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610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输送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包括多根首尾相连的竖向管体组成的垃圾运输通道,以及设置于垃圾运输通道内多个缓冲板,在垃圾运输通道上楼层对应设置的垃圾倾倒口,垃圾倾倒口内的垃圾运输通道内壁上设有用于阻挡扬尘的挡板,在垃圾运输通道底部设有垃圾输出口,在垃圾输出口相邻的管体上设有喷淋口,垃圾输出口一侧的管体上倾斜设有一第二缓冲板,目前建筑垃圾运输多以采用施工电梯,改造电梯竖井为主,但由于建筑垃圾的体积及形状不规则等原因,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扬尘以及对地基或清理设备造成损坏,费时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缓冲垃圾降落速度,且防止扬尘危害,结构简单,可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输送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对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目前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多层建筑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需要及时的运至地面然后运走,不然则会占用施工场地,使原本有限的施工场地变得狭小,阻碍正常施工的进行。如果将建筑垃圾直接抛至地面,不仅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在抛掷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噪音,特别是随着楼层的增高,这种直接抛掷的方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所以明显不合适目前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和环保施工的要求,所以,在目前的多层建筑中施工过程中的垃圾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施工电梯,即,通过安装施工电梯,将建筑垃圾通过电梯逐次的运至地面,采用这种方式,首先是耗费人力,需要工人先将垃圾装袋或者装框,然后再移运至电梯内,再通过电梯运至地面,在建筑垃圾运至地面之后,还需要工人将垃圾搬出电梯运至堆放处;其次,由于是通过电梯运输,其单次运输量小,而且运输过程也并不连续,所以使得垃圾的搬运速度较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建筑工程一般在楼层施工至八层才开始安装施工电梯,通常在十一层才能使用,在施工电梯正常使用之前,楼层垃圾清理不能及时跟上,依然影响文明施工和扬尘防治。另一种方式是利用高层建筑电梯竖井建立垃圾输送通道,即,将电梯出入口改造成垃圾倾倒口,每层楼都能对应的设置有至少一个抛入口,使用时,将各楼层垃圾直接抛入电梯井道,垃圾在电梯井道内自由下落至地面,采用这种方式,首先是电梯需要安装,停止使用电梯井倾倒垃圾时,也正值建筑垃圾形成的高峰期,所以依然没有根本解决垃圾的清运问题。而且垃圾二次搬运费时费工。再则是影响了电梯安装前期对电梯井内的的勘察、改造、二次设计时间。第三种方式是采用垃圾道,即,通过设置垃圾道,在垃圾道上开设多个抛入口,使每层楼都对应的有至少一个抛入口,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各楼层的建筑垃圾直接抛入垃圾道中,建筑垃圾在垃圾道内自由下落至地面。采用这种方式,首先是避免了扬尘的产生;其次,由于可以连续施工,可以使垃圾不断的往下落,极大的提高了垃圾运输的速度。但是,由于建筑垃圾在垃圾道内竖直下落,当垃圾下落到地面时,速度较大,并且,由于建筑垃圾本身强度大硬度高,形状也不规则,对垃圾道本身以及位于其下方的运输设备,甚至对垃圾道下方的地基都会造成较大冲击,随着楼层的增高,这种冲击就越大,所以,限制了垃圾道在多层建筑施工中的使用高度,CN204662883U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通道,解决了无需设置施工电梯,无需改造电梯入口进行垃圾运输,但是垃圾缓冲效果差,且不能有效防止扬尘,尤其是在垃圾清运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在实现高层垃圾输送的同时,可有效减小建筑垃圾倾倒对输送系统底部的冲击,并且有效控制扬尘,结构简单,可广泛推广使用。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包括沿高层建筑外墙自上而下设置的多根首尾相连的竖向管体组成的垃圾运输通道,相邻的竖向管体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法兰,沿垃圾运输通道内的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减缓垃圾降落速度的第一缓冲板,在垃圾运输通道上依次设有多个与楼层对应设置的垃圾倾倒口,所述垃圾倾倒口内的垃圾运输通道内壁上设有用于阻挡扬尘的挡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挡板上设有与垃圾运输通道连接的压缩弹簧,在垃圾运输通道底部设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通道外的垃圾输出口,在垃圾输出口相邻的管体上对应均匀设有多个用于降低扬尘的喷淋口,所述垃圾输出口一侧的管体上倾斜设有一用于对快速降落的垃圾进行二次缓冲的第二缓冲板。上述的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所述垃圾倾倒口上设有用于封闭垃圾倾倒口的门体,所述门体与垃圾倾倒口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合页,在门体上设有用于开启门体的把手,在把手两侧设有用于封闭门体防止垃圾溢出的插销。上述的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均为钢板。本技术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法兰将管体竖向连接成与楼层高度相适应的高度,不受楼层高低限制,同时也无需改造高层建筑电梯竖井建立垃圾输送通道,费时费力,法兰易于连接,便于拆卸,可再次使用,节约了材料,在垃圾通道内设置第一缓冲板,防止建筑垃圾对垃圾通道本身以及位于其下方的运输设备,甚至对垃圾道下方的地基造成较大冲击,通过在运输通道上依次设有多个与楼层对应设置的垃圾倾倒口,方便每个楼层垃圾的倾倒,在垃圾倾倒口内的垃圾通道内壁设置挡板,避免了倾倒垃圾时,扬尘对工人的人身造成的危害,在垃圾输送通道底部设有垃圾输出口,由于底部扬尘较大,再底部管体上设置喷淋口,可有效降低底部扬尘,在垃圾输出口一侧的管体上倾斜设有一用于缓冲垃圾掉落的第二缓冲板,首先再次减小了垃圾降落输的,避免对垃圾运输装置造成损坏,其次可增加喷淋口对垃圾的喷淋时间,有效降低扬尘,第三便于垃圾滑落,可防止垃圾将输出口堵塞,便于垃圾的清运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喷淋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包括沿高层建筑外墙自上而下设置的多根首尾相连的竖向管体1组成的垃圾运输通道,竖向管体之间设有用于将相邻竖向管体连接的法兰2,法兰便于连接,且容易拆卸,便于再次使用,节约了成本,管体1可采用硬质塑料管,结实耐用且管材轻,便于施工,价格低,经济美观,节约成本,沿拦击运输通道内的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缓冲垃圾降落的第一缓冲板3,第一缓冲板3上设有与管体连接的压缩弹簧4,压缩弹簧4柔软性能好,即变形的范围相对较宽,且制造比较容易,结构比较紧凑,缓冲性能较好,能承受较大载荷,在垃圾运输通道上依次设有多个与楼层对应设置的垃圾倾倒口5,便于每个楼道的垃圾倾倒,在垃圾倾倒口5上设有一用于将垃圾倾倒口5封闭的门体6,以及用于开启门体6的把手7,在把手7两侧设有用于封闭门体6防止垃圾溢出的插销8,在管体1及门体6上设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合页9,防止垃圾过多从倾倒口内溢出,给施工现场带来不便,在垃圾倾倒口5相邻的管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阻挡扬尘的挡板10,挡板10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挡板10的与管体连接的压缩弹簧4,避免了倾倒垃圾造成的扬尘对工人的人身造成的危害,在垃圾运输通道底部设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通道外的垃圾输出口11,可将垃圾运输设备放置于垃圾输出口处,垃圾直接落在运输设备上,便于直接运走,无需二次搬运,节省人力,在垃圾输出口11相邻的管体上设有用于降低扬尘的喷淋口12,由于底部扬尘较大,在底部管体上设置喷淋口12,为达到良好的喷淋效果,可在拦击输出口11相邻的管体上对应均匀设有多个,可有效降低底部扬尘,在垃圾输出口11一侧的管体上倾斜设有一用于对快速降落的垃圾进行二次缓冲的第二缓冲板13,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均为钢板,钢板材质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高层建筑外墙自上而下设置的多根首尾相连的竖向管体组成的垃圾运输通道,相邻的竖向管体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法兰,沿垃圾运输通道内的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减缓垃圾降落速度的第一缓冲板,在垃圾运输通道上依次设有多个与楼层对应设置的垃圾倾倒口,所述垃圾倾倒口内的垃圾运输通道内壁上设有用于阻挡扬尘的挡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挡板上设有与垃圾运输通道连接的压缩弹簧,在垃圾运输通道底部设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通道外的垃圾输出口,在垃圾输出口相邻的管体上对应均匀设有多个用于降低扬尘的喷淋口,所述垃圾输出口一侧的管体上倾斜设有一用于对快速降落的垃圾进行二次缓冲的第二缓冲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高层建筑外墙自上而下设置的多根首尾相连的竖向管体组成的垃圾运输通道,相邻的竖向管体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连接的法兰,沿垃圾运输通道内的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减缓垃圾降落速度的第一缓冲板,在垃圾运输通道上依次设有多个与楼层对应设置的垃圾倾倒口,所述垃圾倾倒口内的垃圾运输通道内壁上设有用于阻挡扬尘的挡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挡板上设有与垃圾运输通道连接的压缩弹簧,在垃圾运输通道底部设有用于将垃圾输送至通道外的垃圾输出口,在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甡郑建国黑增武杨兆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