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40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包括:密闭的一级罐、敞口的二级罐、单向阀以及连通管,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一级罐内,并在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接头,该接头贯穿所述一级罐后与软包气囊连接,所述一级罐与所述二级罐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提供了软包气囊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也使得油无法流入软包气囊中,安全可靠。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Soft Ai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回收系统一般用于设备中应用到了比较昂贵的无毒气体,气体回收系统中关键元件之一是储气装置,储气装置一般分为硬罐和软包气囊,其中软包气囊在某些特定系统或应用场所优势非常明显,在氦气检漏设备的回收系统中普遍应用。而软包气囊的缺点是耐压能力低,一旦设备出现异常,使软包内压力快速上升,会导致软包气囊爆破,影响设备生产同时可能危及到工作人员安全,所以使用软包气囊需要配置一套可靠的防爆破保护装置。现有的保护装置通常只设置一个单向阀,单向阀连接在软包气囊的接头处。现有的这种保护装置容易因防护不佳,在故障或异常状态下,会有油通过单向阀进入软包气囊中,影响气囊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其具有保护软包气囊并且有效防油的优点。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包括密闭的一级罐、敞口的二级罐、单向阀以及连通管,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一级罐内,并在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接头,软包气囊设置在所述一级罐外,该接头贯穿所述一级罐后与所述软包气囊连接,所述一级罐与所述二级罐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本技术所述的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提供了软包气囊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也使得油无法流入软包气囊中,安全可靠。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罐筒座,所述一级罐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一压盖板,所述第一罐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被所述第一压盖板和所述罐筒座抵紧并密封;所述接头贯穿所述第一压盖板,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罐筒座后与所述第一罐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二级罐包括第二罐体和第二压盖板,所述第二罐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被所述第二压盖板和所述罐筒座抵紧并密封;在所述第二压盖板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罐筒座后与所述第二罐体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封口盖,在所述第二压盖板上形成有容纳该封口盖的限位空间,所述封口盖放置在该限位空间内。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螺钉,该限位螺钉横向贯穿所述第二压盖板,并置于所述封口盖的外侧,用于对封口盖限位。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阀门,所述连通管为三通管,该三通管的其中两条支路分别与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连通,另一条支路上设置所述阀门。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螺杆组件,该螺杆组件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压盖板或所述第二压盖板,另一端贯穿所述罐筒座,并将所述一级罐或所述二级罐密封。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第一压盖板与所述第一罐体连接处,所述第二压盖板与所述第二罐体连接处,所述第一罐体与所述罐筒座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罐体与所述罐筒座连接处均设置所述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球阀。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保护装置的局部剖视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包括密闭的一级罐10、敞口的二级罐20、单向阀30、连通管40、罐筒座50、阀门41、多个螺杆组件80、密封圈70。所述一级罐10包括柱状的第一罐体和第一压盖板11,所述第一罐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被所述第一压盖板11和所述罐筒座50抵紧并密封;所述单向阀30设置在所述一级罐10内,并在所述单向阀30上设置一接头31,该接头31贯穿所述一级罐10后与软包气囊连接,所述接头31贯穿所述第一压盖板11,所述连通管40贯穿所述罐筒座50后与所述第一罐体连通。所述二级罐20包括柱状的第二罐体和第二压盖板21,所述第二罐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被所述第二压盖板21和所述罐筒座50抵紧并密封;在所述第二压盖板21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连通管40贯穿所述罐筒座50后与所述第二罐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40为三通管,该三通管的其中两条支路分别与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连通,另一条支路上设置所述阀门41。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30为正压阀,只允许气体从软包气囊进入一级罐10,而不允许气体或液体从一级罐10进入软包气囊。因此,当一级罐10内压力较软包气囊低时,单向阀30打开;当一级罐10内压力较软包气囊高时,单向阀30关闭。本保护装置还包括封口盖60和限位螺钉61,在所述第二压盖板21上形成有容纳该封口盖60的限位空间,所述封口盖60放置在该限位空间内。该限位螺钉61横向贯穿所述第二压盖板21,并置于所述封口盖60的外侧,用于对封口盖60限位。封口盖可移动地放置在限位空间内,并被限位螺钉限位,防止封口盖冲出限位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均布设置有四个所述限位螺钉,四个限位螺钉从四个方向对封口盖进行限位。所述螺杆组件80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压盖板11或所述第二压盖板21,另一端贯穿所述罐筒座50,并将所述一级罐10或所述二级罐20密封。在第一压盖板11和罐筒座50上均布连接四个所述螺杆组件80,在第二压盖板21和罐筒座50上均布连接四个所述螺杆组件80,起到紧固一级罐10和二级罐20的作用。所述第一压盖板11与所述第一罐体连接处,所述第二压盖板21与所述第二罐体连接处,所述第一罐体与所述罐筒座50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罐体与所述罐筒座50连接处均设置所述密封圈70。密封圈70对连接处加强密封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41为球阀,球阀容易操作,而且方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接头31连接软包气囊,并将一级罐10和二级罐20内充入一定量的水(或者其他液体),初始状态下,一级罐10和二级罐20内的液位高度一致。当软包气囊内压力超过限定值,就会通过接头31往单向阀30处泄压,经过单向阀30后进入一级罐10内。由于一级罐10内的压力不断增大并逐渐大于大气压,而且气体在上层,液体在下层,气体就会推动液体往二级罐20内流动,直到一级罐10内的液体全部进入二级罐20中。如果此时软包气囊继续泄压,则一级罐10内的压力还在升高,并且一级罐10就会往二级罐20内通入气体,此时的气体就会在二级罐20内以气泡的形式上升。气体在二级罐20内通过第二压盖板21的排气孔后排出,气流会冲击到封口板,然后从封口板与第二压盖板21之间的间隙流出,封口板受到冲击会向上升,然后被限位螺钉61抵挡,从而始终位于第二压盖板21的限位空间内。本技术通过水封的结构以及与单向阀30的配合,有效将油隔绝开,并且提供了一个软包气囊的防爆装置,保护了软包气囊,并且防止油进入软包气囊中,实现保护的作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一级罐、敞口的二级罐、单向阀以及连通管,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一级罐内,并在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接头,软包气囊设置在所述一级罐外,该接头贯穿所述一级罐后与所述软包气囊连接,所述一级罐与所述二级罐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一级罐、敞口的二级罐、单向阀以及连通管,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一级罐内,并在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接头,软包气囊设置在所述一级罐外,该接头贯穿所述一级罐后与所述软包气囊连接,所述一级罐与所述二级罐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罐筒座,所述一级罐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一压盖板,所述第一罐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被所述第一压盖板和所述罐筒座抵紧并密封;所述接头贯穿所述第一压盖板,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罐筒座后与所述第一罐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罐包括第二罐体和第二压盖板,所述第二罐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被所述第二压盖板和所述罐筒座抵紧并密封;在所述第二压盖板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罐筒座后与所述第二罐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气囊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口盖,在所述第二压盖板上形成有容纳该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签波林琦武杨丰源邹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龙浩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