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68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包括二运皮带机和安装在扒渣机中的运输槽,二运皮带机的前端通过连杆与运输槽的尾端连接,连杆一端与二运皮带机的前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运输槽尾端的底部铰接;由于二运皮带机通过连杆与运输槽的尾端连接,这样一来,当扒渣机中的运输槽上下运动时,二运皮带机的前部与运输槽尾部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大而出现岩石砸坏二运皮带机中的皮带的现象;且当扒渣机行走时,二运皮带机会随扒渣机一起向前行走,从而能够给二运皮带机的移动带来方便,且能够使得二运皮带机与运输槽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运输槽尾部与二运皮带机出现干涉的现象。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belt conveyor of second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 trough of slag scra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second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and the conveyor trough of the slag scraper, including the second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and the conveyor trough installed in the slag scraper,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end of the conveyor trough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veyor trough. The tail end of the conveyor slot is connected so that when the conveyor slot in the slag scraper moves up and down, the front part of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machine and the tail part of the conveyor slot can always maintain a certain gap, thus avoiding the phenomenon of rock breaking the belt in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machine because of the large gap; and when the slag scraper moves,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opportunity moves forward with the slag scraper, so that it can be given to the second conveyor belt. The movement of the second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brings convenience, and it can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and the conveyor trough, so as to avoid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tail of the conveyor trough and the second transport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扒渣机与二运皮带机的连接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扒渣机输送岩石至二运皮带机,传统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的运输槽没有直接连接,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扒渣机行走时,运输槽前部抬起、尾部下降,有可能导致运输槽尾部与二运皮带机出现干涉的现象;且扒渣机在扒取输送岩石时,运输槽前部下降、尾部抬起,很难控制运输槽尾部和二运皮带机之间的间隙,若间隙过大,落下的岩石冲击大,易损坏二运皮带机的皮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由于二运皮带机通过连杆与运输槽的尾端连接,这样一来,当扒渣机中的运输槽上下运动时,二运皮带机的前部与运输槽尾部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大而出现岩石砸坏二运皮带机中的皮带的现象;且当扒渣机行走时,二运皮带机会随扒渣机一起向前行走,从而能够给二运皮带机的移动带来方便,且能够使得二运皮带机与运输槽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运输槽尾部与二运皮带机出现干涉的现象。本技术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包括二运皮带机和安装在扒渣机中的运输槽,二运皮带机的前端通过连杆与运输槽的尾端连接,连杆一端与二运皮带机的前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运输槽尾端的底部铰接。本技术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其中,二运皮带机的前端固定有铰接座,连杆与铰接座通过穿设在铰接座和连杆中的第一转轴铰接。本技术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其中,铰接座与二运皮带机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本技术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其中,运输槽尾端的底部固定有凸耳,连杆与凸耳通过穿设在凸耳和连杆中的第二转轴铰接。本技术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其中,凸耳与运输槽焊接。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二运皮带机通过连杆与运输槽的尾端连接,这样一来,当扒渣机中的运输槽上下运动时,二运皮带机的前部与运输槽尾部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大而出现岩石砸坏二运皮带机中的皮带的现象;且当扒渣机行走时,二运皮带机会随扒渣机一起向前行走,从而能够给二运皮带机的移动带来方便,且能够使得二运皮带机与运输槽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运输槽尾部与二运皮带机出现干涉的现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包括二运皮带机1和安装在扒渣机中的运输槽2,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通过连杆3与运输槽2的尾端连接,连杆3一端与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与运输槽2尾端的底部铰接;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二运皮带机通过连杆与运输槽的尾端连接,这样一来,当扒渣机中的运输槽上下运动时,二运皮带机的前部与运输槽尾部能够始终保持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避免因间隙过大而出现岩石砸坏二运皮带机中的皮带的现象;且当扒渣机行走时,二运皮带机会随扒渣机一起向前行走,从而能够给二运皮带机的移动带来方便,且能够使得二运皮带机与运输槽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运输槽尾部与二运皮带机出现干涉的现象。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固定有铰接座4,连杆3与铰接座4通过穿设在铰接座4和连杆3中的第一转轴5铰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连杆能够与二运皮带机可靠地转动连接。铰接座4与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通过螺栓41固定;通过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具有铰接座与二运皮带机固定牢固度高的优点。运输槽2尾端的底部固定有凸耳6,连杆3与凸耳6通过穿设在凸耳6和连杆3中的第二转轴7铰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连杆能够与运输槽可靠地转动连接。凸耳6与运输槽2焊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具有凸耳与运输槽固定牢固度高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包括二运皮带机(1)和安装在扒渣机中的运输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通过连杆(3)与运输槽(2)的尾端连接,所述连杆(3)一端与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与运输槽(2)尾端的底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包括二运皮带机(1)和安装在扒渣机中的运输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通过连杆(3)与运输槽(2)的尾端连接,所述连杆(3)一端与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与运输槽(2)尾端的底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运皮带机与扒渣机运输槽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运皮带机(1)的前端固定有铰接座(4),所述连杆(3)与铰接座(4)通过穿设在铰接座(4)和连杆(3)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巍松郭检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鑫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