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58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包括弯曲部和位于弯曲部两端的固定部,所述弯曲部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一伸缩管,第一伸缩管的顶部横截面为弧型结构,其上固定有上枕头本体,底板和上枕头本体之间滑动连接有垫板,上枕头本体的内部设有置物腔,置物腔内固定有气囊,气囊的底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伸缩管,第二伸缩管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管的底部固定于底板上,气囊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患者的颈部起到良好的保护和固定作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Composite neck pillow for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neck pillow, which comprises a bending part and a fixing part at both ends of the bending part. The bending part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the top edg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telescopic tube, the top cross section of the first telescopic tube is an arc structure, on which the upper pillow body is fixed, and a cushion plate is sliding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upper pillow body, and the upper pillow base plate is fixed.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on cavity, which is fixed with an air bag. The bottom of the air bag is fixed with a second expansion tube connected with i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expansion tube is fix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tube, the bottom opening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tube is fixed with internal threads,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tub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top of the air bag is fix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tub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tube is fixed with external threads. \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protection and fixation for the neck of patient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wide application scope, and meets the needs of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
本技术涉及护颈枕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
技术介绍
颈,是人体的重要部位。颈部的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支后缘、乳突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即胸骨上缘、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间的连线。该局部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前方的固有颈部和后方的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区分为颈前区,颈外侧区及胸锁乳突肌区。颈前区亦称颈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颈外侧区亦称颈后三角,该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当人们颈部骨折时,需要使用颈部固定器对人的颈部进行固定。然而,当人们颈部骨折戴上颈部固定器后,由于固定器的限制,枕头高度及长度调节的不便,人们睡觉十分不方便,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包括弯曲部和位于弯曲部两端的固定部,所述弯曲部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一伸缩管,第一伸缩管的顶部横截面为弧型结构,其上固定有上枕头本体,底板和上枕头本体之间滑动连接有垫板,上枕头本体的内部设有置物腔,置物腔内固定有气囊,气囊的底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伸缩管,第二伸缩管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底部固定于底板上,第一连接管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气囊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气囊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远离气囊的一端穿过上枕头本体并延伸至上枕头本体外部,第三连接管远离气囊的一端密闭连接有充气球。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外壁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纽扣,底板和上枕头本体的外壁上均设有置物通道,垫板通过两个纽扣分别与底板和上枕头本体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靠近充气球的一侧外壁上依次设有止回阀和放气阀。优选的,所述上枕头本体的外壁上由上之下依次设有固定环和固定绳,相邻的弯曲部之间通过固定环和固定绳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部靠近弯曲部一端底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卡扣锁,固定部和弯曲部之间通过卡扣锁可拆卸式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底部的内螺纹和第二连接管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壁中部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于第二伸缩管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当装置单独使用时,通过垫板、纽扣、放气阀、第一伸缩管、上枕头本体、气囊、和底板的设计能够调节底板和上枕头本体之间的高度,适用于普通人使用;2、当多个装置组合使用时,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护颈器,便于人们休息,利于患者颈部的后期恢复,对患者的颈部起到良好的保护和固定作用;3、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中底板和上枕头本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弯曲部、2固定部、3底板、4第一伸缩管、5上枕头本体、6气囊、7第二伸缩、8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1充气球、12垫板、13纽扣、14放气阀、15固定绳、16卡扣锁、17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包括弯曲部1和位于弯曲部1两端的固定部2,弯曲部1包括底板3,底板3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一伸缩管4,第一伸缩管4的顶部横截面为弧型结构,其上固定有上枕头本体5,底板3和上枕头本体5之间滑动连接有垫板12,上枕头本体5的内部设有置物腔,置物腔内固定有气囊6,气囊6的底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伸缩管7,第二伸缩管7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的底部固定于底板3上,第一连接管8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气囊6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气囊6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0远离气囊6的一端穿过上枕头本体5并延伸至上枕头本体5外部,第三连接管10远离气囊6的一端密闭连接有充气球11,垫板12的外壁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纽扣13,底板3和上枕头本体5的外壁上均设有置物通道,垫板12通过两个纽扣13分别与底板3和上枕头本体5连接,第三连接管10靠近充气球11的一侧外壁上依次设有止回阀和放气阀14,上枕头本体5的外壁上由上之下依次设有固定环和固定绳15,相邻的弯曲部1之间通过固定环和固定绳15连接,固定部2靠近弯曲部1一端底部和底部均连接有卡扣锁16,固定部2和弯曲部1之间通过卡扣锁16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连接管8底部的内螺纹和第二连接管9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第二连接管9的内壁中部固定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固定于第二伸缩管7的底部,第一连接管8和第二连接管9远离气囊6的一端均设有堵帽。具体实施例一:当护颈枕用于垫在护颈器的下方时,需要将多个护颈枕组合使用,将一个上枕头本体5上的第二连接管9和其上方另一个底板3上的第一连接管8连接,再通过固定环和固定绳15使相邻的护颈枕连接,通过垫板12和气囊6调节多个护颈枕之间的距离,用于适用不同长度的护颈器。具体实施例二:当护颈枕独立使用时,通过充气球11和第三连接管10对气囊6进行充气,可调节上枕头本体5的高度,先将垫板12置于底板3和上枕头本体5之间,调节底板3和上枕头本体5之间的距离,使能够适用于普通人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包括弯曲部(1)和位于弯曲部(1)两端的固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1)包括底板(3),底板(3)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一伸缩管(4),第一伸缩管(4)的顶部横截面为弧型结构,其上固定有上枕头本体(5),底板(3)和上枕头本体(5)之间滑动连接有垫板(12),上枕头本体(5)的内部设有置物腔,置物腔内固定有气囊(6),气囊(6)的底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伸缩管(7),第二伸缩管(7)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的底部固定于底板(3)上,第一连接管(8)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气囊(6)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气囊(6)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0)远离气囊(6)的一端穿过上枕头本体(5)并延伸至上枕头本体(5)外部,第三连接管(10)远离气囊(6)的一端密闭连接有充气球(11)。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包括弯曲部(1)和位于弯曲部(1)两端的固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1)包括底板(3),底板(3)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第一伸缩管(4),第一伸缩管(4)的顶部横截面为弧型结构,其上固定有上枕头本体(5),底板(3)和上枕头本体(5)之间滑动连接有垫板(12),上枕头本体(5)的内部设有置物腔,置物腔内固定有气囊(6),气囊(6)的底部固定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伸缩管(7),第二伸缩管(7)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的底部固定于底板(3)上,第一连接管(8)的底部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气囊(6)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9)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气囊(6)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三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10)远离气囊(6)的一端穿过上枕头本体(5)并延伸至上枕头本体(5)外部,第三连接管(10)远离气囊(6)的一端密闭连接有充气球(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颈椎骨折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2)的外壁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纽扣(13),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莉余孟英刘红杨凤杨冰琴蒋红梅左江南胡中华冯雪莉李雯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