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机构、包装体及分配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02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受到来自于外部的冲击,也可以保持内部的气密状态的盖机构、包装体及分配容器。围绕容器开口(26)的环状的支承突起(27)位于盖机构(2)的凹面部(23),分配结构体(50)具有被固定于凹面部(23)的凸缘(51)、以及在凸缘(51)的内方向上方突出的中空的周壁(52)。在将分配结构体(50)配置于凹面部(23)的状态下,支承突起(27)位于周壁(52)内。

Cover mechanism, packing body and distribution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盖机构、包装体及分配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盖机构、包装体及分配容器(收容容器)。
技术介绍
过去,湿纸巾等片材的分配容器是已知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片材的分配容器,所述片材的分配容器配备有:容器本体、经由铰链部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容器本体的上表面的上盖、以及位于容器本体的上表面中的凹面部且由上盖进行开闭的容器开口。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29505号公报(P2003-529505A)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分配容器中,通过将位于上盖的内表面的环状的突起部嵌合到在容器本体的凹面部围绕容器开口地配置的槽部中,能够将上盖关闭,以使容器本体的内部成为气密性状态。但是,在制品的搬运中或者使用中,因上盖或容器本体受到来自于外部的冲击,而存在着突起部稍稍从槽部脱离,外部气体会进入容器内的担忧。本专利技术是过去的盖机构、包装体及分配容器的改进,涉及提供一种即使受到来自于外部的冲击,也可以保持内部的气密性状态的片材的分配容器。解决课题的手段本申请的第一个专利技术涉及片材的分配容器,具有横向方向及前后方向、以及与它们交叉的上下方向,并且,配备有盖机构,所述盖机构包含有容器本体、分配结构体、前后端缘和上盖,所述分配结构体位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面壁,具有能够上推式地取出片材的分配开口,所述上盖在所述后端缘侧经由铰链部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将所述分配开口气密性地关闭。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所述容器本体具有配置所述分配结构体的凹面部、以及在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分配开口连通的容器开口,围绕所述容器开口的环状的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凹面部,所述分配结构体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凹面部的凸缘、以及在所述凸缘的内方向上方突出的中空的周壁,在将所述分配结构体配置于所述凹面部的状态下,所述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周壁内。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实施方式之一中,所述支承突起在被插入到所述周壁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周壁的内表面接触。在这种分配容器中,通过支承突起的侧面与周壁的内侧部分的内表面或外侧部分的内表面面接触,提高由支承突起和周壁形成的下方密封部的密封功能。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之一中,所述支承突起在被插入到所述周壁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周壁的外侧部分的内表面接触。在这种分配容器中,由于通过支承突起的侧面与周壁的外侧部分的内表面面接触,在支承突起与周壁的内侧部分之间形成分离部分,因此,在该分离部分,周壁被推压于上盖而能够变形成凹状,可以进一步提高下方密封部的密封功能。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中,所述分配结构体的所述周壁具有顶面,在所述周壁内,在所述顶面与所述支承突起之间形成分离部。在这种分配容器中,在向上盖的下方伸出的部分与周壁的平坦状的顶面接触的状态下,周壁变形成凹状而形成上方密封部,所述上方密封部将分配开口与上盖之间的空间气密性地密封。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中,所述周壁的顶面为平坦状。在这种分配容器中,可以使上盖的向下方伸出的部分稳定地接触。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中,所述上盖具有从内表面部向下方延伸的环状肋,在将所述上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环状肋的前端部与所述周壁接触。在这种分配容器中,通过环状肋的前端与周壁接触,可以提高上方密封部的密封功能。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中,所述环状肋具有内侧肋和围绕所述内侧肋的外侧肋,所述内侧肋向比所述外侧肋更下方伸出,在所述上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外侧肋与所述周壁的所述顶面接触,所述内侧肋位于所述周壁的内侧。在这种分配容器中,通过外侧肋与周壁接触,形成上方密封部,并且,通过内侧肋位于周壁的内侧,可以防止周壁向内方倒伏而使得下方密封部的密封功能降低。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中,所述环状肋与所述上盖的所述前后端缘侧的部分相比,位于它们之间的两侧部分向下方伸出。在这种容器中,在前后端缘侧,外侧肋与周壁接触而保持气密状态,另一方面,内侧肋不与周壁接触,容易打开上盖。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中,所述分配开口由位于所述后端缘侧并向所述横向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扩展的第一孔部和从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孔部的大致中央部连续地向所述前端缘侧延伸的第二孔部形成,所述第一孔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二孔部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大。在这种分配容器中,由于第一孔部具有比较大的开口面积,因此,在拉出最初的片材时,不会使分配开口的开口边缘破裂,可以容易地将指尖插入,并且,在取出第二张以后的片材的情况下,通过从宽度比较窄的第二孔部拉出,可以借助与开口边缘部接触时的摩擦阻力来抑制片材被连续地拉出。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中,所述分配结构体具有位于所述周壁的内方的内盖部和位于所述内盖部的内方的内侧翼片,所述内侧翼片除了位于所述第二孔部的开口边缘部的高刚性区域之外,比所述内盖部的刚性低,所述高刚性区域具有与所述内盖部同等的刚性。在这种分配容器中,通过内侧翼片的刚性低并具有柔性,在从分配开口取出片材时,即使指尖接触,也不会感到刺激,另外,通过高刚性区域位于第二孔部的开口边缘部,能够提高对片材的摩擦阻力,可靠地一张张地拉出片材。在根据第一个专利技术的分配容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中,具有位于所述周壁的内方的内盖部,所述内盖部具有向上方隆起的拱顶状。在这种分配容器中,在容器开口与分配开口之间形成内部空间,在拉出片材时,可以分别在容器开口和分配开口处给予片材摩擦阻力。本申请第二个专利技术是一种包装体,所述包装体被收容在所述分配容器的所述容器本体内。在根据第二个专利技术的包装体的实施方式之一中,所述包装体被收容在所述分配容器的所述容器本体内,配备有能够固定于支承面的内表面上的密封部。在这种包装体中,通过经由密封部被粘贴到支承面的内表面上,包装体开口与容器开口紧密接触,可以抑制包含在片材中的挥发成分的挥发。本申请的第三个专利技术涉及盖机构,所述盖机构具有横向方向及前后方向、以及与它们交叉的上下方向,包含有机构本体、分配结构体、前后端缘、以及上盖,所述分配结构体位于所述机构本体的顶面壁,具有能够上推式地取出片材的分配开口,所述上盖在所述后端缘侧经由铰链部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容器本体,能够气密性地关闭所述分配开口。根据第三个专利技术的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具有配置所述分配结构体的凹面部、以及在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分配开口连通的机构开口,围绕所述机构开口的环状的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凹面部,所述分配结构体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凹面部的凸缘、以及在所述凸缘的内方向上方突出的中空的周壁,在将所述分配结构体配置于所述凹面部的状态下,所述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周壁内。本申请的第四个专利技术为包装体,配备有能够固定于所述盖机构的所述机构本体上的密封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盖机构、包装体及分配容器,在将分配结构体配置于容器本体的凹面部的状态下,通过凹面部的支承突起位于中空的周壁内,支承周壁以防止其倒伏,可以利用由上盖和周壁构成的上方密封部以及由周壁和支承突起构成的下方密封部所形成的环状密封部来保持内部的气密状态。附图说明附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不仅包括专利技术的必要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材的分配容器,具有横向方向及前后方向、以及与它们交叉的上下方向,并且,配备有盖机构,所述盖机构包含有容器本体、分配结构体、前后端缘和上盖,所述分配结构体位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面壁,具有能够上推式地取出片材的分配开口,所述上盖在所述后端缘侧经由铰链部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将所述分配开口气密性地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具有配置所述分配结构体的凹面部、以及在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分配开口连通的容器开口,围绕所述容器开口的环状的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凹面部,所述分配结构体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凹面部的凸缘、以及在所述凸缘的内方向上方突出的中空的周壁,在将所述分配结构体配置于所述凹面部的状态下,所述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周壁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11 JP 2016-2203611.一种片材的分配容器,具有横向方向及前后方向、以及与它们交叉的上下方向,并且,配备有盖机构,所述盖机构包含有容器本体、分配结构体、前后端缘和上盖,所述分配结构体位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面壁,具有能够上推式地取出片材的分配开口,所述上盖在所述后端缘侧经由铰链部被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将所述分配开口气密性地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具有配置所述分配结构体的凹面部、以及在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分配开口连通的容器开口,围绕所述容器开口的环状的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凹面部,所述分配结构体具有被固定于所述凹面部的凸缘、以及在所述凸缘的内方向上方突出的中空的周壁,在将所述分配结构体配置于所述凹面部的状态下,所述支承突起位于所述周壁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突起在被插入到所述周壁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周壁的内表面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突起在被插入到所述周壁内的状态下,与所述周壁的外侧部分的内表面接触。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体的所述周壁具有顶面,在所述周壁内,在所述顶面与所述支承突起之间形成分离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的所述顶面为平坦状。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从内表面部向下方延伸的环状肋,在将所述上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环状肋的前端部与所述周壁接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肋具有内侧肋和围绕所述内侧肋的外侧肋,所述内侧肋向比所述外侧肋更下方伸出,在所述上盖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外侧肋与所述周壁的所述顶面接触,所述内侧肋位于所述周壁的内侧。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分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肋,与所述上盖的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东健司中村友亮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