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本协同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测试
,尤其涉及脚本协同方法、脚本协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针对目前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例如Robotium、Appium等,测试人员可以使用这些框架,结合一定的业务模型,通过编写脚本,并通过脚本驱动终端模拟用户的操作行为,从而实现自动化测试。但是基于目前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虽然终端可以运行脚本进行测试,但是该框架不能协调多个终端完成对一个业务场景的测试。例如脚本驱动一个终端在某个场景中触发了需要另一个终端响应的操作,而若脚本驱动另一个终端在该场景下接收上述操作的时间,与上述操作触发的时间不同,那么将导致另一个终端接收不到上述操作,从而导致测试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脚本协同方法、脚本协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脚本协同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脚本发送的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在与所述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一节点下,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本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脚本发送的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在与所述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一节点下,查询与所述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若未查询到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监听所述第一节点下操作子节点的数目是否变化,若变化,则查询在所述第一节点下是否存在与所述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直至查询到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执行所述等待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本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脚本发送的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在与所述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一节点下,查询与所述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若未查询到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监听所述第一节点下操作子节点的数目是否变化,若变化,则查询在所述第一节点下是否存在与所述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直至查询到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执行所述等待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第二脚本发送的第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请求包括第二场景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脚本驱动终端在所述第二场景中触发的操作的标识信息;在与所述第二场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节点下生成操作子节点,其中,生成的操作子节点和所述触发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的相关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查询到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在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执行所述等待的操作后,删除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脚本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前,所述脚本协同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三脚本发送的第三请求,其中,所述第三请求包括第三场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三场景中脚本的第一预设数目;确定与所述第三脚本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三节点;记录即将在所述第三场景中驱动终端的其他脚本的数目;在所述其他脚本的数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数目时,在所述第三节点下生成第一预设数目的脚本子节点,其中,每个脚本子节点与所述其他脚本中每个脚本的标识信息一一对应关联;在所述第三场景进行测试时,触发所述第三节点下所有脚本子节点对应的脚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三脚本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三节点包括: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三脚本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三节点;若不存在第三节点,生成所述第三节点;若存在第三节点,删除所述第三节点下的脚本子节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第四脚本发送的第四请求,其中,所述第四请求包括第四场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四场景中脚本的第二预设数目;确定与所述第四脚本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四节点;当在所述第四场景中完成对终端驱动的其他脚本的数目等于所述预设数目,删除所述第四节点以及所述第四节点下所有脚本子节点。7.一种脚本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脚本发送的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包括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场景的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第一节点下,查询与所述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监听模块,在第一查询模块若未查询到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时,监听所述第一节点下操作子节点的数目是否变化;其中,所述第一查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监听模块监听到所述第一节点下操作子节点的数目变化时,查询在所述第一节点下是否存在与所述等待的操作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直至查询到相对应的操作子节点,以使所述第一脚本驱动终端执行所述等待的操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脚本发送的第二请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田立康,任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