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694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包括金属爆炸罐、环形隔框、泄爆薄膜、防爆风扇和至少6个螺旋式封盖,所述金属爆炸罐包括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空气邻腔外壳和顶盖,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顶部与顶盖固连,底部与空气邻腔外壳固连,泄爆薄膜固定在环形隔框上,空气邻腔外壳内壁设有一圈环形凸起,环形隔框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上,至少两个防爆风扇对称设置在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内,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上呈环形均匀分布至少6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上固连一个螺旋式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再现密闭及受限泄放条件下的气体爆炸压力变化情况,安全性好,灵活高效,并可用于气体爆炸的荷载研究及泄爆构件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安全工程防护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气体能源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受限空间内的气体爆炸事故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当前,防护设计中面对气爆事故最常使用的方法为泄爆,即通过泄爆构件的击穿将爆炸空间内的气体泄放引入到邻室空间或外界环境中。由此可见,对于密闭或泄放条件下气体爆炸荷载的再现及研究对于气爆灾害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当前迫切需要一种安全、高效,可模拟多种工况的气体爆炸实验装置。现有的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多为球形或柱形容器,一般只能模拟密闭爆炸或泄放爆炸这种单一工况,且泄放一般是将气体泄放到外部空间中,较少涉及受限泄放的情况。研究者通过在这些实验容器中进行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条件下气体爆炸引起的压力变化,缺少便于工业使用的泄爆构件检测装置。由此可见,现存的技术问题是:当前的实验装置只能模拟单一工况下的气体爆炸现象,缺乏安全性与便捷性。同时,工业生产中缺乏可以便捷的进行泄爆构件检测的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用于模拟多种工况下的气体爆炸现象,并提供一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爆炸罐(1)、环形隔框(19)、泄爆薄膜(11)、防爆风扇(13)和至少6个螺旋式封盖(8),所述金属爆炸罐(1)包括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空气邻腔外壳(21)和顶盖(9),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顶部与顶盖(9)固连,底部与空气邻腔外壳(21)固连,泄爆薄膜(11)固定在环形隔框(19)上,空气邻腔外壳(21)内壁设有一圈环形凸起,环形隔框(19)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上,至少两个防爆风扇(13)对称设置在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内,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上呈环形均匀分布至少6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上固连一个螺旋式封盖(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爆炸罐(1)、环形隔框(19)、泄爆薄膜(11)、防爆风扇(13)和至少6个螺旋式封盖(8),所述金属爆炸罐(1)包括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空气邻腔外壳(21)和顶盖(9),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顶部与顶盖(9)固连,底部与空气邻腔外壳(21)固连,泄爆薄膜(11)固定在环形隔框(19)上,空气邻腔外壳(21)内壁设有一圈环形凸起,环形隔框(19)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上,至少两个防爆风扇(13)对称设置在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内,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上呈环形均匀分布至少6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上固连一个螺旋式封盖(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爆炸腔外壳(20)、空气邻腔外壳(21)为圆筒形,两者直径相等,空气邻腔外壳(21)底部为封口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邻腔外壳(21)内壁的环形凸起位于其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腔式气体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闭垫圈(6),所述密闭垫圈(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松王明洋邱艳宇赵跃堂高康华邢化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