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切割长条形食品的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97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切割长条形食品的切割器(2),该切割器包括框架(3,4),切割器通过该框架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该切割器还包括两个切割辊(5,6),所述切割辊彼此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地连接到该框架,这些切割辊包括多个圆形切割刀片,并且切割器(2)包括用于通过相对于其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旋转切割器或切割器的部件(4)来调节切割辊(5,6)之间距离的机构,其中用于调节切割辊(5,6)之间距离的机构包括两件式框架(3,4),其中第一辊(5)连接到第一框架部件(3),第二辊(6)连接到第二框架部件(4),第二框架部件通过形成转动轴线的多个固定点与第一框架部件连接,该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线平行但不同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带有这样的切割器(2)的用于生产长条形食品的设备(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切割长条形食品的切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长条形食品如面条和不同类型的长条形面食。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预制的并揉压过的面团切割成条的切割器以及配备有这种切割器的用于生产长条形食品的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出售给家庭的并在商业上使用的面条机和意大利面食机根据两种不同的主要原理工作。第一种工作原理是挤出,其倾向于生产密实结构的最终产品,这更对应于意大利细面条而不是常态面条。第二种工作原理是揉压延长,其生产更专门对应于常态面条的最终产品。现有技术的用于商业生产面条的机器包括用于揉压面团材料和由面团材料制成的片的一对或多对辊。国际公开出版物WO2016/005653A1公开一种用于生产长条形食品如面食和面条的技术方案,其中首先混合面团,然后将面团在一对辊之间揉压数次。在面团已获得合适的揉压和延长之后,面团被切割成条以形成面条或条状面食。这种切割通常通过形成彼此对置的两个切割辊的多个旋转切割刀片完成,在这些切割辊之间传送被延长和揉压的面团材料。在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切割辊形成生产机器的整体或可拆卸部分,例如当最终产品从面条改变为面片时,该切割辊很难从生产机器中移除和增设到生产机器中,反之亦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切割解决方案,其可容易地调节成不同的面食和面条宽度,并且可容易地移动成使用或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切割长条形食品的切割器,该切割器包括框架,切割器通过该框架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还包括两个切割辊,它们彼此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地连接到框架,这些切割辊包括多个圆形切割刀片,并且切割器包括用于通过相对于其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旋转切割器或切割器的部件来调节切割辊之间的所述距离的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切割器中,用于调节切割辊之间的距离的机构包括两件式框架,其中第一辊连接到第一框架部件,并且第二辊连接到第二框架部件,并且第二框架部件通过形成转动轴线的多个固定点连接到第一框架部件,该转动轴线与第一辊的旋转轴线平行但不同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框架部件也可以由所述支承表面形成。在本专利技术切割器的实施例中,两个切割辊的第一圆形切割刀片的直径和最末的圆形切割刀片的直径均大于这些切割辊的其它切割刀片的直径。这允许在切割过程期间引导这些切割辊中部的多个切割刀片的正确对准。在本专利技术的切割器的实施例中,在每个辊中的第一切割刀片与最末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多个圆形切割刀片包括两种不同直径的切割刀片,这些切割刀片布置成使得在每组的较大直径的切割刀片之间是较小直径的切割刀片。此外,每个切割辊中的每个切割刀片布置成与下一个切割刀片相距一定距离,该距离基本上对应于切割刀片的厚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长条形食品的设备,其包括上述切割器。在权利要求1中更准确地体现了限定本专利技术切割器的特征,在权利要求5中更准确地体现了限定本专利技术设备的特征。从属权利要求体现了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特征和实施例。附图说明以下,参照附图来举例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割器的设备的实施例;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切割器;图3A-图3C示意性示出了图1和图2的切割器的主位置;图4A和图4B示意性示出了在主切割位置处的先前视图的切割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示出了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割器2的设备1。在本实施例中,设备1是如在国际公开出版物wO2016/005653A1所公开的面条和面食制作机。一旦通过设备1制出了面食面团或面条面团,制出过程的最后阶段之一是将生产出的面团带引导到切割器2,该切割器2将面团带切割成期望宽度的面条或面食条。或者,切割器2可以转离面团带的路径,从而可以生产面片例如面食片或面食薄片。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切割器2的更多细节。切割器2包括两个框架部件3和4以及两个切割辊5和6。切割辊5和6包括用于将在这些切割辊之间通过的面片切割成条的多个圆形切割刀片。切割器2经由第一框架部件3连接到设备1的合适的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第一切割辊5也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框架部件3。或者,第一框架部件1可以一体形成至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或由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一体形成。第一框架部件3与第二框架部件4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框架部件4也可旋转地连接第二切割辊6。第二框架部件4的固定点限定出第二框架部件的转动轴线,该转动轴线基本上与第一切割辊5的旋转轴线平行,但是该第一切割辊5的旋转轴线与第二框架部件4的转动轴线不共线。这实现了第二切割辊6相对于第一切割辊5的偏心运动,并且因此当第二框架部件4相对于第一框架部件3转动时,也实现了基本平行的第一切割辊与第二切割辊之间的距离变化。图3A-图3B示意性示出了图1和图2的切割器2的主要位置。在图3A-图3C中,第一框架部件3的取向对应于其连接到图1的设备1的取向。在图3A所示的位置,切割器2处于非操作位置,即面食片或面条片7经过切割辊5、6,并且不执行切割成条操作。在该位置,切割器2的第二框架部件4在第一框架部件3的正下方转动。在图3B所示的位置中,切割器2的第二框架部件4略低于水平面(即基本上垂直于由该位置的第一框架部件3限定的竖直平面的平面)地转动,并且设备1位于其运行位置。在该位置,面食片或面条片在切割辊5与6之间运送,并且片材被切割成条。在该位置,切割辊5和6距离最远,即切割的条具有最大宽度。在图3C所示的位置中,切割器2的第二框架部件4的外端从图3B的位置进一步向上转动,并且通过该转动运动,第二切割辊6移动靠近第一切割辊5,在这个位置,这两个辊彼此最接近。在该位置,切割条具有最小宽度。在图4A和图4B中示意性示出了切割器2在不同工作位置的俯视图。图4A对应于图3B所示的位置,其中切割的条具有最大宽度,图4B对应于图3C所示的位置,其中切割的条具有最小宽度。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切割辊5和6都包括多个圆形切割刀片,其中两个辊的两端的第一切割刀片的直径大于其余切割刀片的直径。这些圆形边缘切割刀片将它们之间的其它切割刀片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另一个切割辊中的切割刀片引导至适当的取向。此外,边缘切割刀片之间的圆形切割刀片具有两种不同的直径,并且布置成使得在每组两个较大直径的切割刀片之间相距这些较大直径的切割刀片一定距离地定位有较小直径的切割刀片。而且,每个切割辊5和6中的每个切割刀片被布置成与下一个切割刀片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基本上对应于切割刀片的厚度。在图4A所示的位置,在切割辊5与6之间运送的面团带被切割成具有最大宽度的条。在该切割位置,仅利用具有较大直径的切割刀片切割面团带,因此切割的条的宽度对应于这些较大直径切割刀片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图4B所示的位置,在切割辊5与6之间运送的面团带被切割成具有最小宽度的条。在该切割位置,用所有切割刀片(即较小直径切割刀片和较大直径切割刀片两者)切割该面团带,因此切割的条的宽度对应于两个连续切割刀片的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如附图所示的且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以许多显见方式修改和改动所述实施例。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切割长条形食品的切割器(2),该切割器包括框架(3,4),所述切割器通过该框架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该切割器还包括两个切割辊(5,6),所述切割辊彼此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地连接到所述框架,这些切割辊包括多个圆形切割刀片,并且所述切割器(2)包括用于通过相对于其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旋转所述切割器或所述切割器的部件(4)来调节这些切割辊(5,6)之间距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这些切割辊(5,6)之间距离的机构包括两件式框架(3,4),其中第一辊(5)连接到第一框架部件(3),第二辊(6)连接到第二框架部件(4),并且所述第二框架部件通过形成转动轴线的多个固定点与所述第一框架部件连接,该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线平行但不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0 FI 201657051.一种用于切割长条形食品的切割器(2),该切割器包括框架(3,4),所述切割器通过该框架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该切割器还包括两个切割辊(5,6),所述切割辊彼此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地连接到所述框架,这些切割辊包括多个圆形切割刀片,并且所述切割器(2)包括用于通过相对于其一个或多个支承表面旋转所述切割器或所述切割器的部件(4)来调节这些切割辊(5,6)之间距离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这些切割辊(5,6)之间距离的机构包括两件式框架(3,4),其中第一辊(5)连接到第一框架部件(3),第二辊(6)连接到第二框架部件(4),并且所述第二框架部件通过形成转动轴线的多个固定点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力李莉娜李亚夫邓成茜
申请(专利权)人:极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