷绕成便于人手握持的柱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锻炼腹部肌肉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1)内缘设置有加强边缘(23)。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妮弗·林·约罗基斯
申请(专利权)人:詹妮弗·林·约罗基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