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07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包括剪力墙体和预埋在剪力墙顶端的多束连接钢筋,单束连接钢筋大致呈周向分布;所述剪力墙的底部对应顶部多束钢筋分布有多个内凹的柱状容置盲孔,所述容置盲孔内插有金属波纹管,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内径大于单束钢筋外切圆的直径,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底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注入孔,所述金属波纹管的顶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出气孔。由于本剪力墙属于竖向钢筋集中约束,即多根钢筋约束进一个大的波纹管,因此不存在钢筋与注浆孔对位对不上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具体来讲是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属于建筑施工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建筑工业化的逐步倡导,建筑现场采用装配式。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作出之前,剪力墙施工通常采用单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由于现实中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误差是可以叠加的,因此如果在剪力墙预制的时候钢筋偏差、灌浆套筒偏差,虽然可能在验收的时候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但误差叠加之后,到现场,就会存在套筒和钢筋对位对不上的现象。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包括剪力墙体和预埋在剪力墙顶端的多束连接钢筋,单束连接钢筋大致呈周向分布;剪力墙的底部对应顶部多束钢筋分布有多个内凹的柱状容置盲孔,所述容置盲孔内插有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的内径大于单束钢筋外切圆的直径,多根钢筋约束进一个大的波纹管,因此不存在钢筋与注浆孔对位对不上的现象。金属波纹管的底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注入孔,金属波纹管的顶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出气孔。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单束连接钢筋外伸出墙体的部分相互靠拢竖直约束形成竖直聚拢段和歪斜聚拢段,在歪斜聚拢段处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上堆叠有预制叠合楼板,叠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浇筑有核心区混凝土,叠合楼板与核心区混凝土上浇筑有叠合板叠合层混凝土。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制叠合楼板的伸出钢筋相互交错分布在钢筋混凝土梁上方,叠合板伸出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浇筑有核心区混凝土。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剪力墙的顶部设有起吊吊环。通过塔式起重机钩住吊环将预制剪力墙吊运至预定位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起吊吊环6的高度低于歪斜聚拢段的高度。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浆料注满后,填充浆料注入孔和填充浆料出气孔上塞有软木塞。通过填充浆料注入孔将注浆料注入预留金属波纹管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待浆料注满金属波纹管后,浆料会呈圆柱体状从填充料出气孔排出。此时用软木塞塞住出气孔,顺势塞上注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剪力墙属于竖向钢筋集中约束,即多根钢筋约束进一个大的波纹管,因此不存在钢筋与注浆孔对位对不上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步骤2示意图;图2为步骤3示意图;图3为步骤4示意图;图4为步骤4示意图;图5为步骤5示意图;图6为步骤5示意图;图7为步骤1示意图。剪力墙墙体1,填充浆料出气孔1.1,填充浆料注入孔1.2,竖向集中约束钢筋2,竖直聚拢段2.1,歪斜聚拢段2.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3,预制叠合楼板4,金属波纹管5,起吊吊环6,叠合板连接核心区混凝土7,叠合板叠合层混凝土8,叠合板伸出钢筋4.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包括剪力墙体1和预埋在剪力墙顶端的多束竖向集中约束钢筋2,单束竖向集中约束钢筋2大致呈周向分布;剪力墙的底部对应顶部多束钢筋分布有多个内凹的柱状容置盲孔,容置盲孔内插有金属波纹管5,金属波纹管5的内径大于竖向集中约束钢筋2外切圆的直径,多根钢筋形成一束约束进一个大的金属波纹管5,因此不存在钢筋与注浆孔对位对不上的现象。金属波纹管5的底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注入孔1.2,金属波纹管5的顶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出气孔1.1。单束竖向集中约束钢筋2外伸出墙体的部分相互靠拢竖直约束形成竖直聚拢段2.1和歪斜聚拢段2.2,在歪斜聚拢段2.2处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梁3;钢筋混凝土梁3上堆叠有预制叠合楼板4,叠合楼板4与钢筋混凝土梁3之间浇筑有核心区混凝土7,叠合楼板4与核心区混凝土7上浇筑有叠合板叠合层混凝土8。预制叠合楼板4的伸出钢筋4.1相互交错分布在钢筋混凝土梁3上方,叠合板伸出钢筋4.1与钢筋混凝土梁3之间浇筑有核心区混凝土7。剪力墙的顶部设有起吊吊环6。可以通过塔式起重机钩住起吊吊环6将预制剪力墙吊运至预定位置。浆料注满后,填充浆料注入孔和填充浆料出气孔上塞有软木塞。通过填充浆料注入孔将注浆料注入预留金属波纹管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待浆料注满金属波纹管后,浆料会呈圆柱体状从填充料出气孔排出。此时用软木塞塞住出气孔,顺势塞上注入孔。具体的施工工艺为:1、通过塔式起重机钩住起吊吊环6将剪力墙墙体1吊运至预定位置,金属波纹管5套住下层伸出的竖向集中约束钢筋2。如图7所示。2、将剪力墙墙体1安放好后,进行浆料注入,如图1所示。通过填充浆料注入孔1.2将注浆料注入预留金属波纹管5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待浆料注满金属波纹管5后,浆料会呈圆柱体状从填充料出气孔1.1排出。此时用软木塞塞住出气孔,顺势塞上注入孔。3、待注浆料达到初凝后,在剪力墙墙体1上部支模,浇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梁3,如图2所示。4、待现浇梁初凝后,安装预制叠合楼板4,如图3、图4所示,此时现浇梁的模板并没有拆除。5、将预制叠合楼板4铺设好后,浇筑叠合板连接核心区混凝土7,如图5所示。核心区混凝土7浇筑完毕后,浇筑叠合楼板叠合层混凝土8,如图6所示。6、待叠合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上一层剪力墙墙体1,将竖向集中约束钢筋2插入上一层剪力墙墙体1底部预留波纹管5内,如图7所示。7、重复之前的施工流程,完成剪力墙的安装。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体和预埋在剪力墙顶端的多束连接钢筋,单束连接钢筋大致呈周向分布;所述剪力墙的底部对应顶部多束钢筋分布有多个内凹的柱状容置盲孔,所述容置盲孔内插有金属波纹管,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内径大于单束钢筋外切圆的直径,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底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注入孔,所述金属波纹管的顶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体和预埋在剪力墙顶端的多束连接钢筋,单束连接钢筋大致呈周向分布;所述剪力墙的底部对应顶部多束钢筋分布有多个内凹的柱状容置盲孔,所述容置盲孔内插有金属波纹管,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内径大于单束钢筋外切圆的直径,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底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注入孔,所述金属波纹管的顶部设有贯通墙体的填充浆料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钢筋集中约束浆锚连接预制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单束连接钢筋外伸出墙体的部分相互靠拢竖直约束形成竖直聚拢段和歪斜聚拢段,在歪斜聚拢段处浇筑有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上堆叠有预制叠合楼板,叠合楼板与钢筋混凝土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涛于春张明明叶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地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