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08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应用在铣削刀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刀柄和刀身,刀身远离刀柄的一端延伸有刀头,刀身上设有两条沿刀身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刀刃,两条刀刃关于刀身轴线中心对称分布,两条刀刃的一端在刀头上相交并形成弧形刃,两个刀刃之间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刀刃长度为刀身直径的1.1倍,其优点是:通过两条中心对称分布的刀刃,提高了球头铣刀在铣削时运动的平稳性。

A Ball End Milling Tool for High Hardness Di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ll-end milling cutter suitable for high hardness dies,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milling cutters.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the cutter handle and the cutter body extend with the cutter head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cutter handle, the cutt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spirally wound blade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utter body, two cutter blades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bout the axis of the cutter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two cutter blades intersects on the cutter head. The arc edge is formed. There is a spiral chip removal groove between the two edges. The length of the edge is 1.1 times of the diameter of the tool body. The advantages of the arc edge are that the motion stability of the ball-end milling cutter is improved through two centrally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ed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
本技术涉及铣削刀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
技术介绍
铣刀形状有很多种,普通铣床和数控铣床加工槽与直线轮廓、铣膛加工中心上加工型腔、型芯、曲面外形、轮廓用。球头铣刀适于铣削模具钢、铸铁、碳素钢、合金钢、工具钢、一般铁材。公告号为CN2019132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刃球头钨钢立铣刀,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的一端形成切削头,所述切削头上只设有一条切削刃。但是单刃刀由于其不对称结构在刀具直径大于10mm以上时,会产生明显的运动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其优点是:通过两条中心对称分布的刀刃,提高了球头铣刀在铣削时运动的平稳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包括刀柄和刀身,所述刀身远离刀柄的一端延伸有刀头,所述刀身上设有两条沿刀身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刀刃,两条所述刀刃关于刀身,两个刀刃之间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所述刀刃长度为刀身直径的1.1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条刀刃中心对称分布,使得球头铣刀在铣削工作时只是刀具的中心点受力,且相较于单刃球头铣刀,双刃球头铣刀的两条刀刃轮流铣削工件,单个刀刃受到冲击力不会传递给整体,不易产生颤刀,从而提高了球头铣刀在铣削时运动的平稳性;同时刀刃长度为刀身直径的1.1倍,减小了球头铣刀在转动时刀摆的幅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刃的前角为+4°至+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为正前角利于提高球头铣刀的切削力,适用于加工强度大、硬度高的金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刃的螺旋槽升角为17°-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7°-23°的螺旋槽升角使得切屑可快速的将铁屑抛离切削区,减小了切屑将排屑槽堵塞,导致工件已加工面被切屑刮伤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刃的第一后角为10°-14°,所述刀刃的第二后角为19°-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的角度较大,减小了球头铣刀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既降低了切削热,又提高了铣削的平稳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刃的半径公差为-0.0025mm至+0.002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精度的弧形刃提高了工件曲面加工、圆角过渡的精度和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刃的刃口表面为钝化处理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刀刃的刃口采用细砂研磨,在刃口表面形成钝化处理层,减小刀刃刃口的微观缺口,防止造成铣刀的磨损,有助于提高铣刀的强度,同时也延长了铣刀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身和刀刃上均设有HSN2Blue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HSN2Blue涂层提高了刀身和刀刃的硬度以及高温下的耐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柄、刀身、刀头和刀刃均由钨钴硬质合金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钨钴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耐热、耐磨等优良特性,方便了球头铣刀进行高速铣削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身的芯部直径d1占所述刀刃的直径d2的比例为8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刀身的芯部直径d1占刀刃的直径d2的比例为80%时,在更好的保证刀身芯部结构强度的同时,还更好的保证了刀刃的切削深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切削效率,与切削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两条中心对称分布的刀刃,使得球头铣刀在铣削工作时只是刀具的中心点受力,两条刀刃将铣削时的冲击力分散,并在高速下达到动态平衡,提高了球头铣刀在铣削时运动的平稳性;2.较小的斜槽角使得切屑可快速排出,减小了切屑将排屑槽堵塞,导致工件已加工面被切屑刮伤的情况发生;钝化处理的刀刃提高了工件加工后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刀刃前角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刀刃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的示意图。图中,1、刀柄;11、刀身;12、刀头;13、刀刃;131、弧形刃;14、排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如图1所示,包括刀柄1、刀身11和刀头12,三者一体成型,刀头12呈半球状且其位于刀身11远离刀柄1的一端,刀身11上设有两条沿刀身11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刀刃13,两条刀刃13关于刀身11轴线中心对称分布,两条刀刃13的一端在刀头12上相交并形成弧形刃131,该弧形刃131即为球头铣刀的R角,弧形刃131的半径公差设为-0.0025mm至+0.0025mm,通过小公差范围提高工件曲面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同时两个刀刃13之间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14,刀刃13长度为刀身11直径的1.1倍。如图1所示,单刃铣刀的刀刃13在铣削工件时受到的冲击力会传递给整个刀刃13,而中心对称分布的刀刃13则将受到的冲击力分散,并在高速下达到动态平衡,使得两条刀刃13不相互干扰,不易产生颤刀,且两条刀刃13的球头铣刀在保证排屑量的同时钢性大于单刃的球头铣刀,挠曲小,再加上刀刃13长度为刀身11直径的1.1倍,当该球头铣刀装夹后,弧形刃131的圆心距离夹具中心的间距较小,减小了球头铣刀旋转时刀摆的幅度,从而提高了球头铣刀运动时的平稳性。如图1和图2所示,刀刃13前刀面与刀尖和刀具中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前角,刀刃13的前角设为+4°至+8°,优选为+4°,由于前角的角度为正角度,使得前刀面一次性铣削量减小,从而降低了球头铣刀受到的冲击力,保证了球头铣刀运动的平稳性。如图1和图3所示,刀刃13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后角,刀刃13的第一后角为10°-14°,优选为10°,刀刃13的第二后角为19°-25°,优选为19°,使得后刀面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球头铣刀在高速转动时产生的切削热,利于进行精加工。如图1所示,刀刃13的螺旋槽升角为17°-23°,在铣削工作时,切屑进入排屑槽14,由于斜槽角的角度较小,使得切屑在离心力作用下快速排出排屑槽14,并抛至较远方向,减小了切屑堵塞在排屑槽14内,使得刀具与工件的摩擦力加大,切削热上升、粘刀,切屑将已加工面刮伤的情况发生。刀柄1、刀身11、刀头12和刀刃13均由钨钴硬质合金制成,钨钴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既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又适合模具高速铣削加工。如图1所示,刀身11和刀刃13上均设有HSN2Blue涂层(图中未示出),利于提高刀身11和刀刃13的表面硬度以及其在高温下的耐磨性,从而使刀具球面可以在长时间切削中保持理想球面,提高工件加工轮廓的精度。如图1所示,刀刃13的刃口表面为钝化处理层(图中未示出),球头铣刀的刀刃13磨好后,操作者将其置于细砂中旋转,刀刃13的刃口经细砂的打磨后,由原先的锯齿状磨成直线刃口,提高了刀具球面的轮廓精度,以及涂层后形成理想的锋利刃口。如图1所示,此外,刀身11的芯部直径d1占所述刀刃13的直径d2的比例为80%,利于提高刀身11的钢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和刀身(11),所述刀身(11)远离刀柄(1)的一端延伸有刀头(12),所述刀身(11)上设有两条沿刀身(11)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刀刃(13),两条所述刀刃(13)关于刀身(11)轴线中心对称分布,两条所述刀刃(13)的一端在刀头(12)上相交并形成弧形刃(131),两个刀刃(13)之间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14),所述刀刃(13)长度为刀身(11)直径的1.1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和刀身(11),所述刀身(11)远离刀柄(1)的一端延伸有刀头(12),所述刀身(11)上设有两条沿刀身(11)长度方向螺旋缠绕的刀刃(13),两条所述刀刃(13)关于刀身(11)轴线中心对称分布,两条所述刀刃(13)的一端在刀头(12)上相交并形成弧形刃(131),两个刀刃(13)之间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14),所述刀刃(13)长度为刀身(11)直径的1.1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13)的前角为+4°至+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13)的螺旋槽升角为17°-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多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