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744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属于温控电路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第二电压反馈单元、双运放检测电路以及温控输出电路,双运放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压反馈单元和第二电压反馈单元,运放检测电路的输出连接温控输出电路,且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反馈电压是选取可调电位器R3的调节端,并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可调电位器R3分压得到分压后的电压信号V1,且第二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反馈电压是通过电阻R7与NTC热敏电阻RT1的分压,得到分压后的电压信号V2。本结构采用运放电路来进行控温,具有适应性良好、成本低、温幅控制较小的优点。

A Low Cost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
本技术涉及温控电路的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加热类小家电产品的控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单片机采集温度信号进行控温,该方式需要编写软件程序,成本也较高,一般多用于功能较为复杂的产品上,而且对于不同传感器安装方式、不同感温速度的机型结构的适应性较差,温幅也无法控制在较小的水平上;另一种是直接使用单独的温控器,该方式温幅控制较好,但是成本也较高,可用于功能简单与功能复杂的产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运放电路来进行控温,具有适应性良好、成本低、温幅控制较小等优点的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包括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第二电压反馈单元、双运放检测电路以及温控输出电路,所述双运放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压反馈单元和第二电压反馈单元,所述运放检测电路的输出连接温控输出电路,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可调电位器R3串联在供电电压VCC和接地端GND之间,且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反馈电压是选取可调电位器R3的调节端,并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第二电压反馈单元(2)、双运放检测电路(3)以及温控输出电路(4),所述双运放检测电路(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和第二电压反馈单元(2),所述运放检测电路的输出连接温控输出电路(4),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可调电位器R3串联在供电电压VCC和接地端GND之间,且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的第一反馈电压是选取可调电位器R3的调节端,并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可调电位器R3分压得到分压后的电压信号V1,所述第二电压反馈单元(2)通过NTC热敏电阻RT1和第七电阻R7串联在供电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的温控电路,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第二电压反馈单元(2)、双运放检测电路(3)以及温控输出电路(4),所述双运放检测电路(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和第二电压反馈单元(2),所述运放检测电路的输出连接温控输出电路(4),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可调电位器R3串联在供电电压VCC和接地端GND之间,且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的第一反馈电压是选取可调电位器R3的调节端,并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可调电位器R3分压得到分压后的电压信号V1,所述第二电压反馈单元(2)通过NTC热敏电阻RT1和第七电阻R7串联在供电电压VCC和接地端GND之间,且第二电压反馈单元(2)的第二反馈电压是通过电阻R7与NTC热敏电阻RT1的分压,得到分压后的电压信号V2,所述温控输出电路(4)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和继电器REL1,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R6,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REL1的线圈连接供电电压VCC,且继电器REL1的线圈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继电器REL1的常开开关连接在温控输出的火线ACL、加热负载其中一端之间,加热负载另一端与零线ACN相连,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平姚继能谢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