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71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44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涉及人车间距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固定角度的摄像头采集范围有限,存在采集死角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包括左安装壳体和右安装壳体;左安装壳体和右安装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端设置有一组升降安装板,升降安装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与一组摄像头固定连接,两个摄像头分别与一组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与人车间距显示屏电连接,人车间距显示屏设置在车体内部,控制装置设置在控制盒内,控制盒设置在车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保证摄像头能在一定角度内进行偏移,最大限度的增大采集面积,增加检测效果。

A Pedestrian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Binocular 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车间距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行人检测是运用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图像或者视频的序列中是否有行人并且能够精确地定位出行人的所在位置以及记录下行人所在的位置信息。这项技术为行人跟踪和行为分析打下基础。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问世以及智慧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驾驶汽车的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行人检测便是这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的车前行人检测一般基于两个摄像头固定角度,采集车前影像,统一传输给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后反馈到显示屏或其他设备;但是,固定角度的摄像头采集范围有限,存在采集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保证摄像头能在一定角度内进行偏移,最大限度的增大采集面积,增加检测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包括左安装壳体和右安装壳体;所述左安装壳体和右安装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端设置有一组升降安装板,所述升降安装板的两端侧面分别设置有升降滑块,所述左安装壳体和右安装壳体的内壁上分别加工有与所述升降滑块匹配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安装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一组摄像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与一组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人车间距显示屏电连接,所述人车间距显示屏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的上端设置在升降顶板下端加工的升降凹槽内,所述升降顶板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升降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之间通过中间连杆连接,且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杆包括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所述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呈X型交叉设置,且调节杆一和调节杆二相互铰接,所述调节杆一下端与所述安装底座铰接,所述调节杆一顶端设置有一组移动滑杆,所述移动滑杆设置在所述升降凹槽侧壁上加工的滑动U型槽内;所述第二升降调节杆包括调节杆三和调节杆四,所述调节杆三和调节杆四呈X型交叉设置,且调节杆三和调节杆四相互铰接,所述调节杆三下端与所述安装底座铰接,所述调节杆三顶端设置有一组移动滑杆,所述移动滑杆设置在所述升降凹槽侧壁上加工的滑动U型槽内,所述调节杆二和所述调节杆四的一端与均所述升降安装板下端面铰接,所述调节杆二和所述调节杆四另一端设置有一组移动滚轮,所述移动滚轮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加工的移动滚轮槽内,所述调节杆二和所述调节杆四之间设置有一组安装连杆,所述安装连杆与一组调节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动推杆设置在电动推杆座上,所述电动推杆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电动推杆,所述角度调节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安装板上,所述角度调节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一组摆动连接杆铰接,所述摆动连接杆中心与一组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下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升降安装板上,所述摆动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的尾部铰接,所述摄像头下端与摄像头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安装板下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升降安装板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组RAM控制器,所述RAM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两组摄像头数据连接,所述RAM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人车间距显示屏数据连接,所述人车间距显示屏设置在车体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人车间距显示屏为一组LED显示屏。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摄像头的升降,通过一组调节电动推杆完成整体的升降功能,在保证升级过程稳定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安装位置的节省;本技术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保证摄像头能在一定角度内进行偏移,最大限度的增大采集面积,增加检测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角度调节装置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面剖视图;图6是图4的后视图;图7是本技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安装壳体;2-右安装壳体;3-角度调节装置;4-升降装置;5-升降安装板;6-升降滑块;7-摄像头;8-控制装置;9-人车间距显示屏;10-摄像头安装板;31-角度调节电动推杆;32-摆动连接杆;411-安装底座;412-升降顶板;413-调节杆一;414-调节杆二;415-移动滑杆;416-滑动U型槽;417-调节杆三;418-调节杆四;419-移动滚轮;4111-安装连杆;4112-调节电动推杆;4113-电动推杆座;81-RAM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图7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包括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所述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上端设置有一组升降安装板5,所述升降安装板5的两端侧面分别设置有升降滑块6,所述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的内壁上分别加工有与所述升降滑块6匹配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安装板5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与一组摄像头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摄像头7分别与一组控制装置8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与人车间距显示屏9电连接,所述人车间距显示屏9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控制装置8设置在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保证摄像头能在一定角度内进行偏移,最大限度的增大采集面积,增加检测效果。具体的,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一组安装底座411,所述安装底座411上端设置有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的上端设置在升降顶板412下端加工的升降凹槽内,所述升降顶板412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升降安装板5固定连接,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之间通过中间连杆连接,且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平行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杆包括调节杆一413和调节杆二414,所述调节杆一413和调节杆二414呈X型交叉设置,且调节杆一413和调节杆二414相互铰接,所述调节杆一413下端与所述安装底座411铰接,所述调节杆一413顶端设置有一组移动滑杆415,所述移动滑杆415设置在所述升降凹槽侧壁上加工的滑动U型槽416内;所述第二升降调节杆包括调节杆三417和调节杆四418,所述调节杆三417和调节杆四418呈X型交叉设置,且调节杆三417和调节杆四418相互铰接,所述调节杆三417下端与所述安装底座411铰接,所述调节杆三417顶端设置有一组移动滑杆415,所述移动滑杆415设置在所述升降凹槽侧壁上加工的滑动U型槽416内,所述调节杆二414和所述调节杆四418的一端与均所述升降顶板412下端面铰接,所述调节杆二414和所述调节杆四418另一端设置有一组移动滚轮419,所述移动滚轮419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411上加工的移动滚轮槽内,所述调节杆二414和所述调节杆四418之间设置有一组安装连杆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包括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上端设置有一组升降安装板(5),所述升降安装板(5)的两端侧面分别设置有升降滑块(6),所述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的内壁上分别加工有与所述升降滑块(6)匹配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安装板(5)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与一组摄像头(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摄像头(7)分别与一组控制装置(8)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与人车间距显示屏(9)电连接,所述人车间距显示屏(9)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控制装置(8)设置在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包括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上端设置有一组升降安装板(5),所述升降安装板(5)的两端侧面分别设置有升降滑块(6),所述左安装壳体(1)和右安装壳体(2)的内壁上分别加工有与所述升降滑块(6)匹配的升降滑槽,所述升降安装板(5)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角度调节装置(3)与一组摄像头(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摄像头(7)分别与一组控制装置(8)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8)与人车间距显示屏(9)电连接,所述人车间距显示屏(9)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控制装置(8)设置在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一组安装底座(411),所述安装底座(411)上端设置有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的上端设置在升降顶板(412)下端加工的升降凹槽内,所述升降顶板(412)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升降安装板(5)固定连接,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之间通过中间连杆连接,且第一升降调节杆和第二升降调节杆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车前行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调节杆包括调节杆一(413)和调节杆二(414),所述调节杆一(413)和调节杆二(414)呈X型交叉设置,且调节杆一(413)和调节杆二(414)相互铰接,所述调节杆一(413)下端与所述安装底座(411)铰接,所述调节杆一(413)顶端设置有一组移动滑杆(415),所述移动滑杆(415)设置在所述升降凹槽侧壁上加工的滑动U型槽(416)内;所述第二升降调节杆包括调节杆三(417)和调节杆四(418),所述调节杆三(417)和调节杆四(418)呈X型交叉设置,且调节杆三(4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爱景杨玲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