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20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包括AF层、AG或AR层、填充胶层或补胶层、钢化玻璃层、丝印层、第一胶层、第一基材层、高弹性胶层、第二基材层、第二胶层、离型膜和指纹辨识区域开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透明树脂或有机硅灌入、填充、补充、拼接的方式与指纹辨识区域开孔结合,达到相对平整一体的钢化玻璃膜,同时利用填充胶层或补胶层可使光阻型、超声波型及声波型顺利通过、穿过以达到指纹辨识效果,同时符合手机盖板曲面或平面之保护玻璃,指纹辨识区域开孔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其利用单层或多层涂层结构组合成钢化玻璃膜表面,以达到防指纹(AF)及防眩光(AG)或防反射(AR)。

Underscre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of Layered Structure of Tempered Glass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yered structure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oughened glass film under the screen, which includes AF layer, AG or AR layer, filling or repairing layer, toughened glass layer, screen printing layer, first layer, first base material layer, high elastic rubber layer, second base material layer, second layer, profiling film and opening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The method of filling, filling, supplementing and splicing high transparent resin or organic silicon is combined with opening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to achieve relatively flat and integral toughened glass film. At the same time, the filling or patching layer can make the photoresistive, ultrasonic and acoustic patterns pass through and pass through smoothly to achiev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effect,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form to the protective glass of mobile phone cover surface or plane.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rea is circular, elliptical, triangular, square, quadrilateral, polygon, etc. The surface of tempered glass film is composed of single or multi-layer coating structure to achieve anti-fingerprint (AF) and anti-glare (AG) or anti-reflection (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化玻璃膜
,具体为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
技术介绍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玻璃具有相当好的耐磨特性,而且非常坚硬,其维氏硬度达到了622至701,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而钢化玻璃保护膜则是对于手机屏幕较高安全级别的保护,但现有的钢化玻璃膜存在着屏下指纹(光阻型、超声波型及声波型)无法顺利通过、穿透玻璃的弊端,从而限制了钢化玻璃膜的使用范围,为此,我们提出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包括:AF层、AG或AR层、填充胶层或补胶层、钢化玻璃层、丝印层、第一胶层、第一基材层、高弹性胶层、第二基材层、第二胶层、离型膜和指纹辨识区域开孔,所述AF层的底部连接有AG或AR层,,且AG或AR层的底部连接有钢化玻璃层,所述钢化玻璃层内表面的右端开设有指纹辨识区域开孔,且指纹辨识区域开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填充胶层或补胶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底部连接有丝印层,且丝印层的底部通过第一胶层连接有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底部通过高弹性胶层连接有第二基材层,且第二基材层的底部通过第二胶层连接有离型膜。本专利技术还有第二种技术方案就是取消AG和AR层,这样的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就大大节省了成本,结构如图2所示。上述两种方案都在第二胶层都是采用高弹性胶层(使用硅膠、橡膠、硅橡膠、PU膠、壓克力膠、OCA、UV膠、熱溶膠或壓敏熱溶膠,厚度0.001~1mm10g~20000g黏度),也称全胶式钢化玻璃膜,本产品还可以将第二胶层变为普通胶层(使用硅膠、橡膠、硅橡膠、PU膠、壓克力膠、OCA、UV膠、熱溶膠或壓敏熱溶膠,厚度0.001~1mm10g~10000g黏度)也称边胶式钢化玻璃膜。另外本技术方案的丝印层5可以位于第一基材层7下面位置,形成图3结构。优选的,所述AF层采用手涂、喷涂、电镀或真空镀,且AF层为AF防指纹液或AF防指纹锭,其厚度为0.0001~1mm。优选的,所述AG或AR层采用手涂、喷涂、电镀或真空镀,且AG或AR层为AG(抗眩光)有机硅或树脂或AR(抗反射)有机硅或树脂,AG或AR层厚度为0.0001~1mm。此AG或者AR层也是可以取消此层。优选的,所述填充胶层或补胶层为高透明树脂(热固型、硫化型、AB剂混合型、UV型)。优选的,所述钢化玻璃层为钠钙、中铝或高铝硅玻璃,其厚度为0.001~1mm。优选的,所述丝印层为丝印、移印、转印、印刷、喷涂、UV显影或柯式印刷,其厚度为0.0001~1mm。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和高弹性胶层均为硅胶、橡胶、硅橡胶、PU胶、压克力胶、OCA、UV胶、热溶胶或压敏热溶胶,第一胶层、第二胶层和高弹性胶层的厚度均为0.001~1mm,且第一胶层和高弹性胶层的黏度均为10g~10000g,第二胶层的黏度为0g~1000g。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均为透明、光学级、抗蓝光PET、Pi、PU、TPU、PE、PC、PMMA或PP薄膜,且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的厚度均为0.001~1mm。优选的,所述离型膜为氟素离型膜、非硅离型膜或硅离型膜,其厚度为0.001~1mm。优选的,所述指纹辨识区域开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四边形、多边形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钢化玻璃层内表面的右端开设有指纹辨识区域开孔,并在指纹辨识区域开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填充胶层或补胶层,利用高透明树脂或有机硅灌入、填充、补充、拼接的方式与指纹辨识区域开孔结合,达到相对平整一体的钢化玻璃膜,同时利用填充胶层或补胶层可使光阻型、超声波型及声波型顺利通过、穿过以达到指纹辨识效果,同时符合手机盖板曲面或平面之保护玻璃,指纹辨识区域开孔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其利用单层或多层涂层结构组合成钢化玻璃膜表面,以达到防指纹(AF)及防眩光(AG)或防反射(AR)。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取消AG层和AR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丝印层位于第一基材层下面示意图。图中:1AF层、2AG或AR层、3填充胶层或补胶层、4钢化玻璃层、5丝印层、6第一胶层、7第一基材层、8高弹性胶层、9第二基材层、10第二胶层、11离型膜、12指纹辨识区域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AF层1、AG或AR层2、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钢化玻璃层4、丝印层5、第一胶层6、第一基材层7、高弹性胶层8、第二基材层9、第二胶层10、离型膜11和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包括AF层1、AG或AR层2、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钢化玻璃层4、丝印层5、第一胶层6、第一基材层7、高弹性胶层8、第二基材层9、第二胶层10、离型膜11和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AF层1采用手涂,且AF层1为AF防指纹液,其厚度为0.0001~1mm,AF层1的底部连接有AG或AR层2,AG或AR层2可以取消,形成全胶式或边胶式钢化膜另一种结构,AG或AR层2采用手涂,且AG或AR层2为AG(抗眩光)有机硅,AG或AR层2厚度为0.0001~1mm,且AG或AR层2的底部连接有钢化玻璃层4,钢化玻璃层4为钠钙玻璃,其厚度为0.001~1mm,钢化玻璃层4内表面的右端开设有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的形状为圆形,且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的内表面设置有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利用高透明树脂或有机硅灌入、填充、补充、拼接的方式与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结合,达到相对平整一体的钢化玻璃膜,同时利用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可使光阻型、超声波型及声波型顺利通过、穿过以达到指纹辨识效果,同时符合手机盖板曲面或平面之保护玻璃,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其利用单层或多层涂层结构组合成钢化玻璃膜表面,以达到防指纹(AF)及防眩光(AG)或防反射(AR),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为热固型高透明树脂,钢化玻璃层4的底部连接有丝印层5,丝印层5还可以至于第一基材7下,丝印层5为丝印,其厚度为0.0001~1mm,且丝印层5的底部通过第一胶层6连接有第一基材层7,第一基材层7的底部通过高弹性胶层8连接有第二基材层9,第一基材层7和第二基材层9均为透明薄膜,且第一基材层7和第二基材层9的厚度均为0.001~1mm,且第二基材层9的底部通过第二胶层10连接有离型膜11,第一胶层6、第二胶层10和高弹性胶层8均为硅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包括AF层(1)、AG或AR层(2)、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钢化玻璃层(4)、丝印层(5)、第一胶层(6)、第一基材层(7)、高弹性胶层(8)、第二基材层(9)、第二胶层(10)、离型膜(11)和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AF层(1)的底部连接有AG或AR层(2),且AG或AR层(2)的底部连接有钢化玻璃层(4),所述钢化玻璃层(4)内表面的右端开设有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且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的内表面设置有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所述钢化玻璃层(4)的底部连接有丝印层(5),且丝印层(5)的底部通过第一胶层(6)连接有第一基材层(7),所述第一基材层(7)的底部通过高弹性胶层(8)连接有第二基材层(9),且第二基材层(9)的底部通过第二胶层(10)连接有离型膜(11)。

【技术特征摘要】
1.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包括AF层(1)、AG或AR层(2)、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钢化玻璃层(4)、丝印层(5)、第一胶层(6)、第一基材层(7)、高弹性胶层(8)、第二基材层(9)、第二胶层(10)、离型膜(11)和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AF层(1)的底部连接有AG或AR层(2),且AG或AR层(2)的底部连接有钢化玻璃层(4),所述钢化玻璃层(4)内表面的右端开设有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且指纹辨识区域开孔(12)的内表面设置有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所述钢化玻璃层(4)的底部连接有丝印层(5),且丝印层(5)的底部通过第一胶层(6)连接有第一基材层(7),所述第一基材层(7)的底部通过高弹性胶层(8)连接有第二基材层(9),且第二基材层(9)的底部通过第二胶层(10)连接有离型膜(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F层(1)采用手涂、喷涂、电镀或真空镀,且AF层(1)为AF防指纹液或AF防指纹锭,其厚度为0.0001~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G或AR层(2)采用手涂、喷涂、电镀或真空镀,且AG或AR层(2)为AG(抗眩光)有机硅或树脂或AR(抗反射)有机硅或树脂,AG或AR层(2)厚度为0.0001~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辨识钢化玻璃膜分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胶层或补胶层(3)为高透明树脂(热固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信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