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98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属于道路标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包括:划线车、划线斗和划线斗控制装置,若干划线斗横向并排设置,若干划线斗设置于划线车后端,划线斗控制装置设置于划线车上,划线斗包括:料斗本体、摆动杆、气缸、连接杆、固定杆和开料门,料斗本体上端开口,料斗本体下端为矩形开口,料斗本体前端设置有摆动杆,料斗本体通过摆动杆挂接在划线车上,气缸设置于料斗本体前端,且气缸位于摆动杆下方,连接杆一端与气缸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开料门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该设备广泛应用于道路标线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
本技术属于道路标线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标线是指在车行道、路缘石、障碍物上用规定的线条、图案或文字等表示交通规则所要求的导引、限制和警告的标志。设置道路交通标线是交通管理的一项措施,其作用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道路标线对于道路交通则至关重要。现有道路标线通常是采用凸起振荡划线机划线,但凸起振荡划线机划出的线单一且品种少,线型的样式少,只能划出有基底的凸起块,形式固定,不能满足道路标线的不用需求,如若需要不同规则形状的线条,则需要更换不同的划线设备,增加了道路标线的成本,增大了劳动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了道路标线的工作效率,因此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道路标线的品种少、线型的样式少的问题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包括:划线车、划线斗和划线斗控制装置,若干所述划线斗横向并排设置,若干所述划线斗设置于划线车后端,所述划线斗控制装置设置于划线车上;所述划线斗包括:料斗本体、摆动杆、气缸、连接杆、固定杆和开料门,所述料斗本体上端开口,料斗本体下端为矩形开口,所述料斗本体前端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料斗本体通过摆动杆挂接在划线车上,所述气缸设置于料斗本体前端,且气缸位于摆动杆下方,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开料门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部与固定杆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可相对固定杆转动,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固定于料斗本体前端,所述开料门是与料斗本体下端的矩形开口相适应的矩形板件,所述料斗本体底部两侧内壁上均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开料门通过滑槽与料斗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划线斗控制装置包括:气泵、若干电磁阀、按钮键盘和电源,所述气泵通过软管与若干气缸连通,所述气泵与若干气缸连通的每个软管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若干电磁阀与按钮键盘电气连接,所述电源为整个划线斗控制装置提供电力。所述按钮键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电磁阀相对应的按钮,所述按钮用于控制电磁阀。所述划线斗的宽度为30至120cm,所述划线斗内壁上还设置有倾斜挡料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通过多组单独的开料门组合,单独控制开料门开启和闭合,通过划线斗控制装置可以划出各种不同形状组合的凸起块,凸起块与凸起块之间可划出有基底线型或无基底线型,划线品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划线要求,开关不同的开料门,实现了道路标线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可根据划线的需求,划线车上设置不同数量划线斗,且划线斗上设置有不同种类的开料门,可以打开位于标线路面需要划线的料斗,关闭不需要划线的料斗,划线的可调整范围大,实现了料斗的多功能性,增加了料斗的实用性,该料斗安装便捷,只需卡接在划线机上便可使用,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凸起划线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凸起划线斗的料斗本体的结构图。图中1为划线斗,2为划线斗控制装置,11为料斗本体,12为摆动杆,13为气缸,14为连接杆,15为固定杆,16为开料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包括:划线斗1和划线斗控制装置2,若干所述划线斗1横向并排设置,若干所述划线斗1设置于划线车后端,所述划线斗控制装置2设置于划线车上;所述划线斗1包括:料斗本体11、摆动杆12、气缸13、连接杆14、固定杆15和开料门16,所述料斗本体11上端开口,料斗本体11下端为矩形开口,所述料斗本体11前端设置有摆动杆12,所述料斗本体11通过摆动杆2挂接在划线车1上,所述气缸13设置于料斗本体11前端,且气缸13位于摆动杆12下方,所述连接杆14一端与气缸13连接,所述连接杆14另一端与开料门16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14中部与固定杆15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14可相对固定杆15转动,所述固定杆15另一端固定于料斗本体11前端,所述开料门16是与料斗本体11下端的矩形开口相适应的矩形板件,所述料斗本体11底部两侧内壁上均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开料门16通过滑槽与料斗本体11滑动连接;所述划线斗控制装置2包括:气泵、若干电磁阀、按钮键盘和电源,所述气泵通过软管与若干气缸13连通,所述气泵与若干气缸13连通的每个软管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若干电磁阀与按钮键盘电气连接,所述电源为整个划线斗控制装置2提供电力。所述按钮键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电磁阀相对应的按钮,所述按钮用于控制电磁阀。所述划线斗1的宽度为30至120cm,所述划线斗1内壁上还设置有倾斜挡料板。所述电磁阀采用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电磁阀包括气流口A、气流口B、气流口C和气流口D,所述气流口A、气流口B分别与气缸两个气口连通,所述气流口C与气泵连通,所述气流口D与大气连通。所述开料门16为矩形板件,所述开料门16的个数、宽度和形状可根据划线的要求设计,使用时,在按钮键盘上,按动需要向电磁阀传递信息的按钮,按钮通过电磁阀将气泵打开,气泵控制气缸13运动,气缸13带动开料门16在滑槽移动,实现开料门16的开启和关闭,电磁阀和开料门16是成对设置的,一个电磁阀对应一个开料门16,本实施例中设计了5个开料门,划线时,根据不同要求,可以设置多个开料门16,划线斗工作时,打开需要划线位置的开料门,通过调控不同位置的开料门16,实施划线,料斗的宽度取值可为30cm、40cm、50cm、60cm、70cm、80cm、90cm、100cm、110cm或者120cm,根据开料门的数量和宽度进行选取料斗的宽度。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划线斗(1)和划线斗控制装置(2),若干所述划线斗(1)横向并排设置,若干所述划线斗(1)设置于划线车后端,所述划线斗控制装置(2)设置于划线车上;所述划线斗(1)包括:料斗本体(11)、摆动杆(12)、气缸(13)、连接杆(14)、固定杆(15)和开料门(16),所述料斗本体(11)上端开口,料斗本体(11)下端为矩形开口,所述料斗本体(11)前端设置有摆动杆(12),所述料斗本体(11)通过摆动杆(12)挂接在划线斗(1)上,所述气缸(13)设置于料斗本体(11)前端,且气缸(13)位于摆动杆(12)下方,所述连接杆(14)一端与气缸(13)连接,所述连接杆(14)另一端与开料门(16)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14)中部与固定杆(15)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14)可相对固定杆(15)转动,所述固定杆(15)另一端固定于料斗本体(11)前端,所述开料门(16)是与料斗本体(11)下端的矩形开口相适应的矩形板件,所述料斗本体(11)底部两侧内壁上均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开料门(16)通过滑槽与料斗本体(11)滑动连接;所述划线斗控制装置(2)包括:气泵、若干电磁阀、按钮键盘和电源,所述气泵通过软管与若干气缸(13)连通,所述气泵与若干气缸(13)连通的每个软管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若干电磁阀与按钮键盘电气连接,所述电源为整个划线斗控制装置(2)提供电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凸起划线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划线斗(1)和划线斗控制装置(2),若干所述划线斗(1)横向并排设置,若干所述划线斗(1)设置于划线车后端,所述划线斗控制装置(2)设置于划线车上;所述划线斗(1)包括:料斗本体(11)、摆动杆(12)、气缸(13)、连接杆(14)、固定杆(15)和开料门(16),所述料斗本体(11)上端开口,料斗本体(11)下端为矩形开口,所述料斗本体(11)前端设置有摆动杆(12),所述料斗本体(11)通过摆动杆(12)挂接在划线斗(1)上,所述气缸(13)设置于料斗本体(11)前端,且气缸(13)位于摆动杆(12)下方,所述连接杆(14)一端与气缸(13)连接,所述连接杆(14)另一端与开料门(16)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14)中部与固定杆(15)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杆(14)可相对固定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彦民阴攀峰申维忠雷震华褚振德王俊程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长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