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丽娜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激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18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导引筒,所述激光导引筒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激光导引筒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管,所述激光导引筒的左侧设有激光振荡器,所述激光导引筒的后侧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支板,所述支板设置于激光导引筒的后侧,所述支板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板一和横板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激光扫描角膜的时候,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所吸收,即可触发局部产生热效应,使局部温度急剧上升,组织气化,会产生一些气化物,这种气化物不但能污染手术室的环境,更主要的是它会吸收激光的能量,造成手术难以预计的误差的问题。

A Laser Device for Ophthalm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phthalmic lase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aser guiding cylinder with an exhaust hole, a fitting tube fix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laser guiding cylinder, a laser oscillator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laser guiding cylinder, and a cleaning mechanism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laser guiding cylinder. The clea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of the laser guiding cylinder. The two side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near the top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transverse plate and two transverse plate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in practical use, when laser scanning cornea is absorbed by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local thermal effect can be triggered, local temperature will rise sharply, tissue gasification will produce some gases, which can not only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of operating room, but also absorb laser. Energy, resulting in unpredictable errors in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激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眼科激光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又称“莱塞”(Laser),为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光源。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激光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医学等部门;激光治疗眼病有独到之处:激光有很多物理性效应,如光热效应,电磁场效应等。色素膜和视网膜有丰富的色素,容易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达到治疗目的。激光具有光谱纯、发射角小、方向性好、能量密度高、发射时间短等特点,且不损伤病变周围组织,适用于结构精细、范围较小的眼部病变。眼科常用的激光器有红宝石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此外尚有冷激光、染料激光、钕玻璃激光等;目前眼科激光治疗主要用于: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凝固新生血管,封闭黄斑渗漏点,治疗眼底病;虹膜切除,治疗继发性青光眼;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激光扫描角膜的时候,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所吸收,即可触发局部产生热效应,使局部温度急剧上升,组织气化,会产生一些气化物,这种气化物不但能污染手术室的环境,更主要的是它会吸收激光的能量,造成手术难以预计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激光装置,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导引筒,所述激光导引筒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激光导引筒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管,所述激光导引筒的左侧设有激光振荡器,所述激光导引筒的后侧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支板,所述支板设置于激光导引筒的后侧,所述支板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板一和横板二,所述支板上靠后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限位转动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一,所述齿轮的下表面啮合有齿条二,所述齿条一和齿条二竖直方向上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板和拉板,所述拉板的下表面与支板和横板一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一,所述传动板的右端贯穿定位板一并与定位板一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套有套环,所述传动板的表面套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板一和套环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上靠右端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拨杆,所述转盘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负压泵,所述横板二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壳,所述半圆壳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并与通管的顶部贯通,所述通管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贯穿激光导引筒并与激光导引筒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板二上靠右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二,所述定位板二被传动板贯穿并与传动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内壁限位转动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后端与支撑板的前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板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右侧与定位板二的左侧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拉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转盘后侧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后端与传动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与传动板和转盘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弹性软管,且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清理机构的设置,使手术中产生的气化物能够被及时的吸收排走,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污染,提高手术的精准程度,减少误差。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手动向左拉动拉板,随即拉板带动齿条二的左移,经齿条二、齿条一与齿轮的啮合配合,进而实现了齿条一的右移,传动板随之右移,通过上述配合,使得水平移动更加稳定;传动板向右移动的同时,会克服拉簧的弹力作用,当移动至处在底部的拨杆的右侧与半圆壳的左侧接触并产生挤压后,会使转盘在传动板的前侧上进行顺时针的转动,当转动九十度后,负压泵上的吸嘴会恰好对准半圆壳和通管的贯通处,至此,负压泵、半圆壳和通管三者贯通,由于负压泵在手术过程中一直处于开通状态,故此时通过连接管与激光导引筒的接通,实现了激光导引筒内气体的抽出,由于清理机构整体与激光导引筒并不存在直接接触,故负压泵在使用时产生的振动不会影响激光导引筒的使用。三、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激光扫描角膜的时候,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所吸收,即可触发局部产生热效应,使局部温度急剧上升,组织气化,会产生一些气化物,这种气化物不但能污染手术室的环境,更主要的是它会吸收激光的能量,造成手术难以预计的误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板一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扭簧的俯视图。图中:1-激光导引筒、2-贴合管、3-激光振荡器、4-清理机构、5-支板、6-横板一、7-横板二、8-支撑板、9-齿轮、10-齿条一、11-齿条二、12-传动板、13-拉板、14-定位板一、15-套环、16-拉簧、17-转盘、18-拨杆、19-负压泵、20-通管、21-半圆壳、22-连接管、23-定位板二、24-定位轴、25-限位环、26-拉块、27-转轴、28-扭簧、29-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导引筒1,激光导引筒1上设有排气孔,激光穿过激光导引筒1射在眼球上待治疗区域,激光导引筒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管2,通过贴合管2与患者眼球部位的皮肤更紧密的贴合,激光导引筒1的左侧设有激光振荡器3,激光振荡器1发出激光,激光导引筒1的后侧设有清理机构4,通过清理机构4的设置,使手术中产生的气化物能够被及时的吸收排走,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污染,提高手术的精准程度,减少误差。清理机构4包括支板5,支板5设置于激光导引筒1的后侧,支板5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板一6和横板二7,横板二7上靠右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二23,定位板二23被传动板12贯穿并与传动板12活动连接,通过定位板二23配合定位板一14,保证传动板12的稳定滑动,支板5上靠后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前侧限位转动有齿轮9,齿轮9的内壁限位转动有定位轴24,定位轴24的后端与支撑板8的前侧固定连接,通过定位轴24的设置,保证齿轮9在支撑板8上稳定的限位转动,齿轮9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一10,齿轮9的下表面啮合有齿条二11,齿条一10和齿条二11竖直方向上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板12和拉板13,手动向左拉动拉板13,随即拉板13带动齿条二11的左移,经齿条二11、齿条一10与齿轮9的啮合配合,进而实现了齿条一10的右移,传动板12随之右移,通过上述配合,使得水平移动更加稳定;传动板12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5,限位环25的右侧与定位板二23的左侧活动连接,通过限位环25的设置,对传动板12的右移进行限制,避免其位移过量,拉板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块26,拉块2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拉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导引筒(1),所述激光导引筒(1)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激光导引筒(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管(2),所述激光导引筒(1)的左侧设有激光振荡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导引筒(1)的后侧设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支板(5),所述支板(5)设置于激光导引筒(1)的后侧,所述支板(5)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板一(6)和横板二(7),所述支板(5)上靠后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前侧限位转动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一(10),所述齿轮(9)的下表面啮合有齿条二(11),所述齿条一(10)和齿条二(11)竖直方向上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板(12)和拉板(13),所述拉板(13)的下表面与支板(5)和横板一(6)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一(14),所述传动板(12)的右端贯穿定位板一(14)并与定位板一(14)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12)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套有套环(15),所述传动板(12)的表面套有拉簧(16),所述拉簧(16)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板一(14)和套环(15)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12)上靠右端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转盘(17),所述转盘(17)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拨杆(18),所述转盘(1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负压泵(19),所述横板二(7)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通管(20),所述通管(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壳(21),所述半圆壳(2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并与通管(20)的顶部贯通,所述通管(20)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2),所述连接管(22)的底部贯穿激光导引筒(1)并与激光导引筒(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导引筒(1),所述激光导引筒(1)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激光导引筒(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贴合管(2),所述激光导引筒(1)的左侧设有激光振荡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导引筒(1)的后侧设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支板(5),所述支板(5)设置于激光导引筒(1)的后侧,所述支板(5)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板一(6)和横板二(7),所述支板(5)上靠后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前侧限位转动有齿轮(9),所述齿轮(9)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一(10),所述齿轮(9)的下表面啮合有齿条二(11),所述齿条一(10)和齿条二(11)竖直方向上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板(12)和拉板(13),所述拉板(13)的下表面与支板(5)和横板一(6)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一(14),所述传动板(12)的右端贯穿定位板一(14)并与定位板一(14)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12)上靠右端的表面固定套有套环(15),所述传动板(12)的表面套有拉簧(16),所述拉簧(16)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板一(14)和套环(15)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12)上靠右端的前侧转动连接有转盘(17),所述转盘(17)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拨杆(18),所述转盘(1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负压泵(19),所述横板二(7)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通管(20),所述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陈丽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