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可调型俯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587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眼科可调型俯趴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面部垫和设置在面部垫下方的支撑板;所述面部垫包括首尾相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的额垫、右垫、下巴垫和左垫,所述通孔与人脸相适应,下巴垫、右垫、额垫及左垫分别连接有移动调节机构,且下巴垫和额垫沿前后方向移动,左垫和右垫沿左右方向移动;移动调节机构设于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移动调节机构调节下巴垫、额垫、左垫及右垫平面位置,从而调整与人脸相适应的通孔的大小,使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病人均能舒适的将面部放置在俯趴枕上,提高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增加舒适感,提升视网膜术后治愈效果。

Ophthalmological adjustable prone pillow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ye adjustable prone pillow,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a facial pad and a support plate arranged under the facial pad. The facial pad comprises a forehead pad, a right pad, a chin pad and a left pad formed in the middle after the head and tail are connected. The through hole adapts to the face, and the chin pad, a right pad, a forehead pad and a left pa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mov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the chin. The pad and forehead pad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the left pad and the right pad move in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and the movement adjus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djusting the plane position of Chin pad, forehead pad, left pad and right pad by moving adjusting mechanism, thereby adjusting the size of the through hole adapted to the face, enabling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 and genders to comfortably place the face on the prone pillow, improving the individualized needs of patients, increasing comfort and improving the curative effect after retin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科可调型俯趴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眼科可调型俯趴枕。
技术介绍
在临床进行复杂视网膜疾病手术后,患者需要俯趴使眼内填充物最大限度的挤压视网膜,便于视网膜复位,患者一般使用普通枕头、毛巾、市场上普通U型枕头等,这样由于材质、高度、软硬的不适宜,容易造成患者头晕、头颈痛、胸闷、呼吸不畅、眼睑水肿、流泪、眼痛;睡眠障碍、呼吸困难甚至压疮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对特殊体位的依从性差,影响疾病的康复,所述的依从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目前现有的眼科俯趴枕支撑面部的轮廓大小固定,由于每个人的脸型不一样,且年龄不同的人,脸部大小差距很大,若不能根据脸型的大小调整,仍然会导致俯趴时有不适感而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影响治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自由调整面部垫轮廓大小的眼科可调型俯趴枕。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眼科可调型俯趴枕,包括面部垫和设置在面部垫下方的支撑板;所述面部垫包括首尾相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的下巴垫、右垫、额垫和左垫,所述通孔与人脸相适应,下巴垫、右垫、额垫及左垫分别连接有移动调节机构,且额垫和下巴垫沿前后方向移动,左垫和右垫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移动调节机构设于支撑板上。优选地,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与下巴垫、额垫、左垫及右垫连接的四根螺杆,螺杆的下端穿过支撑板并连接有下螺母,支撑板上端设置有与螺杆连接的上螺母,支撑板上设有与螺杆对应的长条孔,分别与额垫、下巴垫对应的长条孔沿前后方向设置,分别与左垫、右垫对应的长条孔沿左右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额垫连接有罩在额垫上方的防护罩。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分别铰接于额垫的左右两侧。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支撑板下方的底板,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优选地,所述伸缩杆为气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优选地,所述面部垫上设置有硅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移动调节机构调节下巴垫、额垫、左垫及右垫水平面位置,从而调整与人脸相适应的通孔的大小,使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病人均能舒适的将脸部放置在俯趴枕上,提高病人的舒适感,提升术后治愈效果;二、患者使用俯趴枕的时间较长,经常无意识抬头导致依从性差影响术后恢复,严重的会引起病情反复,防护罩可防止病人无意识抬头,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术后恢复效果;三、在支撑板下端通过伸缩杆连接底板,可通过伸缩杆调整面部垫的高度,满足患者坐位、卧位时面向下的需求,避免病人因同一个体位保持时间太长而引起不适。可通过螺杆精确调整面部垫的高度,满足俯趴时微调的需求,避免了患者头颈痛等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底板,2-支撑板,3-下巴垫,4-额垫,5-左垫,6-右垫,7-螺杆,8-防护罩,9-伸缩杆,10-通孔,11-上螺母,12-下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2所示,眼科可调型俯趴枕,包括面部垫和设置在面部垫下方的支撑板2;所述面部垫包括首尾相接后中部形成通孔10的下巴垫3、右垫6、额垫4和左垫5,所述通孔10与人脸相适应,下巴垫3、右垫6、额垫4及左垫5分别连接有移动调节机构,且下巴垫3和额垫4沿前后方向移动,左垫5和右垫6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移动调节机构设于支撑板2上。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与下巴垫3、额垫4、左垫5及右垫6连接的四根螺杆7,螺杆7的下端穿过支撑板2并连接有下螺母12,支撑板2上端设置有与螺杆7连接的上螺母11,支撑板2上设有与螺杆7对应的长条孔,分别与下巴垫3、额垫4对应的长条孔沿前后方向设置,分别与左垫5、右垫6对应的长条孔沿左右方向设置,需要调节时,先拧松下螺母12,在沿长条孔的方向移动螺杆7,带动与螺杆7对应的面部垫各组成移动,从而调节通孔10的大小;可通过螺杆17精确调节面部垫的高度,根据病人的不同喜好,调整面部垫与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避免了患者头颈痛等不适,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舒适感。所述的移动调节机构不限于该螺杆7等结构,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滑块结构,如在支撑板2上设有四个滑槽,其中两个滑槽沿前后方向设置,另两个滑槽沿左右方向设置,滑槽内分别设置有与下巴垫3、额垫4、左垫5及右垫6连接的滑块,通过滑块的移动带动下巴垫3、额垫4、左垫5及右垫6移动来实现对通孔10大小的调节;还可以采用水平伸缩杆结构,在支撑板2侧面设置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分别与下巴垫3、额垫4、左垫5及右垫6连接的水平伸缩杆,通过水平伸缩杆控制下巴垫3、额垫4、左垫5及右垫6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对通孔10大小的调节;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调节结构,即移动调节机构能够移动调节面部垫的各组成(下巴垫3、额垫4、左垫5及右垫6)的位置即可。额垫4连接有罩在额垫4上方的防护罩8,防护罩8呈球壳状,防护罩8的两端分别铰接于额垫4的左右两侧,当病人额部枕在面部垫上后,转动防护罩8,使得防护罩8罩在头部,防止病人无意识抬头而影响术后恢复效果;除此之外,防护罩8与额垫4之间还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如采用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需要使用时,只需将防护罩8装在额垫4上即可。眼科可调型俯趴枕还包括位于支撑板2下方的底板1,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连接有伸缩杆9,伸缩杆9为气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或电动伸缩杆,通过伸缩杆9调节面部垫的高度,更便于患者坐位、俯趴交替,避免病人同一个体位保持太长而引起并发症;面部垫上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与面部垫相适配,便于更换清洗,且硅胶材质可提高病人的舒适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眼科可调型俯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垫和设置在面部垫下方的支撑板;所述面部垫包括首尾相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的额垫、右垫、下巴垫和左垫,所述通孔与人脸相适应,额垫、右垫、下巴垫及左垫分别连接有移动调节机构,且额垫和下巴垫沿前后方向移动,左垫和右垫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移动调节机构设于支撑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眼科可调型俯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垫和设置在面部垫下方的支撑板;所述面部垫包括首尾相接后中部形成通孔的额垫、右垫、下巴垫和左垫,所述通孔与人脸相适应,额垫、右垫、下巴垫及左垫分别连接有移动调节机构,且额垫和下巴垫沿前后方向移动,左垫和右垫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移动调节机构设于支撑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可调型俯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与下巴垫、额垫、左垫及右垫连接的四根螺杆,螺杆的下端穿过支撑板并连接有下螺母,支撑板上端设置有与螺杆连接的上螺母,支撑板上设有与螺杆对应的长条孔,分别与额垫、下巴垫对应的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