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专用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65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科专用引流器,包括放置盒、报警器、接线端子、导向槽、第一弹簧、导电板、绝缘托板、螺杆、放置槽、引流瓶、负压袋、第二弹簧,该内科专用引流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引流报警设计,可以在引流积液收集满后通过声音报警方式,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引流瓶,确保了患者的持续引流效果,其次通过内置二次负压引流机构的配合效果,能够便于患者在医院内进行短时间的携带引流,最终极大的提高了引流效果,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Special Drainage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ecial drainage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including a placement box, an alarm, a wiring terminal, a guide groove, a first spring, a conductive plate, an insulating bracket, a screw, a placement groove, a drainage bottle, a negative pressure bag and a second spring. The special drainage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has ingenious structure and powerful functions. First, through the design of drainage alarm, it can alarm through sound after the drainage effusion is collected full. In order to remind medical staff to change the drainage bottle in time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drainage effect of patients. Secondl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effect of the built-in secondary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mechanism, it can facilitate patients to carry the drainage in the hospital for a short time, and ultimately greatly improve the drainage effect, which is conducive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科专用引流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内科专用引流器。
技术介绍
在内科治疗中,经常需要采用腹腔引流。目前常用的负压引流方法是将一个负压管和一个引流管接入一个密闭的瓶内,引流管的另一端置入患者体内,通过负压的作用,将患者体内的液体引出。当引流瓶内的液体快满的时候,必须及时清除,否则,将会影响引流的正常进行,甚至会使引流中断。目前,基本是依靠医护或陪护人员的肉眼观察,来确定何时进行倾倒瓶体内的残夜,耗费大量的精力,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容易产生差错。尤其是在夜间,由于陪护人员的精力较差,更容易发生错漏,影响治疗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内科专用引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内科专用引流器,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内科专用引流器,包括放置盒、报警器、接线端子、导向槽、第一弹簧、导电板、绝缘托板、螺杆、放置槽、引流瓶、负压袋、第二弹簧,所述的报警器位于放置盒前端下侧,所述的报警器与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接线端子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接线端子与放置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接线端子与报警器导线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所述的导向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一弹簧与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导电板位于第一弹簧顶部,所述的导电板与第一弹簧螺纹相连,所述的绝缘托板位于导电板顶部,所述的绝缘托板与导电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绝缘托板与放置盒滑动相连,所述的螺杆位于绝缘托板顶部中端,所述的螺杆与绝缘托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上端,所述的放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引流瓶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的引流瓶与放置盒活动相连,所述的负压袋位于引流瓶内部下端,所述的负压袋底部与引流瓶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负压袋内部,所述的第二弹簧上下两端与负压袋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盒内部下端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放置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与报警器导线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盒前端下侧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放置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分别与报警器和蓄电池导线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盒内部前端还设有观察板,所述的观察板与放置盒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引流瓶内部顶端左侧还贯穿有第一接头,所述的第一接头与引流瓶一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引流瓶内部顶端中测还贯穿有第二接头,所述的第二接头与引流瓶一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引流瓶内部右侧还贯穿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与引流瓶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排气管与负压袋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排气管顶部还设有调节阀,所述的调节阀与排气管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引流瓶内部底端中测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为螺纹凹槽。进一步,所述的放置盒后端上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放置盒一体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内科专用引流器,安装时,医护人员首先将引流瓶插入到放置槽内部,并下压引流瓶,使引流瓶推动绝缘托板向下滑动,当绝缘托板向下滑动接触到接线端子后停止向下移动,接着医护人员可旋转引流瓶,因放置槽为圆形凹槽,导向槽为矩形凹槽,从而能够实现引流瓶的旋转,即引流瓶向下旋转,实现螺杆与安装孔的螺纹相连,此时通过上述操作,即确保了引流瓶与放置盒的相连固定,当患者需要引流时,医护人员首先将第一接头与患者佩戴的引流管相连,接着将第二接头与医院内部负压装置相连,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方便患者体内的积液流入到引流瓶内部,同时,医护人员可预先打开开关,实现报警器与蓄电池的导线相通,接着当引流瓶持续收集患者体内的积液后,因积液的增多,从而实现引流瓶的重量增加,即引流瓶向下推动绝缘托板克服第一弹簧的回弹力向下运动,当导电板向下接触到接线端子之间区域,即实现接线端子相互通电时,从而实现报警器触发,即报警器持续发出报警声,此时通过报警器的提醒作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及时来到患者身边,对引流瓶进行更换处理,即确保了患者的引流效果,同时,当患者需要在医院内行走移动时,医护人员可将第二接头上的负压装置管道拆卸,接着打开调节阀,实现排气管的畅通,即通过排气管的畅通作用,使负压袋内部的空气由排气管向外界流出,即负压袋持续压缩,此时通过负压袋的持续压缩作用,从而能够实现引流瓶内部的负压,即达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引流目的,同步,患者只需握住把手,即可方便进行短时间的行走移动,该内科专用引流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引流报警设计,可以在引流积液收集满后通过声音报警方式,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引流瓶,确保了患者的持续引流效果,其次通过内置二次负压引流机构的配合效果,能够便于患者在医院内进行短时间的携带引流,最终极大的提高了引流效果,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报警器提供能量供应,观察板与引流瓶都为透明材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第二弹簧是为了提高负压袋内部空气的排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放置盒部位立体图;图2是内科专用引流器的主视图;图3是内科专用引流器的剖视图;图4是引流瓶部位剖视图。放置盒1、报警器2、接线端子3、导向槽4、第一弹簧5、导电板6、绝缘托板7、螺杆8、放置槽9、引流瓶10、负压袋11、第二弹簧12、蓄电池101、开关102、观察板103、把手104、第一接头1001、第二接头1002、排气管1003、调节阀1004、安装孔100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内科专用引流器,包括放置盒1、报警器2、接线端子3、导向槽4、第一弹簧5、导电板6、绝缘托板7、螺杆8、放置槽9、引流瓶10、负压袋11、第二弹簧12,所述的报警器2位于放置盒1前端下侧,所述的报警器2与放置盒1螺纹相连,所述的接线端子3位于放置盒1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接线端子3与放置盒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接线端子3与报警器2导线相连,所述的导向槽4位于放置盒1内部下端,所述的导向槽4为矩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弹簧5位于放置盒1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一弹簧5与放置盒1螺纹相连,所述的导电板6位于第一弹簧5顶部,所述的导电板6与第一弹簧5螺纹相连,所述的绝缘托板7位于导电板6顶部,所述的绝缘托板7与导电板6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绝缘托板7与放置盒1滑动相连,所述的螺杆8位于绝缘托板7顶部中端,所述的螺杆8与绝缘托板7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槽9位于放置盒1内部上端,所述的放置槽9为圆形凹槽,所述的引流瓶10位于放置槽9内部,所述的引流瓶10与放置盒1活动相连,所述的负压袋11位于引流瓶10内部下端,所述的负压袋11底部与引流瓶10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12位于负压袋11内部,所述的第二弹簧12上下两端与负压袋11胶水相连,所述的放置盒1内部下端右侧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与放置盒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101与报警器2导线相连,所述的放置盒1前端下侧还设有开关102,所述的开关102与放置盒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102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科专用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盒、报警器、接线端子、导向槽、第一弹簧、导电板、绝缘托板、螺杆、放置槽、引流瓶、负压袋、第二弹簧,所述的报警器位于放置盒前端下侧,所述的报警器与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接线端子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接线端子与放置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接线端子与报警器导线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所述的导向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一弹簧与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导电板位于第一弹簧顶部,所述的导电板与第一弹簧螺纹相连,所述的绝缘托板位于导电板顶部,所述的绝缘托板与导电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绝缘托板与放置盒滑动相连,所述的螺杆位于绝缘托板顶部中端,所述的螺杆与绝缘托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上端,所述的放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引流瓶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的引流瓶与放置盒活动相连,所述的负压袋位于引流瓶内部下端,所述的负压袋底部与引流瓶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负压袋内部,所述的第二弹簧上下两端与负压袋胶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科专用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盒、报警器、接线端子、导向槽、第一弹簧、导电板、绝缘托板、螺杆、放置槽、引流瓶、负压袋、第二弹簧,所述的报警器位于放置盒前端下侧,所述的报警器与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接线端子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接线端子与放置盒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接线端子与报警器导线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所述的导向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放置盒内部下端,所述的第一弹簧与放置盒螺纹相连,所述的导电板位于第一弹簧顶部,所述的导电板与第一弹簧螺纹相连,所述的绝缘托板位于导电板顶部,所述的绝缘托板与导电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绝缘托板与放置盒滑动相连,所述的螺杆位于绝缘托板顶部中端,所述的螺杆与绝缘托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放置盒内部上端,所述的放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引流瓶位于放置槽内部,所述的引流瓶与放置盒活动相连,所述的负压袋位于引流瓶内部下端,所述的负压袋底部与引流瓶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负压袋内部,所述的第二弹簧上下两端与负压袋胶水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专用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盒内部下端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放置盒螺纹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国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