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与电网规划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能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往往需要将电力能源远距离传输至负荷中心。直流输电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我国“西电东送,全国联网”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直流联网成为未来电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伴随着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电力传输线路的负载越来越大,加之电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衡,需要配合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由此产生的电压波动、“功率倒流”、“功率绕送”等问题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保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相关的电气装置研究成为电力行业的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大量新型电力设备不断接入电网,在解决电网现有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电网的复杂性,为电网的详细评估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例如,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PowerFlowController,UPFC)作为潮流调节能力最强的一种混合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AlternativeCurrentTr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预先建立的新型电力设备可靠性模型,以及新型电力设备的接入位置计算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后的可靠性;2)对比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前后的可靠性水平变化,确定电网的系统可靠性优化目标和新型电力设备可靠性优化目标;3)通过对新型电力设备的可靠度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新型电力设备中的薄弱模块,薄弱模块是对电力设备可靠度影响最大的模块;4)通过摄动法分析薄弱模块构成部件的灵敏度,并结合经济性分析,比较提升相同可靠性水平时,不同子模块的经济性成本大小,以确定提升子模块可靠性应改进的构成部件和改进量;5)将改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预先建立的新型电力设备可靠性模型,以及新型电力设备的接入位置计算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后的可靠性;2)对比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前后的可靠性水平变化,确定电网的系统可靠性优化目标和新型电力设备可靠性优化目标;3)通过对新型电力设备的可靠度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新型电力设备中的薄弱模块,薄弱模块是对电力设备可靠度影响最大的模块;4)通过摄动法分析薄弱模块构成部件的灵敏度,并结合经济性分析,比较提升相同可靠性水平时,不同子模块的经济性成本大小,以确定提升子模块可靠性应改进的构成部件和改进量;5)将改造后的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重新进行电网的系统可靠性评估,判断设备优化提升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新型电力设备中的一个元件用一个子功能模块表示,分析具体每一个子功能模块的工作模式与组成结构,建立子功能模块可靠性模型;将各子功能模块可靠性模型通过串并联方式得到新型电力设备可靠性模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新型电力设备接入位置包括输电网、配电网和电气主接线系统。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后的系统可靠性指标包括失负荷概率、电量不足期望值、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确定电网系统可靠性优化目标与新型电力设备可靠度优化目标的方法为:确定改进后电力设备的可靠度已知改进前的电力设备可靠度为Rs,保证该电力设备其他子功能模块的可靠度不变,计算得到改进后子功能模块i的可靠度为目标改进量Δio为:式中,Rio表示该电力设备子功能模块i在改进前的可靠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璇坤,韩柳,程林,肖智宏,蔡勇,谷松林,张籍,刘满君,杨东俊,李劲彬,夏天,江轶,吴聪颖,冯腾,刘文轩,张锐,申洪明,齐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