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14000t/d的超大规模回转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576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14000t/d的超大规模回转窑装置,该回转窑筒体直径为6.2~6.4m,长度为96~100m,窑尾缩口有效直径为5.1~5.2m;窑筒体下方分别设有一号支座、二号支座和三号支座;二号支座和三号支座上分别设有第一液压挡轮和第二液压挡轮;窑筒体外表面设有齿圈和齿轮罩,齿圈由沿回转窑中心线平行布置的两组传动系统驱动,从而带动窑筒体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合适的回转窑传动装置、支承装置、齿轮润滑装置,采用较高的回转窑转速,较大的窑尾缩口内径,突破了现有回转窑装备的产能极限,将现有回转窑的最大产能提高16%,实现了水泥生产线的超大规模化,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单位水泥熟料生产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A super large scale rotary kiln with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4 000 t/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14000t/d的超大规模回转窑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转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14000t/d的超大规模新型回转窑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窑是煅烧工艺的主要设备,是对散料或浆料状物料进行热处理的高温热工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水泥、化工、造纸等行业。在干法生产中,回转窑是主机设备。如果回转窑出现问题,轻则减速、减产;重则停窑、停产,增加了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回转窑是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众所周知,水泥生产线产能规模越大,单位熟料能耗越低,单位产能污染物排放越少。目前,国内外水泥生产线最大的产能规模为12000t(吨)/d(天),因回转窑的能力限制,水泥生产线规模已无法再增大。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保及节能降耗要求的提高,进一步降低单位熟料能耗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设计超大规模回转窑装置,将熟料产能增加到14000t/d,解决限制水泥生产线产能规模的瓶颈是本技术的主要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规模的回转窑装置结构,以解决熟料产能限制,降低单位熟料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14000t/d的超大规模回转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筒体、窑头密封、窑尾密封以及设置在窑头密封处的冷却风管;所述窑筒体直径为6.2~6.4m,长度为96~100m,窑尾缩口有效直径为5.1~5.2m;所述窑筒体下方从窑头至窑尾方向分别设有一号支座、二号支座和三号支座;所述二号支座和三号支座上分别设有第一液压挡轮和第二液压挡轮;所述窑筒体外表面设有齿圈和齿轮罩,所述齿圈由沿回转窑中心线平行布置的两组传动系统驱动,从而带动窑筒体转动;所述传动系统位于所述窑筒体下方,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齿圈接触;所述传动系统中的主电机功率为1400~1600kw,额定转速为745~9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熟料生产能力达14000t/d的超大规模回转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筒体、窑头密封、窑尾密封以及设置在窑头密封处的冷却风管;所述窑筒体直径为6.2~6.4m,长度为96~100m,窑尾缩口有效直径为5.1~5.2m;所述窑筒体下方从窑头至窑尾方向分别设有一号支座、二号支座和三号支座;所述二号支座和三号支座上分别设有第一液压挡轮和第二液压挡轮;所述窑筒体外表面设有齿圈和齿轮罩,所述齿圈由沿回转窑中心线平行布置的两组传动系统驱动,从而带动窑筒体转动;所述传动系统位于所述窑筒体下方,通过传动齿轮与所述齿圈接触;所述传动系统中的主电机功率为1400~1600kw,额定转速为745~960r/min,回转窑的工作转速在4.5~5.8r/min,调速范围为0.6~8.2r/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规模回转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和齿轮罩位于第一液压挡轮和第二液压挡轮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国栋沈军赵小亮孙德群黄巧丽吴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