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温穿戴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97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温穿戴品。纱线包括纱线本体,在纱线本体的表面上粘接有相变材料颗粒,相变材料颗粒包括相变材料和包裹在相变材料外的粘接胶。面料由上述纱线编织而成。穿戴品由上述面料制作而成。该结构,能实现智能调温,调温的效果好,相变材料颗粒与纱线本体的连接可靠,纱线在伸缩变形过程中不会影响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温穿戴品
本技术涉及纱线、面料和穿戴品。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如果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向,因穿戴品不具有智能调温的作用,因此,从一个温度区达到另一个温度区会觉得身体的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样就会造成不舒适的现象。为此,现在出现了一些能智能调温的面料,以提高穿戴品的穿戴舒适度。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06662.9的专利文献中一种功能性微胶囊整理的复合面料,包括面料层、微胶囊层和第三层;所述微胶囊层由微胶囊构成,所述微胶囊以斑点状、均匀分散分布于面料层和第三层之间;所述微胶囊,包括芳香微胶囊、变色微胶囊、相变微胶囊、抗菌微胶囊、药物缓释微胶囊、阻燃微胶囊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面料层、微胶囊层和第三层,通过粘合剂方式连接,或通过粘着膜以压合复合方式连接。其在保证纺织品功能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复合面料的结构改善设计,提高面料的透气性,改善手感,利用复合面料提高面料的耐水洗性和耐磨性。该结构的复合面料,在面料层上分散微胶囊层后还需要粘接第三层,工艺步骤复杂,另外,面料都有一定的弹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拉伸、卷曲弹性变形,而面料层一般是通过纱线编织而成,当面料层发生了弹性变形后,不会影响面料层,但当设置了第三层后,如果面料层发生了弹性变形,则第三层可能会出现拉裂的现象,则可能出现无法固紧微胶囊的现象,从而影响调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温纱线,利用该结构的智能调温纱线,能实现智能调温,调温的效果好,相变材料颗粒与纱线本体的连接可靠,纱线在伸缩变形过程中不会影响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温面料,利用该结构的智能调温面料,能实现智能调温,调温的效果好,相变材料颗粒与面料本体的连接可靠,面料在伸缩变形过程中不会影响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调温穿戴品,该结构,能实现智能调温,调温的效果好,相变材料颗粒与穿戴品的连接可靠,穿戴品在伸缩变形过程中不会影响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在生产中可减少不良品,降低对员工的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为达到上述第一目的,一种智能调温纱线,包括纱线本体,在纱线本体的表面上粘接有相变材料颗粒,相变材料颗粒包括相变材料和包裹在相变材料外的粘接胶。上述智能调温纱线,由于相变材料,当从一个温区达到另外一个温区,能让纱线上的温度保持原温区30分钟左右,这样,就让该纱线具有智能调温的作用。在粘接相变材料颗粒时,先将相变材料与粘接胶混合均匀,在混合过程中,相变材料通过粘接胶包裹,然后通过浸泡、印花、刮涂等工艺将相变材料和粘接胶的混合物粘接到纱线本体上,粘接完成后,由于相变材料有粘接胶包裹,因此,对相变材料具有保护的作用,由于通过粘接胶直接粘接到纱线本体上,因此,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牢固、可靠,由于是相变材料颗粒粘接到纱线本体上,即使纱线本体发生弹性变形,相邻的相变材料颗粒之间没有连接力,不是整片的层结构,因此,不会影响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力,对智能调温的影响小。进一步的,纱线本体包括纱线主体和从纱线主体上形成的分支,在纱线主体和分支上均粘接有相变材料颗粒。该结构,相变材料颗粒的分布面积大,智能调温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第二目的,一种智能调温面料,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面料本体,在面料本体的表面上设有粘接到纱线表面上的相变材料颗粒,相变材料颗粒包括相变材料和包裹在相变材料外的粘接胶。上述智能调温面料,由于相变材料,当从一个温区达到另外一个温区,能让面料上的温度保持原温区30分钟左右,这样,就让该面料具有智能调温的作用。在粘接相变材料颗粒时,先将相变材料与粘接胶混合均匀,在混合过程中,相变材料通过粘接胶包裹,然后通过浸泡、印花、刮涂等工艺将相变材料和粘接胶的混合物粘接到面料本体上,粘接完成后,由于相变材料有粘接胶包裹,因此,对相变材料具有保护的作用,由于通过粘接胶直接粘接到面料本体上,因此,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牢固、可靠,由于是相变材料颗粒粘接到面料本体上,即使面料本体发生弹性变形,相邻的相变材料颗粒之间没有连接力,不是整片的层结构,因此,不会影响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力,对智能调温的影响小。进一步的,纱线包括纱线本体,纱线本体包括纱线主体和从纱线主体上形成的分支,在纱线主体和分支上均粘接有相变材料颗粒。该结构,相变材料颗粒的分布面积大,智能调温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第三目的,一种智能调温穿戴品,包括由面料本体制成的穿戴品,面料本体由纱线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在穿戴品的表面上设有粘接到纱线表面上的相变材料颗粒,相变材料颗粒包括相变材料和包裹在相变材料外的粘接胶。所述的穿戴品为裤子,裤子包括裤身、连接在裤身下端的裤脚和连接在裤身上端的裤腰,裤身上车缝形成前后裆,在裤身上设有钮牌和钮子,裤身和裤脚外侧车缝形成外侧肶骨,裤脚的内侧车缝形成有内肶骨;在裤身上具有通过后袋模板夹具一次性定位缝制的然后用剪刀剪开的后袋;后袋模板夹具包括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和柔性连接件,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裤布定位条、袋布定位条和第一镂空缉线通槽;所述中模板上设有后袋唇容置槽;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第三镂空缉线通槽,第一镂空缉线通槽、后袋唇容置槽和第三镂空缉线通槽位置对应。上述智能调温穿戴品,由于相变材料,当从一个温区达到另外一个温区,能让穿戴品上的温度保持原温区30分钟左右,这样,就让该穿戴品具有智能调温的作用。在粘接相变材料颗粒时,先将相变材料与粘接胶混合均匀,在混合过程中,相变材料通过粘接胶包裹,然后通过浸泡、印花、刮涂等工艺将相变材料和粘接胶的混合物粘接到穿戴品上,粘接完成后,由于相变材料有粘接胶包裹,因此,对相变材料具有保护的作用,由于通过粘接胶直接粘接到穿戴品上,因此,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牢固、可靠,由于是相变材料颗粒粘接到穿戴品上,即使穿戴品发生弹性变形,相邻的相变材料颗粒之间没有连接力,不是整片的层结构,因此,不会影响相变材料颗粒的粘接力,对智能调温的影响小。以上夹具结构专为制作裤子后袋设计,通过用柔性连接件连接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能方便操作;通过设置裤布定位条、袋布定位条和后袋唇容置槽,能明确表示出裤布、袋布和后袋唇应该放置的位置,简化操作,提高效率,通过对应设置第一镂空缉线通槽和第三镂空缉线通槽,能使裤布、袋布和后袋唇在车缝时准确快捷,提高生产效率。纱线包括纱线本体,纱线本体包括纱线主体和从纱线主体上形成的分支,在纱线主体和分支上均粘接有相变材料颗粒。该结构,相变材料颗粒的分布面积大,智能调温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调温纱线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智能调温面料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图5为裤子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裤子的背面示意图。图7为裤布、后袋唇和后袋布的示意图。图8为裤布、后袋唇和后袋布背面的示意图。图9为后袋模板夹具的示意图。图10为裤腰智能化生产线的示意图。图11为机架和智能送带送布车缝线的示意图。图12为机架和智能送带送布车缝线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3为机架的示意图。图14为智能送带机的立体图。图15为智能送带机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6为智能送带装置的示意图。图17为智能送带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8为防带料卷曲机的示意图。图19为送布机的示意图。图2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温穿戴品,包括由面料本体制成的穿戴品,面料本体由纱线编织而成,在穿戴品的表面上设有粘接到纱线表面上的相变材料颗粒,相变材料颗粒包括相变材料和包裹在相变材料外的粘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戴品为裤子,裤子包括裤身、连接在裤身下端的裤脚和连接在裤身上端的裤腰,裤身上车缝形成前后裆,在裤身上设有钮牌和钮子,裤身和裤脚外侧车缝形成外侧肶骨,裤脚的内侧车缝形成有内肶骨;在裤身上具有通过后袋模板夹具一次性定位缝制的然后用剪刀剪开的后袋;后袋模板夹具包括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和柔性连接件,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裤布定位条、袋布定位条和第一镂空缉线通槽;所述中模板上设有后袋唇容置槽;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第三镂空缉线通槽,第一镂空缉线通槽、后袋唇容置槽和第三镂空缉线通槽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温穿戴品,包括由面料本体制成的穿戴品,面料本体由纱线编织而成,在穿戴品的表面上设有粘接到纱线表面上的相变材料颗粒,相变材料颗粒包括相变材料和包裹在相变材料外的粘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戴品为裤子,裤子包括裤身、连接在裤身下端的裤脚和连接在裤身上端的裤腰,裤身上车缝形成前后裆,在裤身上设有钮牌和钮子,裤身和裤脚外侧车缝形成外侧肶骨,裤脚的内侧车缝形成有内肶骨;在裤身上具有通过后袋模板夹具一次性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学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思品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