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透镜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35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学透镜制造技术领域的一种光学透镜模具,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四组限位凸块,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相匹配的限位凹槽,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穴,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中设置有注入孔,所述注入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下模穴与注入孔之间设置有流道,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穴相匹配的上模穴,所述上模穴内腔设置有活动模块,所述活动模块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上模座延伸至上模座的顶部,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且位于上模穴内,所述活动杆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该模具生产效率高,便于取出固化后的透镜,且使用范围广泛。

A Mould for Optical Le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tical lens mould in the field of optical len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ur groups of limit bump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around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base, a limit groove matching the limit bump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base, a lower die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base, an injection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die base, and a single injection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injection hole. A flow passag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die hole and the injection hole,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di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die hole matching the lower die hol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die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module, and the top of the movable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rod, which runs through the upper die seat and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upper die seat,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vable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and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die hole. Inside,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vable rod, and a fixed rod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die ha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easy to take out the cured lens,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透镜模具
本技术涉及光学透镜制造
,具体为一种光学透镜模具。
技术介绍
光学透镜在制造过程中,将配置好的原料采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将注入到已组装好的模具中进行定型,在将充填好的模具送至固化炉中加热,固化后的透镜需要与透镜进行分离,但是存在有的透镜不易取出,需要人工通过夹取工具进行取出,浪费时间,而且夹取工具在取拿时可能会造成透镜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透镜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透镜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四组限位凸块,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相匹配的限位凹槽,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穴,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中设置有注入孔,所述注入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下模穴与注入孔之间设置有流道,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穴相匹配的上模穴,所述上模穴内腔设置有活动模块,所述活动模块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上模座延伸至上模座的顶部,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且位于上模穴内,所述活动杆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下模穴以注入孔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下模穴数量为六组。优选的,所述注入孔的底部与导料管连接,导料管与注塑机连接。优选的,所述通孔从上到下设置有三组,每组之间的距离为二毫米。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防落圆盘,所述防落圆盘的外壁设置有握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注塑机通过导料管和单向阀向注入孔注入原料时,由于单向阀的作用能够使注入进去的原料在内部停留,使下模穴和活动模块之间被填充满,使固化后的透镜质量更高,固化后的透镜只需从通孔内抽出固定杆,向下推动活动杆就可将透镜推出,通过多个通孔可以根据需求制造不同厚度的透镜,使该模具的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模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模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座、2上模座、3限位凸块、4限位凹槽、5下模穴、6注入孔、7单向阀、8流道、9上模穴、10活动模块、11活动杆、12压缩弹簧、13通孔、14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透镜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下模座1的顶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四组限位凸块3,上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3相匹配的限位凹槽4,下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穴5,下模座1的顶部中设置有注入孔6,注入孔6内设置有单向阀7,下模穴5与注入孔6之间设置有流道8,上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穴5相匹配的上模穴9,上模穴9内腔设置有活动模块10,活动模块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11,活动杆11贯穿上模座2延伸至上模座2的顶部,活动杆11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12,且位于上模穴9内,活动杆1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通孔13,通孔13内设置有固定杆14。其中,下模穴以注入孔为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下模穴数量为六组,一次注塑可以制造出六组透镜,增加生产的效率;注入孔6的底部与导料管连接,导料管与注塑机连接,通过注塑机注塑能够使流到内存在一定的压力,使下模穴5与活动模块10之间被填充满;通孔13从上到下设置有三组,每组之间的距离为二毫米,根据需求调节来生产不同厚度的透镜;活动杆11的顶部设置有防落圆盘,防落圆盘的外壁设置有握套,防止在推动的时候活动杆11滑落。工作原理:根据需要生产的透镜的厚度,将固定杆14穿过通孔13进行固定,将上模座2的限位凹槽4对准下模座1的限位凸块3使上模座2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贴合,注塑机通过导料管和单向阀7将原料注入注入孔6,原料通过注入孔6和流道进入下模穴5和活动模块10之间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将模具送至固化炉中加热,固话完成后,将上模座2与下模座1进行分离,抽取固定杆14,推动活动杆11将透镜顶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透镜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四组限位凸块(3),所述上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3)相匹配的限位凹槽(4),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穴(5),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中设置有注入孔(6),所述注入孔(6)内设置有单向阀(7),所述下模穴(5)与注入孔(6)之间设置有流道(8),所述上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穴(5)相匹配的上模穴(9),所述上模穴(9)内腔设置有活动模块(10),所述活动模块(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贯穿上模座(2)延伸至上模座(2)的顶部,所述活动杆(11)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12),且位于上模穴(9)内,所述活动杆(1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内设置有固定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镜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四组限位凸块(3),所述上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3)相匹配的限位凹槽(4),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穴(5),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中设置有注入孔(6),所述注入孔(6)内设置有单向阀(7),所述下模穴(5)与注入孔(6)之间设置有流道(8),所述上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穴(5)相匹配的上模穴(9),所述上模穴(9)内腔设置有活动模块(10),所述活动模块(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贯穿上模座(2)延伸至上模座(2)的顶部,所述活动杆(11)的外壁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戚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鹄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