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418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林木覆荫;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绿肥;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55‑75cm的栅栏;在茶园中放养家禽;在茶园内每10‑12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20‑30个蛋窝。通过茶园和植物多样性的配置,提高土壤的水肥能力并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Tea Garde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tea garden construction method: selecting shrub woodland, waste land, hilly land and hillside with basic conditions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domestic water and production water to reclaim tea garden; planting trees to cover shade on both sides of tea garden road and around tea garden; planting green manure between tea garden rows and open land; forming a fence with a height of 55 to 75 cm around tea garden; and raising poultry in tea garden. In the tea garden, a shelter is built every 10 12 mu, beside which there are drinking pools, feed tanks, sand and 20 30 egg nests.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f tea garden and plant diversity,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capacity of soil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improved, and a tea garden composite ecosystem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stable function was establi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茶园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茶园通常为单一种茶模式,因生态系统不完善,茶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茶农通常会采用化学药剂控制病虫害获得稳定高产,但大量施用化学药剂会导致农药化肥残留超标,降低茶的品质,茶叶食品安全亦受到危害。在倡导大健康的背景环境下,人们对农药化肥越来越敏感,唯有建设生态茶园才能提高茶叶品质,提升茶园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通过茶园和植物多样性的配置,提高土壤的水肥能力并改善生态环境,调节茶园系统内的动物多样性,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S1: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S2: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林木覆荫;S3: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绿肥;S4: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55-75cm的栅栏;S5:在茶园中放养家禽;S6:在茶园内每10-12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20-30个蛋窝。其中,所述茶园内较高的低凹处建蓄水池供旱季生产及家禽使用。清园工作要把树木、杂草清理干净,大石块理顺,挖除树桩,整平土坎、土坑。所述林木为香樟、梧桐、紫薇、合欢、樱花。所述绿植为菌类、豆类、白萝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家禽为鸡、鸭、鹅。所述鸡为草鸡、乌鸡、绿壳蛋鸡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栅栏为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S1: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S2: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林木覆荫;S3: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绿肥;S4: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55-75cm的栅栏;S5:在茶园中放养家禽;S6:在茶园内每10-12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20-30个蛋窝。其中,所述茶园内较高的低凹处建蓄水池供旱季生产及家禽使用,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扩大蓄水池规模,养鱼和虾。另可养殖适量水草供鸭和鹅食用。清园工作要把树木、杂草清理干净,大石块理顺,挖除树桩,整平土坎、土坑。所述林木为香樟、梧桐、紫薇、合欢、樱花。每亩25-35株,株距为25m左右;种植的遮阴树与相邻茶园的间距保持在1.5-2.5m,遮阴度为22-28%左右。所述绿植为菌类、豆类、白萝卜等,种植密度以不影响茶树生长为宜。种植菌类的菌胞、豆甘、白萝卜等翻挖浅埋于茶园,用于补充土壤水肥。种植绿植可改善纯茶园生态环境易诱发虫害猖獗而带来的弊病,亦可使茶树生长茂盛,产量提高。所述家禽为鸡、鸭、鹅。所述鸡为草鸡、乌鸡、绿壳蛋鸡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栅栏为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围在茶园四周,防止鸡丢失。所述鸡为草鸡、乌鸡、绿壳蛋鸡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品种的鸡肉营养丰富,所产鸡蛋营养价值也较高,市场上比较受欢迎,能够为茶园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生态茶园的经营生长,其复合生态系统将会逐步完善,动物群落也会逐渐转变为茶园昆虫、林业昆虫群落组成的新的群落结构,各种昆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保证茶园基本园相的情况下,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茶园和植物多样性的配置,提高土壤的水肥能力并改善了生态环境,调节茶园系统内的动物多样性,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实施例1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香樟、紫薇等林木覆荫;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菌类植物作为绿肥;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60cm的铁丝栅栏;在茶园中放养家禽;并在茶园内每10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20个蛋窝。实施例2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樱花、紫薇等林木覆荫;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豆类植物作为绿肥;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55cm的铁丝栅栏;在茶园中放养家禽;并在茶园内每12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30个蛋窝。实施例3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香樟、梧桐等林木覆荫;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白萝卜作为绿肥;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75cm的铁丝栅栏;在茶园中放养家禽;并在茶园内每11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25个蛋窝。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S2: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林木覆荫;S3: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绿肥;S4: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55‑75cm的栅栏;S5:在茶园中放养家禽;S6:在茶园内每10‑12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20‑30个蛋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选择具有交通、能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基本条件的灌木林地、荒地、丘陵、山坡开垦茶园;S2:在茶园道路两旁、茶园周边种植林木覆荫;S3:在茶园行间及空地种植绿肥;S4:在茶园四周围成高度55-75cm的栅栏;S5:在茶园中放养家禽;S6:在茶园内每10-12亩建立1个凉棚,每个凉棚旁边设饮水池,饲料槽,沙地和20-30个蛋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茶园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茶园内较高的低凹处建蓄水池供旱季生产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月霞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