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31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3:09
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中外圆车刀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切削,且滚轮、第三丝杆、第三滑台以及压紧装置等部件的配合,使外圆车刀完成了杯底的斜切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刚性自适应加工的概念来实现天然竹杯的加工,在尊重每个竹杯所特有截面轮廓的前提下,对竹杯的底部即外竹节部分进行仿形斜切,从而在最大程度保留竹杯天然性的基础上,出于使用安全性的要求,进行最恰当的加工。

Bamboo Cup Bottom Adaptive Slicing Device

Bamboo cup bottom adaptive oblique cutting device, in which the cylindrical turning tool can adaptively cut according to the outer contour of the bamboo cup blank, and the roller, the third screw rod, the third sliding table and the compaction device and other components cooperate, so that the cylindrical turning tool completes the oblique cutting of the cup bottom. The utility model creatively adopts the concept of rigid self-adaptive processing to realize the processing of natural bamboo cups.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the special section outline of each bamboo cup, the bottom of the bamboo cup, i.e. the outer bamboo knot part, is obliquely cut in imitation, so that the most appropriate processing can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retaining the nature of the bamboo cup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属于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旅游和户外运动及户外生活的重视,天然竹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竹杯为顶部敞口、竹节做底的结构,杯底的竹节一般会做斜切处理,现有的竹杯杯底斜切均是人工使用电动工具进行打磨,造成了人力成本的增加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在打磨过程中,电动工具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再者打磨产生的粉尘也会对操作者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的电机、竹杯定位夹紧机构、杯底斜切机构,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一滑台,第一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连接于底座之上,可在底座上纵向位移;所述杯底斜切机构设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竹杯定位夹紧机构位于杯底斜切机构的前方,且竹杯定位夹紧机构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该杯底斜切机构包括第二滑台、第三滑台、第四滑台,所述第二滑台通过横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第三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二滑台之上,所述第四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设置于第三滑台之上;所述第四滑台上连接有用于贴紧竹杯杯体的滚轮,所述第三滑台上在靠近竹杯杯底的一侧设有外圆车刀,该外圆车刀置于滚轮右侧;所述第二滑台上表面外侧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滑台上的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弹簧和压紧块,所述弹簧纵向设置,并置于第二滑台纵向方向的外侧,所述压紧块挤压弹簧,且压紧块的顶部与第三滑台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纵向设有第一丝杆,该第一丝杆连接第一滑台,并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使第一滑台发生纵向位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台上横向设有第二丝杆,该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台相连,可使第二滑台沿横向导轨进行横向位移。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台上纵向设有第三丝杆,该第三丝杆连接第四滑台,可使第四滑台沿纵向导轨进行纵向位移。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设有电气控制传动机构,包括控制器、主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电磁离合器、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三输出轴;所述主轴、第一中间轴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转子传动连接,所述主轴连接竹杯定位夹紧机构,驱动竹杯定位夹紧机构旋转,所述第一中间轴与第二中间轴传动连接,且第一中间轴与第二中间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三输出轴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第一中间轴传动连接,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三输出轴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第二中间轴传动连接,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三输出轴分别对应连接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通过控制器保证相应输出轴两端的电磁离合器处于一离一合或同时分离的状态。进一步地,该电气控制传动机构还包括接近开关、行程开关,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滑台复位行程开关,用于控制第一滑台复位时的停止;所述第一滑台靠近杯底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台到位行程开关,用于控制第二滑台及第四滑台到位时的停止;所述第二滑台靠近杯口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台复位行程开关,用于控制第二滑台复位时的停止;所述第二滑台纵向方向的外侧设有第三滑台接近开关,用于控制第三滑台到位时的停止;所述第三滑台纵向方向的内侧设有第四滑台复位行程开关,用于控制第四滑台复位时的停止。进一步地,所述竹杯定位夹紧机构由三爪自定心卡盘加装延伸内卡爪构成,延伸内卡爪表面覆盖弹性介质层,用于避免夹紧时给竹杯留下划痕以及增大夹持竹杯的摩擦力,竹杯被延伸内卡爪定心并夹紧,相对于底座水平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与外圆车刀处于同一高度。本技术中,竹杯定位夹紧机构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卡爪作了延伸设置,竹杯毛坯被延伸内卡爪从内部夹持以后,形成粗略的定心定位,同时竹节内部紧靠卡爪的端面,从而形成轴向的定位。杯底斜切机构中,由于压紧机构的设置,使斜切过程中,外圆车刀能够自适应地根据竹杯毛坯的外圆轮廓进行切削;且滚轮、第二丝杆、第三滑台以及压紧机构等部件的配合,使外圆车刀完成了杯底的斜切工作。本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刚性自适应加工的概念来实现天然竹杯的加工,在尊重每个竹杯所特有截面轮廓的前提下,对竹杯的底部即外竹节部分进行仿形斜切,从而在最大程度保留竹杯天然性的基础上,出于使用安全性的要求,进行最恰当的加工。本技术使得竹杯加工产业实现了自动化,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打磨,使得加工成本和安全性大大优化。本技术避免采用数控系统及多台控制电机的结构方案,而采用通用电气系统与机械结构巧妙搭配的方案,实现了针对竹杯不同粗细长短及不同截面形状的自适应加工,降低设备成本,减小后期使用的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杯底斜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气控制传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制得的天然竹杯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2电机、3杯底斜切机构、4第一滑台、5第二滑台、6第三滑台、7第四滑台、8滚轮、9外圆车刀、10壳体、11弹簧、12压紧块、13第一丝杆、14第二丝杆、15第三丝杆、16主轴、17第一中间轴、18第二中间轴、19电磁离合器、20第一输出轴、21第二输出轴、22第三输出轴、23第一滑台复位行程开关、24第二滑台到位行程开关、25第二滑台复位行程开关、26第三滑台接近开关、27三爪自定心卡盘、28齿轮、29延伸内卡爪。具体实施方式一、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于底座的电机2、竹杯定位夹紧机构、杯底斜切机构3,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一滑台4,第一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连接于底座之上,可在底座上纵向位移;杯底斜切机构设置于第一滑台之上,竹杯定位夹紧机构位于杯底斜切机构的前方,且竹杯定位夹紧机构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1)竹杯定位夹紧机构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27,其卡爪作了延伸设置(即加装延伸内卡爪29),竹杯毛坯被延伸的卡爪从内部夹持以后,形成粗略的定心定位,同时竹节内部紧靠卡爪的端面,从而形成轴向的定位。2)杯底斜切机构包括第二滑台5、第三滑台6、第四滑台7,第二滑台通过横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一滑台之上,第三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二滑台之上,第四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设置于第三滑台之上;第四滑台上连接有用于贴紧竹杯杯体的滚轮8(滚轮通过转轴安装于第四滑台,该转轴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防止塑料滚轮与竹杯表面发生滑动摩擦,从而擦伤竹杯表面),第三滑台上在靠近竹杯杯底的一侧设有外圆车刀9,该外圆车刀置于滚轮右侧,滚轮与外圆车刀处于同一高度。第二滑台上表面外侧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滑台上的壳体10以及置于壳体内的弹簧11和压紧块12,弹簧纵向设置,并置于第二滑台纵向方向的外侧,所述压紧块挤压弹簧,且压紧块的顶部与第三滑台底部固定连接。底座上纵向设有第一丝杆13,该第一丝杆连接第一滑台,并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使第一滑台发生纵向位移。第一滑台上横向设有第二丝杆14,该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台相连,可使第二滑台沿横向导轨进行横向位移。第三滑台上纵向设有第三丝杆15,该第三丝杆连接第四滑台,可使第四滑台沿纵向导轨进行纵向位移。3)电气控制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于底座的电机(2)、竹杯定位夹紧机构、杯底斜切机构(3),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一滑台(4),第一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连接于底座之上,可在底座上纵向位移;所述杯底斜切机构设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竹杯定位夹紧机构位于杯底斜切机构的前方,且竹杯定位夹紧机构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该杯底斜切机构包括第二滑台(5)、第三滑台(6)、第四滑台(7),所述第二滑台通过横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第三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二滑台之上,所述第四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设置于第三滑台之上;所述第四滑台上连接有用于贴紧竹杯杯体的滚轮(8),所述第三滑台上在靠近竹杯杯底的一侧设有外圆车刀(9),该外圆车刀置于滚轮右侧;所述第二滑台上表面外侧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滑台上的壳体(10)以及置于壳体内的弹簧(11)和压紧块(12),所述弹簧纵向设置,并置于第二滑台纵向方向的外侧,所述压紧块挤压弹簧,且压紧块的顶部与第三滑台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于底座的电机(2)、竹杯定位夹紧机构、杯底斜切机构(3),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一滑台(4),第一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连接于底座之上,可在底座上纵向位移;所述杯底斜切机构设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竹杯定位夹紧机构位于杯底斜切机构的前方,且竹杯定位夹紧机构可通过电机驱动旋转;该杯底斜切机构包括第二滑台(5)、第三滑台(6)、第四滑台(7),所述第二滑台通过横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一滑台之上,所述第三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置于第二滑台之上,所述第四滑台通过纵向导轨滑动设置于第三滑台之上;所述第四滑台上连接有用于贴紧竹杯杯体的滚轮(8),所述第三滑台上在靠近竹杯杯底的一侧设有外圆车刀(9),该外圆车刀置于滚轮右侧;所述第二滑台上表面外侧设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滑台上的壳体(10)以及置于壳体内的弹簧(11)和压紧块(12),所述弹簧纵向设置,并置于第二滑台纵向方向的外侧,所述压紧块挤压弹簧,且压紧块的顶部与第三滑台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纵向设有第一丝杆(13),该第一丝杆连接第一滑台,并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使第一滑台发生纵向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滑台上横向设有第二丝杆(14),该第二丝杆与第二滑台相连,可使第二滑台沿横向导轨进行横向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滑台上纵向设有第三丝杆(15),该第三丝杆连接第四滑台,可使第四滑台沿纵向导轨进行纵向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杯杯底自适应斜切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还设有电气控制传动机构,包括控制器、主轴(16)、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宇杭郭旺成贤浩刘锐赵利民叶莉王娟滕皓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