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71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插线孔,所述插线孔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延伸至插线孔的内腔并与插线孔内腔的底部接触,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滑孔,所述密封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贯穿滑孔并延伸至滑孔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电缆进行夹持测量,夹持紧密,避免出现与电缆接触不良的现象,通过密封板能够对插线孔进行密封,避免外部灰尘通过插线孔进入壳体的内腔,能够对壳体内腔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延长了电缆检测器的使用寿命。

An Intelligent Cable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器
本技术涉及电缆检测器
,具体为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对线芯的检测大多是采用数字万用表来实现,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位去测量电阻值进行判断缆芯是否存在断点或其质量是否达标;往往因在生产现场没有固定的检测工作台,需手持测量,测量芯线要和数字万用表的表笔相连接,每测量一根就要观看一下万用表上的实际显示数值,频繁的工作有时不慎,就会造成数字万用表脱落摔到地上,造成仪表损坏,经常出现误判现象,工作效率低。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器”,专利号为:CN206557314U,该专利通过侧挡板和上挡板的设置,可以方便的遮住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有利于降低阳光对该电缆检测器的影响,通过手柄主体和拿放口的设置,有利于更加方便的携带该电缆检测器,通过夹线盒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更加方便的检测电缆,增加该电缆检测器的智能化程度,但是该专利对电缆夹持不紧密,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从而影响电缆的检测精度,同时线夹盒的内部容易堆积灰尘,灰尘长时间附着会腐蚀电气元件,从而降低了电缆检测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插线孔(2),所述插线孔(2)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5),所述密封板(5)的底部延伸至插线孔(2)的内腔并与插线孔(2)内腔的底部接触,所述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与凹槽(3)连通的滑孔(6),所述密封板(5)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左端贯穿滑孔(6)并延伸至滑孔(6)的外部,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触杆(8),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的电缆检测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插线孔(2),所述插线孔(2)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5),所述密封板(5)的底部延伸至插线孔(2)的内腔并与插线孔(2)内腔的底部接触,所述壳体(1)的左侧开设有与凹槽(3)连通的滑孔(6),所述密封板(5)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左端贯穿滑孔(6)并延伸至滑孔(6)的外部,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触杆(8),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底部贯穿螺纹孔(9)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螺纹杆(10)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压板(11),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电路板(12),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3),所述壳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按键(14),所述按键(14)位于显示屏(13)的右侧,所述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按键(14)的后侧活动连接有旋钮(15),所述壳体(1)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蕴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三鑫科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