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小峰专利>正文

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引导轮技术

技术编号:2104703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引导轮,涉及大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损后的引导轮需要更换,但更换引导轮投资较大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对引导轮的待修复区域进行打磨,在打磨完后的所述待修复区域上增设耐磨材料,所述耐磨材料为耐磨焊材或者耐磨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修复引导轮的磨损区域,使磨损后的引导轮能够正常使用。

Repair method and guide wheel for guide whe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pair method and a guide wheel for a guide whee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rge-scale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worn guide wheel needs to be replaced in the prior art, but the investment of the replacement guide wheel is larger.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grinding the repaired area of the guide wheel, adding a wear-resistant material on the repaired area after grinding, and the wear-resistant material is a wear-resistant welding material or a wear-resistant plate.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repair the wear area of the guide wheel so that the worn guide wheel can be used norm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引导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机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引导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引导轮一般用于挖掘机或推土机中,用于对链条的行走起导向作用,引导轮上的凸台能延伸进链条(如卡特链条)的两个链节之间的间隙中,引导轮的两个轮肩会与卡特链条的链节长期接触摩擦,所以引导轮使用过程中沿引导轮的周向方向,两个轮肩的周向侧面磨损严重。轮肩周向侧面磨损最直观的结果就是轮肩的直径相对于标准轮肩直径(未磨损状态下的轮肩直径)明显减小。现有技术中,磨损后的引导轮一般会丢弃,然后购置新的引导轮更换在机器上使用。但是,部分种类的引导轮价格昂贵(≥10000元/个),更换新的引导轮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引导轮磨损后直接丢弃,更换新件,当引导轮的价格较高时,使用者更换引导轮时投资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引导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磨损后的引导轮需要更换,但更换引导轮投资较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操作简便、可靠性高)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对引导轮的待修复区域进行打磨,在打磨完后的所述待修复区域上增设耐磨材料,所述耐磨材料为耐磨焊材或者耐磨板材。优选的,所述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S1:沿所述引导轮的周向方向上对所述引导轮待修复的轮肩进行打磨;S2:将环形耐磨圈套设在被打磨的所述轮肩上,连接所述环形耐磨圈和所述引导轮。优选的,所述环形耐磨圈和所述引导轮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环形耐磨圈与被打磨的所述轮肩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环形耐磨圈的一端加工第一焊接坡口,所述环形耐磨圈的另一端加工第二焊接坡口。优选的,所述环形耐磨圈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标准轮肩直径选择对应厚度的耐磨板,将所述耐磨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加工成相互平行的两个斜面;A2:沿所述耐磨板的长度方向卷绕所述耐磨板使其形成圆环状,将两个所述斜面焊接在一起;A3:在所述环形耐磨圈的一端加工第一焊接坡口,在所述环形耐磨圈的另一端加工第二焊接坡口。优选的,所述第一焊接坡口呈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焊接坡口从所述环形耐磨圈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环形耐磨圈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二焊接坡口呈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二焊接坡口从所述环形耐磨圈的周向侧面延伸至所述环形耐磨圈另一端的内壁上。优选的,对所述引导轮待修复的轮肩进行堆焊处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引导轮,所述引导轮由所述引导轮用修复方法修复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引导轮的修复方法能对引导轮磨损区域进行修复,使得修复完成的引导轮能够正常使用,减少了使用者更换新引导轮的频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是现有技术中未磨损的引导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b是现有技术中未磨损的引导轮的剖视图;图2是引导轮的轮肩磨损后的剖视图;图3是耐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耐磨圈的第一视角图,图4b是耐磨圈的第二视角图,图4c是耐磨圈的剖视图;图5是耐磨圈焊接在打磨后的轮肩上的剖视图。图中1、引导轮;11、轮肩;12、凸台;2、耐磨板;21、斜面;3、环形耐磨圈;31、第一焊接坡口;32、第二焊接坡口;33、内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2~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对引导轮1的待修复区域进行打磨,在打磨完后的待修复区域上增设耐磨材料,其中,耐磨材料为耐磨焊材或者耐磨板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引导轮1的修复方法能对引导轮1磨损区域进行修复,使得修复完成的引导轮1能够正常使用,减少了使用者更换新引导轮的频率,降低成本。其中,耐磨材料为耐磨焊材,也就是说将引导轮1的磨损区域打磨以后,可利用耐磨焊条或耐磨焊丝对打磨区域进行堆焊处理,使引导轮1对应区域的厚度增加,使其能正常使用。耐磨材料为耐磨板材,指的是将引导轮1的磨损区域打磨以后,可将板材,如耐磨板2焊接在打磨区域上,使引导轮1对应区域的厚度增加,使其能正常使用。以下对修复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轮肩11处于磨损状态的引导轮1(图1a和图1b是轮肩11未磨损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S1:沿引导轮1的周向方向上对引导轮1待修复的轮肩11进行打磨;S2:将环形耐磨圈3套设在被打磨的轮肩11上,连接环形耐磨圈3和引导轮1。上述步骤S1中,为了方便操作起见,如图2所示,可使用车床沿引导轮1的周向方向将待修复的轮肩11上处于磨损状态的周向侧面加工成圆柱面;上述步骤S2中,环形耐磨圈3和引导轮1优选焊接连接。显而易见的,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环形耐磨圈3与轮肩11之间产生明显的相对移动或者为了增加环形耐磨圈3与轮肩11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环形耐磨圈3与被打磨的轮肩11之间过盈配合。需要注意的是,环形耐磨圈3制作过程中,当环形耐磨圈3与打磨后的轮肩11过盈配合的公差过大(也就是环形耐磨圈3的内壁33的直径过小)时,可以利用车床加工环形耐磨圈3的内壁33,使环形耐磨圈3的内壁33的直径增加,进而使得环形耐磨圈3与打磨后的轮肩11过盈配合的公差减小,环形耐磨圈3能套设在打磨后的轮肩11上。其中,可以利用压力机挤压环形耐磨圈3和引导轮1,从而使环形耐磨圈3套设在引导轮1打磨后的轮肩11上。当没有压力机时,可以先将环形耐磨圈3加热,使环形耐磨圈3受热直径增大,然后将环形耐磨圈3套设在引导轮1的轮肩11上即可。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将环形耐磨圈3焊接在引导轮1上,优选的,环形耐磨圈3的一端加工第一焊接坡口31,环形耐磨圈3的另一端加工第二焊接坡口32。如图2~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优选的环形耐磨圈3加工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1:根据标准轮肩直径选择对应厚度的耐磨板2,将耐磨板2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加工成相互平行的两个斜面21;A2:沿耐磨板2的长度方向卷绕耐磨板2使其形成圆环状,将两个斜面21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环形耐磨圈3;A3:在环形耐磨圈3的一端加工第一焊接坡口31,在环形耐磨圈3的另一端加工第二焊接坡口32。上述步骤A1中,标准轮肩直径是指:该引导轮1的轮肩11未磨损时的轮肩11直径,如图1所示。环形耐磨圈3的制作过程举例来讲:假设标准轮肩直径为400mm,耐磨板2的厚度包括10mm,11mm,12mm等多种厚度规格。引导轮1使用过程中,轮肩11磨损致使轮肩11直径减小。此时,利用车床将轮肩11的磨损面(轮肩11的周向侧面)加工成圆柱面,假设加工后的轮肩11直径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对引导轮(1)的待修复区域进行打磨,在打磨完后的所述待修复区域上增设耐磨材料,所述耐磨材料为耐磨焊材或者耐磨板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对引导轮(1)的待修复区域进行打磨,在打磨完后的所述待修复区域上增设耐磨材料,所述耐磨材料为耐磨焊材或者耐磨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S1:沿所述引导轮的周向方向上对所述引导轮(1)待修复的轮肩(11)进行打磨;S2:将环形耐磨圈(3)套设在被打磨的所述轮肩(11)上,连接所述环形耐磨圈(3)和所述引导轮(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耐磨圈(3)和所述引导轮(1)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耐磨圈(3)与被打磨的所述轮肩(11)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耐磨圈(3)的一端加工第一焊接坡口(31),所述环形耐磨圈(3)的另一端加工第二焊接坡口(3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轮用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耐磨圈(3)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丁小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