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85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第一单元厌氧池、第二单元缺氧池、第三单元好氧池、第四单元沉淀池、第五单元清水池、第六单元、第七单元臭气处理预洗池及第八单元生物滤池;第六单元设有循环水泵、离心风机及臭气收集管;臭气收集管用于收集第一至第五单元的臭气,离心风机起到抽吸臭气的作用,臭气进入第七及第八单元,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来降解臭气中的臭味。第八单元的污水进水管接入部分原污水,通过循环水泵将第七及第八单元中的污水提升至池顶,使用喷淋的方式增加单元湿度,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完全设置于地下,地上部分可做绿化,节省占地面积,美观性强,且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在部分村庄、村镇等人口不密集地区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一体化设备主要采用A2O、接触氧化工艺、MBR工艺,但作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附属的产品污水处理站的臭气,直接排入空气中,这些致臭物质主要有硫化氢、氨等无机物和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等有机物。据分析,成分中氨的浓度最高,其次是H2S。这些污染物具有易挥发、嗅阈值低等特点,不仅严重污染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一体化设备的金属材料、设备和管道具有强烈腐蚀性,因此采取除臭措施非常必要。以往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一部分由于处理污水量少,臭气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另一部分由于虽设置有臭气的处理,但由于臭气处理装置与一体化设备分开设置,不但使得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增加,减少整体美观性,臭气收集系统管线长且复杂,后期整体维护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现有中国专利文件201611104426.7公布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污水处理地下结构,其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地下的预处理单元和渗透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渗透单元之间设置有精密滤水器;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消化槽和预备过滤槽,用于对污水进行分离和过滤处理,形成上澄水;所述渗透单元包括透气性土壤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气性土壤内部的毛细管,用于将经过所述精密滤水器过滤后的上澄水通过毛细管作用进行提取。与本技术方案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装置设置于地下,地上部分可继续做绿化,且臭气处理单元与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为一体结构,可以减少臭气收集难度及臭气收集管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及第八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为厌氧池,其内部设有第一专用填料;所述第二单元为缺氧池,其内部垂直设有搅拌器;所述第三单元为好氧池,其内部设有第二专用填料,所述第二专用填料下方设有若干曝气器,所述曝气器一侧连接回液泵,所述好氧池靠近第四单元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板;所述第四单元为沉淀池,其内部设有第三专用填料,所述沉淀池靠近第五单元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堰板;所述第五单元为清水池,其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接其上方的系统出水管;所述第六单元顶部设有离心风机,底部设有循环水泵,所述离心风机连接臭气收集管;所述第七单元为臭气处理预洗池,其内部设有第一滤料,所述第八单元为生物滤池,其内部设有第二滤料,所述第七单元与第八单元串联,所述第八单元顶部连接气管,底部连接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中间连接循环水泵并延伸至第七单元及第八单元的滤料上方,所述污水进水管在滤料上方位置设有若干喷头对第一滤料及有第二滤料进行喷淋加湿;所述第一单元连接进水管,所述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及第五单元均设有过水管,所述臭气收集管贯通上述八个单元。进一步的,本装置设于地下,地面用于绿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元在地上设有第一检查口,所述第二单元在地上设有第二检查口,所述第三单元及第四单元在地上设有第三共用检查口,所述第五单元及第六单元在地上设有第四共用检查口,所述第七单元及第八单元在地上设有第五共用检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装置设置于地下,地上部分可继续做绿化,且臭气处理单元与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为一体,可以减少臭气收集难度及臭气收集管线,且每个单元都设有可进入的检查口,方便后期检查及维修;整体美观性强,不占用地面面积,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八个单元: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第五单元5、第六单元6、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所述第一单元1为厌氧池,污水先进入第一单元1内,其内部设有第一专用填料11,用于厌氧微生物附着;所述第二单元2为缺氧池,其内部垂直设有搅拌器21,用于增加污水与消化液的搅拌,增加处理效果;所述第三单元3为好氧池,其内部设有第二专用填料30,用于好氧微生物的附着;所述第二专用填料30下方设有若干曝气器31,增加处理单元的溶解氧,使系统处理好氧状态;所述曝气器31一侧连接回液泵32,消化液回流至第二单元2,增加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所述好氧池靠近第四单元4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板33,用于第三单元3的均匀出水;所述第四单元4为沉淀池,其内部设有第三专用填料41,所述沉淀池靠近第五单元5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堰板42;所述第五单元5为清水池,其底部设有潜水泵51,所述潜水泵51连接其上方的系统出水管52,用于控制系统出水;所述第六单元6顶部设有离心风机61,起到抽吸臭气的作用;底部设有循环水泵62,所述离心风机61连接臭气收集管20;所述第七单元7为臭气处理预洗池,其内部设有第一滤料71,所述第八单元8为生物滤池,其内部设有第二滤料81,所述第七单元7与第八单元8串联,池内互通,所述第八单元8顶部连接气管82,底部连接污水进水管83;所述污水进水管83中间连接循环水泵62并延伸至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的滤料上方,所述污水进水管83在滤料上方位置设有若干喷头63对第一滤料71及有第二滤料81进行喷淋加湿;所述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用于处理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及第五单元5的臭气。所述第一单元1连接进水管9,所述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及第五单元5均设有过水管10,所述臭气收集管20贯通上述八个单元。进一步的,本装置设于地下,地面用于绿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元1在地上设有第一检查口12,所述第二单元2在地上设有第二检查口22,所述第三单元3及第四单元4在地上设有第三共用检查口34,所述第五单元5及第六单元6在地上设有第四共用检查口56,所述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在地上设有第五共用检查口78。本装置的运行方式是: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及第四单元4串联连接,降低污水中的BOD、COD、TP、TN、氨氮,第五单元5控制系统出水。臭气收集管20用于收集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及第五单元5的臭气,离心风机61起到抽吸臭气的作用,臭气进入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来降解臭气中的臭味。臭气进入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被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分解,达到臭气处理效果,处理后的臭气通过气管82排出。为增加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的处理效果,需给单元内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加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的湿度,第八单元8中的污水进水管83接入部分原污水,第六单元6中设置循环水泵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八个单元: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第五单元(5)、第六单元(6)、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所述第一单元(1)为厌氧池,其内部设有第一专用填料(11);所述第二单元(2)为缺氧池,其内部垂直设有搅拌器(21);所述第三单元(3)为好氧池,其内部设有第二专用填料(30),所述第二专用填料(30)下方设有若干曝气器(31),所述曝气器(31)一侧连接回液泵(32),所述好氧池靠近第四单元(4)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板(33);所述第四单元(4)为沉淀池,其内部设有第三专用填料(41),所述沉淀池靠近第五单元(5)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堰板(42);所述第五单元(5)为清水池,其底部设有潜水泵(51),所述潜水泵(51)连接其上方的系统出水管(52);所述第六单元(6)顶部设有离心风机(61),底部设有循环水泵(62),所述离心风机(61)连接臭气收集管(20),所述臭气收集管(20)贯通上述八个单元;所述第七单元(7)为臭气处理预洗池,其内部设有第一滤料(71),所述第八单元(8)为生物滤池,其内部设有第二滤料(81),所述第七单元(7)与第八单元(8)串联,所述第八单元(8)顶部连接气管(82),底部连接污水进水管(83);所述污水进水管(83)中间连接循环水泵(62)并延伸至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的滤料上方,所述污水进水管在滤料上方位置设有若干喷头(63)对第一滤料(71)及有第二滤料(81)进行喷淋加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八个单元: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第五单元(5)、第六单元(6)、第七单元(7)及第八单元(8);所述第一单元(1)为厌氧池,其内部设有第一专用填料(11);所述第二单元(2)为缺氧池,其内部垂直设有搅拌器(21);所述第三单元(3)为好氧池,其内部设有第二专用填料(30),所述第二专用填料(30)下方设有若干曝气器(31),所述曝气器(31)一侧连接回液泵(32),所述好氧池靠近第四单元(4)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堰板(33);所述第四单元(4)为沉淀池,其内部设有第三专用填料(41),所述沉淀池靠近第五单元(5)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堰板(42);所述第五单元(5)为清水池,其底部设有潜水泵(51),所述潜水泵(51)连接其上方的系统出水管(52);所述第六单元(6)顶部设有离心风机(61),底部设有循环水泵(62),所述离心风机(61)连接臭气收集管(20),所述臭气收集管(20)贯通上述八个单元;所述第七单元(7)为臭气处理预洗池,其内部设有第一滤料(71),所述第八单元(8)为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耀坤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