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云专利>正文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19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护理床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所述护理床架床板由上侧板、固定板和下侧板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固定板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左侧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左侧铰接,所述左侧翻转板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所述拉杆一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一和转盘一铰接,所述转盘一中心安装在转轴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驱动转盘带动左侧翻转板或右侧翻转板翻转的过程中,自动同步向翻转侧的减震气囊内部充气,利用减震气囊及减震器吸收翻身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护患者的翻身安全性,避免翻身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使用安全方便。

An Auxiliary Turn-over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xiliary turning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including a lifting armrest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nursing bedstead. The nursing bedstead bedstead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side plate, a fixing plate and a lower side plate,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a hing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turning device, the lower end is fixed with a turning device, and the left side turning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turning device. The left side of the fixing plate is articulate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eft turn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first and last ends of the tie rod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turntable respectively. The center of the turntable is mounted on the turning shaft. The motor drives the turntable to drive the turning plate on the left side or the turning plate on the right side to inflate the shock absorption air bag on the turning side automatically and synchronously. Shock balloon and shock absorber absorb the impact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turning over,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safety of turning over, avoid the secondary injury caused by turning over, and use safely and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本专利技术用于医疗设备
,尤其是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压疮是由于压力或者压力联合剪切力倒置的骨隆突处局部皮肤局部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坏。压疮造成的损害一般分为三种:垂直压力造成的皮肤缺血型损害;摩擦力损伤皮肤;剪切力损伤深层皮肤。压疮经常出现在常年卧病在床或者行动不便的人群身上,这一部分人群中大部分为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多种病因造成的瘫痪,如中风、脑血栓、骨折、帕金森综合征等,对于这些常年卧病在床的患者,压疮这一并发症就如同挥之不散的阴影潜伏在这些人群身旁,一旦稍有不注意,压疮就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需要采用翻身装置,定期为病人翻身避免引发压疮。目前传统的医疗翻身装置结构简单,翻身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且实施安全性差,翻转力不够容易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如专利号授权公告号CN204521325U,专利名称为一种防压疮的翻身辅助器,包括“翻身辅助器呈弧形,其一端具有能插入到病人臀部或肩部下方且呈板状的抬起部,另一端具有能带动抬起部翻转且呈长条状的手柄部,手柄部向上翘起”,一来插入病人身体臀部或肩部时,容易挤压臀部或肩部的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二来翻身时无有效的缓冲措施,容易碰伤病人身体,依靠人力操作浪费体力,存在翻身力量不够,造成病人身体二次伤害的风险。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护理床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所述护理床架床板由上侧板、固定板和下侧板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固定板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所述翻转装置一包括左侧翻转板、打气筒一、弯杆一、支承板一、拉杆一、转盘一、电机一、转轴一和推杆一;左侧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左侧铰接,所述左侧翻转板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所述拉杆一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一和转盘一铰接,所述转盘一中心安装在转轴一上,所述转轴一与所述护理床架上电机一输出轴连接,推杆一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一和弯杆一铰接,所述弯杆一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上,所述弯杆一上端与打气筒一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一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下端,充气管穿过所述左侧翻转板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打气筒一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左侧翻转板上的减震气囊的进气口,所述翻转装置二包括右侧翻转板、支承板二、拉杆二、转盘二、电机二、转轴二、推杆二、弯杆二、打气筒二;右侧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右侧铰接,所述右侧翻转板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二,拉杆二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二和转盘二铰接,所述转盘二中心安装在转轴二上,所述转轴二与所述护理床架上电机二输出轴连接,推杆二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二和弯杆二铰接,所述弯杆二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上,所述弯杆二上端与打气筒二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二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充气管穿过所述右侧翻转板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打气筒二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右侧翻转板上的减震气囊的进气口。优选地,所述左侧翻转板、右侧翻转板下端分别固接有若干安装在所述护理床架上的减震器。优选地,所述减震器包括连接件和弹簧,连接件上套装有一弹簧,连接件端经螺母固接在所述护理床架上。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呈T型结构且上端部固接有一半球形聚氨酯减震垫。优选地,所述减震气囊外层包裹有一层厚度为3-5cm后的棕榈透气垫。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优选地,所述左侧翻转板呈水平时,所述左侧翻转板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器上端接触。优选地,所述右侧翻转板呈水平时,所述右侧翻转板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器上端接触。优选地,所述减震气囊充气后的厚度是所述固定板厚度的2-6倍。优选地,所述左侧翻转板、右侧翻转板两者宽度相等均为所述固定板宽度的1.5-2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电机驱动转盘带动左侧翻转板或右侧翻转板翻转的过程中,自动同步向翻转侧的减震气囊内部充气,利用减震气囊及减震器吸收翻身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护患者的翻身安全性,避免翻身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使用安全方便。2、本专利技术利用电机驱动相比较传统的翻身装置,患者翻身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避免了人力推动翻身时易造成伤害或者挪移不动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俯视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图1中的A-A翻转装置一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整体图1中的B-B翻转装置二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减震器结构图。图中,1-升降扶手、2-减震气囊、3-左侧翻转板、4-固定板、5-打气筒一、6-弯杆一、7-右侧翻转板、8-支承板一、9-护理床架、10-拉杆一、11-转盘一、12-电机一、13-转轴一、14-推杆一、15-充气管、16-通孔、17-减震器、18-支承板二、19-拉杆二、20-转盘二、21-电机二、22-转轴二、23-推杆二、24-弯杆二、25-打气筒二、26-连接件、27-弹簧、28-上侧板、29-下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至4所示,该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护理床架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1,护理床架9床板由上侧板28、固定板4和下侧板29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固定板4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翻转装置一包括左侧翻转板3、打气筒一5、弯杆一6、支承板一8、拉杆一10、转盘一11、电机一12、转轴一13和推杆一14;左侧翻转板3与固定板4左侧铰接,左侧翻转板3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8,拉杆一10首末两端分别与支承板一8和转盘一11铰接,转盘一11中心安装在转轴一13上,转轴一13与护理床架9上电机一12输出轴连接,推杆一14首末两端分别与转盘一11和弯杆一6铰接,弯杆一6铰接在护理床架9上,弯杆一6上端与打气筒一5活塞杆铰接,打气筒一5外壳铰接在固定板4下端,充气管15穿过左侧翻转板3上的通孔16连接打气筒一5的出气口,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左侧翻转板3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翻转装置二包括右侧翻转板7、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转盘二20、电机二21、转轴二22、推杆二23、弯杆二24、打气筒二25;右侧翻转板7与固定板4右侧铰接,右侧翻转板7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首末两端分别与支承板二18和转盘二20铰接,转盘二20中心安装在转轴二22上,转轴二22与护理床架9上电机二21输出轴连接,推杆二23首末两端分别与转盘二20和弯杆二24铰接,弯杆二24铰接在护理床架9上,弯杆二24上端与打气筒二25活塞杆铰接,打气筒二25外壳铰接在固定板4的下端,充气管15穿过右侧翻转板7上的通孔16连接打气筒二25的出气口,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右侧翻转板7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下端分别固接有若干安装在护理床架9上的减震器17,一来能够支撑并限定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的高度位置,二来能够在患者翻身的过程中减小冲击,达到缓冲吸震的目的,使用安全可靠。减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架(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1),所述护理床架(9)床板由上侧板(28)、固定板(4)和下侧板(29)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固定板(4)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所述翻转装置一包括左侧翻转板(3)、打气筒一(5)、弯杆一(6)、支承板一(8)、拉杆一(10)、转盘一(11)、电机一(12)、转轴一(13)和推杆一(14);左侧翻转板(3)与所述固定板(4)左侧铰接,所述左侧翻转板(3)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8),所述拉杆一(10)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一(8)和转盘一(11)铰接,所述转盘一(11)中心安装在转轴一(13)上,所述转轴一(13)与所述护理床架(9)上电机一(12)输出轴连接,推杆一(14)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一(11)和弯杆一(6)铰接,所述弯杆一(6)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9)上,所述弯杆一(6)上端与打气筒一(5)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一(5)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4)下端,充气管(15)穿过所述左侧翻转板(3)上的通孔(16)连接所述打气筒一(5)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所述左侧翻转板(3)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所述翻转装置二包括右侧翻转板(7)、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转盘二(20)、电机二(21)、转轴二(22)、推杆二(23)、弯杆二(24)、打气筒二(25);右侧翻转板(7)与所述固定板(4)右侧铰接,所述右侧翻转板(7)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二(18)和转盘二(20)铰接,所述转盘二(20)中心安装在转轴二(22)上,所述转轴二(22)与所述护理床架(9)上电机二(21)输出轴连接,推杆二(23)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二(20)和弯杆二(24)铰接,所述弯杆二(24)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9)上,所述弯杆二(24)上端与打气筒二(25)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二(25)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4)的下端,充气管(15)穿过所述右侧翻转板(7)上的通孔(16)连接所述打气筒二(25)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所述右侧翻转板(7)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架(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1),所述护理床架(9)床板由上侧板(28)、固定板(4)和下侧板(29)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固定板(4)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所述翻转装置一包括左侧翻转板(3)、打气筒一(5)、弯杆一(6)、支承板一(8)、拉杆一(10)、转盘一(11)、电机一(12)、转轴一(13)和推杆一(14);左侧翻转板(3)与所述固定板(4)左侧铰接,所述左侧翻转板(3)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8),所述拉杆一(10)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一(8)和转盘一(11)铰接,所述转盘一(11)中心安装在转轴一(13)上,所述转轴一(13)与所述护理床架(9)上电机一(12)输出轴连接,推杆一(14)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一(11)和弯杆一(6)铰接,所述弯杆一(6)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9)上,所述弯杆一(6)上端与打气筒一(5)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一(5)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4)下端,充气管(15)穿过所述左侧翻转板(3)上的通孔(16)连接所述打气筒一(5)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所述左侧翻转板(3)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所述翻转装置二包括右侧翻转板(7)、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转盘二(20)、电机二(21)、转轴二(22)、推杆二(23)、弯杆二(24)、打气筒二(25);右侧翻转板(7)与所述固定板(4)右侧铰接,所述右侧翻转板(7)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二(18)和转盘二(20)铰接,所述转盘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云吴冬洁于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