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16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48
一种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属于油井缓蚀剂加注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筒(7),输送筒(7)的出料端与油井内的套管(1)和油管(2)之间的空腔连通,输送筒(7)与套管(1)之间设置有阀门(4),输送筒(7)的出料端可滑动伸入并穿过阀门(4),输送筒(7)上设置有进料口(701),输送筒(7)内设置有将缓蚀剂由输送筒(7)出料端送出的输送装置。本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不需要拆卸套管上侧的管路即可实现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添加,一个人即可实现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添加,工作效率高,满足了频繁添加缓蚀剂的要求,阀门能够控制输送筒与套管之间的通断,避免输送管对油井内造成卸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
一种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属于油井缓蚀剂加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各油田企业的二氧化碳驱油项目中,二氧化碳从注入井注入后进入地层,补充底层能量,稀化原油,从而增加原油产量。但是二氧化碳和地层中水发生反应形成碳酸,当含有碳酸的高温高压产出液从产出井被压回地面时,对产出井的油管和套管腐蚀非常严重,短时间就会是整个油井报废,于是油田企业研制了一种固体缓蚀剂,效果很不错能增加油井的寿命,但是加注非常麻烦,只能在完井作业修井时(要拆除整个井口)从环空直接加入,以后作业完井投产以后井口压力高了(最高到达30兆帕左右),前期的缓蚀剂逐渐失效。需要再补充加入固体缓蚀剂,除了停产拆除井口加固体缓蚀剂,没有其他办法加固体缓蚀剂,造成油井腐蚀严重,报废油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将油井上部的管道拆开即可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筒,输送筒的出料端与油井内的套管和油管之间的空腔连通,输送筒与套管之间设置有阀门,输送筒的出料端可滑动伸入并穿过阀门,输送筒上设置有进料口,输送筒内设置有将缓蚀剂由输送筒出料端送出的输送装置。优选的,所述的输送装置连接有传动轴,输送筒远离套管的一端封闭设置,传动轴的一端穿过输送筒的封闭端后与输送装置相连,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手柄。优选的,还包括加料筒,输送筒滑动设置在加料筒内,阀门设置在加料筒和套管之间,加料筒上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在加料筒靠近进料口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筒连接有推动其轴向移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一端与输送筒相连,另一端伸出加料筒。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筒的上侧设置有与输送筒连通的储料罐,储料罐的下侧与进料口连通。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筒水平设置,进料口设置在输送筒的上侧。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筒通过对接筒与套管连通,对接筒为竖向设置的圆筒,对接筒的下端通过法兰盘与套管的上端密封连接,对接筒的上端设置有法兰盘,输送筒的出料端与对接筒的中部连通,输送筒的内径大于油管的外径。优选的,所述的对接筒的两端均为由端部至中部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的输送筒内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筒上设置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向输送筒内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输送筒内的输送装置将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输送至套管和油管之间的空腔内,不需要拆卸套管上侧的管路即可实现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添加,一个人即可实现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添加,工作效率高,满足了频繁添加缓蚀剂的要求,阀门能够控制输送筒与套管之间的通断,避免输送筒对油井内造成卸压,输送筒出料端穿过阀门后将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直接添加至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空腔内,避免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附着在阀门内壁上。2、手柄通过传动轴带个输送装置,使输送装置将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输送至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空腔内,操作简单,且方便控制添加的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量。3、加料筒方便了阀门的安装,并且方便了与套管的对接,还能够避免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洒落至套管外,输送筒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加料筒内,将输送筒推动至出料端与套管对接后,开口恰好与进料口正对,此时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能够使缓蚀剂由输送筒直接进入到套管内,避免缓蚀剂附着在阀门或加料筒内壁上。4、通过传动轴推动输送筒轴向移动,操作方便。5、储料罐内储存有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在重力作用下会由进料口进入到输送筒内,进一步方便了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操作。6、输送筒水平设置,进料口设置在输送筒的上侧,避免输送筒内的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由进料口流出。7、输送筒通过对接筒与套管连通,连接方便,方便了输送筒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加注缓蚀剂状态下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套管2、油管3、对接筒4、阀门5、加料筒6、支架601、支撑部7、输送筒701、进料口8、绞龙9、传动轴10、手柄11、储料罐。具体实施方式图1~4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包括输送筒7,输送筒7的出料端与油井内的套管1和油管2之间的空腔连通,输送筒7与套管1之间设置有阀门4,输送筒7的出料端可滑动伸入并穿过阀门4,输送筒7上设置有进料口701,输送筒7内设置有将缓蚀剂由输送筒7出料端送出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为绞龙8,还可以为沿输送筒7轴向往复移动的刮板。本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的输送筒7内设置有绞龙8,输送筒7上设置有进料口701,通过进料口701向输送筒7内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输送筒7内的绞龙8将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输送至套管1和油管2之间的空腔内,不需要拆卸套管1上侧的管路即可实现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添加,一个人即可实现添加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的添加,工作效率高,满足了频繁添加缓蚀剂的要求,阀门4能够控制输送筒7与套管1之间的通断,避免输送筒7对油井内造成卸压,输送筒7出料端穿过阀门4后将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直接添加至套管1与油管2之间的空腔内,避免固体缓蚀剂或液体缓蚀剂附着在阀门4内壁上。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具体的:如图1~2所示: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还包括对接筒3。加料筒5以及设置在加料筒5上侧的储料罐11。油井内设置竖向的套管1与油管2,套管1与油管2同轴设置,套管1和油管2均伸入油井内,套管1与油井同轴设置,且套管1外壁与油井内壁相贴合,油管2与套管1间隔设置,从而在套管1与油管2之间形成空腔。对接筒3设置在套管1的上侧,且对接筒3与套管1同轴设置,对接筒3为竖向设置的圆筒,对接筒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法兰盘,对接筒3的下端的直径与套管1的直径相等,套管1的上端也设置有法兰盘,对接筒3下端的法兰盘与套管1上端的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对接筒3与油管2的间隔设置,油管2的上端穿过对接筒3后向上伸出。对接筒3的上端和下端均为由端部至中部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对接筒3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连通管,两侧的连通管均与对接筒3的内腔连通,进而使连通管通过对接筒3与套管1和油管2之间的空腔连通。对接筒3两侧的连通管均水平设置。对接筒3右侧的连通管由左至右依次连接有阀门4和加料筒5,阀门4的左端与对接筒3右侧的连通管的右端连通,阀门4的右端与加料筒5的左端连通,加料筒5为右端封闭的圆筒状,加料筒5水平设置。加料筒5的内腔与阀门4和连通管的内腔均相等。储料罐11设置在加料筒5的左端上侧,储料罐11的出料口朝下竖向设置,储料罐11的下部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储料罐11的下端为出料口。加料筒5的左端上侧设置有开口,储料罐11的出料口通过开口与加料筒5内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筒(7),输送筒(7)的出料端与油井内的套管(1)和油管(2)之间的空腔连通,输送筒(7)与套管(1)之间设置有阀门(4),输送筒(7)的出料端可滑动伸入并穿过阀门(4),输送筒(7)上设置有进料口(701),输送筒(7)内设置有将缓蚀剂由输送筒(7)出料端送出的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筒(7),输送筒(7)的出料端与油井内的套管(1)和油管(2)之间的空腔连通,输送筒(7)与套管(1)之间设置有阀门(4),输送筒(7)的出料端可滑动伸入并穿过阀门(4),输送筒(7)上设置有进料口(701),输送筒(7)内设置有将缓蚀剂由输送筒(7)出料端送出的输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连接有传动轴(9),输送筒(7)远离套管(1)的一端封闭设置,传动轴(9)的一端穿过输送筒(7)的封闭端后与输送装置相连,传动轴(9)的另一端安装有手柄(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料筒(5),输送筒(7)滑动设置在加料筒(5)内,阀门(4)设置在加料筒(5)和套管(1)之间,加料筒(5)上设置有开口,开口设置在加料筒(5)靠近进料口(70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井缓蚀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涛黄雪松杨昌华史长平唐祖友蒋明龙董琴刚南楠罗沿予余华贵王洋吴玉珍陈炎孙泽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山水泵制造厂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