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83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母线槽,包括第一母线槽壳体、第二母线槽壳体、母线排与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包括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与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四个角上端均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紧固螺栓、连接盖板与连接侧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载能力强,散热性能好,维护方便。

An Efficient Bus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母线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槽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母线槽。
技术介绍
现如今配电系统中,电缆与母线槽运用及其广泛,电缆相对比较常用,布线也很灵活,但是普通电缆的绝缘层和外皮会燃烧,即使阻燃电缆在火焰下也会燃烧,只有耐火电缆才不会燃烧,但价格昂贵,因此现在的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都用母线槽进行经济合理的传输、分配电能,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其通过的电流比电缆大,而且较安全,现在母线槽的外壳都是钢制的,不会燃烧,但是母线槽长期使用下,温度增加,电力消耗加快,也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母线槽散热能力,安全性能及其的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母线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载能力强,散热性能好,维护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母线槽,包括第一母线槽壳体、第二母线槽壳体、母线排与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在第一、二母线槽壳体之间安装连接,所述母线排在第一、二母线槽壳体内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包括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与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分别在母线排上下对称安装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对称位于母线排两侧,所述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四个角上端均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通过螺栓与第一侧板栓接连接,所述母线排为多个单片导体组成,多个所述单片导体并排固定于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与第一侧板之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紧固螺栓、连接盖板与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在连接盖板两端焊接连接,所述紧固螺栓在连接侧板上安装连接,所述连接机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结构形状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在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槽壳体上下两端之间安装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槽壳体。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单片导体之间设有耐火填充物。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排两端设有绝缘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的第一上、下盖板为铝合金型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母线槽壳体与第一母线槽壳体结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在第二母线槽壳体后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槽壳体上端内侧均设有一压合板,可大大提高母线槽壳体的承压能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槽壳体外层均设有一防水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的母线槽,包括第一母线槽壳体、第二母线槽壳体、母线排与连接机构,所述母线排为多个单片导体组成,多个所述单片导体之间设有耐火填充物,所述母线排两端设有绝缘层,这样使母线槽使用更加安全,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槽壳体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更牢靠,增加的电流量,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第一上、下盖板与第一侧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松脱现象,连接可靠,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载能力强,散热性能好,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高效的母线槽,包括第一母线槽壳体1、第二母线槽壳体2、母线排3与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在第一1、二母线槽壳体2之间安装连接,所述母线排3在第一1、二母线槽壳体2内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1包括第一上盖板5、第一下盖板6与第一侧板7,所述第一上盖板5与第一下盖板6分别在母线排3上下对称安装连接,所述第一侧板7对称位于母线排3两侧,所述第一上盖板5与第一下盖板6四个角上端均设有第一螺栓孔8,所述第一上盖板5、第一下盖板6通过螺栓与第一侧板7栓接连接,所述母线排3为多个单片导体9组成,多个所述单片导体9并排固定于第一上盖板5、第一下盖板6与第一侧板7之间,多个所述单片导体9之间设有耐火填充物10,所述母线排两端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二母线槽壳体2与第一母线槽壳体1结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1在第二母线槽壳体2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1与第二母线槽壳体上端内侧均设有一压合板11,可大大提高母线槽壳体的承压能力,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1与第二母线槽壳体2外层均设有一防水层,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紧固螺栓12、连接盖板13与连接侧板14,所述连接侧板14在连接盖板13两端焊接连接,所述紧固螺栓12在连接侧板14上安装连接,所述连接机构4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4结构形状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机构4分别在第一母线槽壳体1与第二母线槽壳体2上下两端之间安装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机构4用于连接第一母线槽壳体1与第二母线槽壳体2。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耐火填充物为碳质耐火材料,运用上述耐火填充物其热膨胀系数很低,导热性高,耐热震性能好,高温强度高,抗酸碱和盐的侵蚀,质量轻;所述绝缘层由以下配方按照下列重量份配制而成:聚酰胺酰亚胺60~80份、纳米三氧化二铝5~15份和N-甲基-2-吡咯烷酮30~35份,粘合剂2~5份,所述粘合剂由聚氨酯、聚苯乙烯混合搅拌而成,所述聚氨酯、聚苯乙烯的重量比为1:1.12,搅拌时间8分钟,搅拌速率110r/min,运用上述绝缘层其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高绝缘性能,所述防水层由以下配方按照下列重量份配制而成:氯化铝8~15份、醋酸丁酯10~13份、辛醇2~3份、紫铜线30~50份,水80~100份,运用上述原材料制成的防水层化学性质稳定,不仅防水还耐磨防腐蚀防火。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母线槽壳体、第二母线槽壳体、母线排与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在第一、二母线槽壳体之间安装连接,所述母线排在第一、二母线槽壳体内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包括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与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分别在母线排上下对称安装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对称位于母线排两侧,所述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四个角上端均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通过螺栓与第一侧板栓接连接,所述母线排为多个单片导体组成,多个所述单片导体并排固定于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与第一侧板之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紧固螺栓、连接盖板与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在连接盖板两端焊接连接,所述紧固螺栓在连接侧板上安装连接,所述连接机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结构形状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在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槽壳体上下两端之间安装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槽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母线槽壳体、第二母线槽壳体、母线排与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在第一、二母线槽壳体之间安装连接,所述母线排在第一、二母线槽壳体内部安装连接,所述第一母线槽壳体包括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与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分别在母线排上下对称安装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对称位于母线排两侧,所述第一上盖板与第一下盖板四个角上端均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通过螺栓与第一侧板栓接连接,所述母线排为多个单片导体组成,多个所述单片导体并排固定于第一上盖板、第一下盖板与第一侧板之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紧固螺栓、连接盖板与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在连接盖板两端焊接连接,所述紧固螺栓在连接侧板上安装连接,所述连接机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结构形状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在第一母线槽壳体与第二母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中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成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