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651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气道结构,即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均布置有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内部具有独立的进气道和排气道,换热器的进气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道相连通,换热器的排气道与所述第一排气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道的气体和所述第一排气道的气体在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包括纳米复合材料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空气污染的现象越来越重视,各种空气净化器出现在市场上,目前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以上技术手段对空气中的无机微粒的净化效果较好,然而对甲醛苯等污染物,往往采用吸附物质吸附然后再氧化分解的方式,污染物容易覆盖在吸附表面,影响氧化分解效果,现有技术对甲醛、苯、胺类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对甲醛、苯、胺类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向型的采用多种空气净化技术的新风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包括盒体和换热器,盒体内有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布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第一排气道布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换热器内具有独立的进气道和排气道,换热器的进气道与所述的第一进气道相连通,换热器的排气道与所述的第一排气道相连通。产生的效果为:从第一进气道进来的外界空气与从室内通过排气道流出的空气在换热器内,只进行热量交换,不进行气体交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气道包括进口、滤芯、电场过滤器、高压包、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和出口,滤芯和电场过滤器布置在在进口和换热器之间,滤芯靠近进口一侧,高压包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布置在出口和换热器之间、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布置在出口一侧。所述滤芯为吸附性材料制成的滤网结构,所述电场过滤器为现有技术,高压包为电场过滤器提供电力。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气道包括进口、滤芯、电场过滤器、高压包、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和出口,滤芯和电场过滤器布置在在进口和换热器之间,滤芯靠近进口一侧,高压包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布置在出口和换热器之间、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布置在出口一侧。所述滤芯为吸附性材料制成的滤网结构,所述电场过滤器为现有技术,高压包为电场过滤器提供电力。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包括上板、下板、灯、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和架体组成,灯布置在上板上靠近下板的一侧,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布置在下板上,上板和下板上均设置有通孔,上板和下板由架体连接支撑。所述上板和下板上的通孔是为了让空气通过上板和下板,当空气通过上板和下板之间的空间时,布置于下板上的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在光照的催化作用下,会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然后氧化分解其中的甲醛、苯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设置有释放负离子的纳米复合材料涂层。特制的纳米复合材料释放负离子是一项现有技术,负离子会让空气中的小微粒在电荷的作用下凝聚成大微粒从而沉降下来,另一方面,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多余的负离子进入室内,有助于身体健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涂层布置在盒体的内表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涂层布置在高压包的组件表面上。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技术多采用空气室内循环的方式,现有的各种净化技术无法长期有效去除甲醛苯等污染物,本技术采用双气道结构,使得空气可以在室内与室外循环,对难以处理的甲醛和苯等污染物,通过与室内气体交换的方式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甲醛苯的含量。2、本技术采用了换热器,减小了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装置的压力。可有效节约能源。3、由于合理采用了多种空气净化技术,实现了空气净化的效果最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进口,2-滤芯,3-电场过滤器,4-高压包,5-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6-出口,7-进口,8-滤芯,9-电场过滤器,10-高压包,11-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12-出口,13-换热器,14-盒体,20-上板,21-下板,22-纳米复合材料颗粒,23-架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包括盒体14和换热器13,盒体14内有独立的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换热器13内具有独立的进气道和排气道,换热器13的进气道与所述的第一进气道相连通,换热器13的排气道与所述的第一排气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道包括进口1、滤芯2、电场过滤器3、高压包4、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和出口6,滤芯2和电场过滤器3布置在在进口1和换热器13之间,滤芯2靠近进口1一侧,高压包4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布置在出口6和换热器13之间、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布置在出口6一侧。所述第一排气道包括进口7、滤芯8、电场过滤器9、高压包10、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11和出口12,滤芯8和电场过滤器9布置在在进口7和换热器13之间,滤芯8靠近进口7一侧,高压包10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11布置在出口12和换热器13之间、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11布置在出口12一侧。盒体14的内表面上布置有纳米复合材料涂层,这种纳米复合材料能够释放出负离子,也可以将这种纳米复合材料涂层布置在高压包的组件表面上。如图2,所述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包括上板20、下板21、灯、纳米复合材料颗粒22和架体23组成,灯布置在上板20上靠近下板21一侧,纳米复合材料颗粒22布置在下板21上,上板20和下板21上均设置有通孔,上板20和下板21由架体23连接支撑。作为一种方案,纳米复合材料颗粒22可选用含碳的氧化钛制成。如图1-2,本技术工作时,A向气流从室外进入室内,B向气流由室内流到室外,A向气流由进口1流入,再依次经过滤芯2和电场过滤器3对空气进行净化,然后流入换热器13的进气道与B向气流在换热器13中进行热量交换,然后A向气流流经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然后由出口6流入室内。B向气流由进口7流入,然后通过滤芯8和电场过滤器9进行净化后,流入换热器13的排气道,与A向气体在换热器13中换热后流经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11,然后由出口12流出室外。盒体14为具有4个开口的封闭结构,图1中盒体14隐藏掉上盖是为了显示内部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4)和换热器(13),盒体(14)内有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布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第一排气道布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换热器(13)内具有第二进气道和第二排气道,换热器(13)的第二进气道与所述的第一进气道相连通,换热器(13)的第二排气道与所述的第一排气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道包括进口(1)、滤芯(2)、电场过滤器(3)、高压包(4)、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和出口(6),滤芯(2)和电场过滤器(3)均布置在进口(1)和换热器(13)之间,滤芯(2)靠近进口(1)一侧,电场过滤器(3)设置在靠近换热器的一侧,高压包(4)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均布置在出口(6)和换热器(13)之间,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布置在出口(6)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4)和换热器(13),盒体(14)内有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布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第一排气道布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换热器(13)内具有第二进气道和第二排气道,换热器(13)的第二进气道与所述的第一进气道相连通,换热器(13)的第二排气道与所述的第一排气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道包括进口(1)、滤芯(2)、电场过滤器(3)、高压包(4)、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和出口(6),滤芯(2)和电场过滤器(3)均布置在进口(1)和换热器(13)之间,滤芯(2)靠近进口(1)一侧,电场过滤器(3)设置在靠近换热器的一侧,高压包(4)和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均布置在出口(6)和换热器(13)之间,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5)布置在出口(6)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道包括进口(7)、滤芯(8)、电场过滤器(9)、高压包(10)、纳米复合材料过滤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周炫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耕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