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40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属于继电器辅助装置领域,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外壳内壁上卡接有接线底板,接线底板上自上而下开凿有一对接线柱孔,一对接线柱孔处均插有接线柱,外壳上端卡接有防护罩,防护罩侧端开凿有引线孔,引线孔处连接有接线辅助机构,接线辅助机构包括引线管套、第一挡板和伸缩管,引线管套位于引线孔中并与引线孔孔壁滑动连接,且第一挡板与引线管套的端部连接,本装置可以将过长的连接用线固定收纳于防护罩内部,对于更长的连接用线,可直接缠绕并固定于接线辅助机构上,使得连接用线不易杂乱以及接线处不易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辅助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电器越来越多,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已步入市场,现在的继电器在早防漏电和绝缘效果上技术还不够,现在的继电器的接线柱都是裸露在外部,接线后仍没有保护装置,继电器的安全性能不高。为了改善上述问题,中国技术公开号为CN207021214U公开的一种防漏电的继电器,包括外壳,外壳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漏电保护器,该防漏电的继电器设计合理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地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很好的保护设备及人员的安全。接线时,避免不了的是连接用线有长有短,对于一些临时过长的连接用线,往往需要进行整理收纳起来,否则容易杂乱缠绕,但是上述方案中的继电器外壳包括现有的继电器外壳均不具有合适的理线的结构,接线处容易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 MCU 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上卡接有接线底板(4),所述接线底板(4)上自上而下开凿有一对接线柱孔,一对所述接线柱孔处均插有接线柱(5),所述外壳(1)上端卡接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侧端开凿有引线孔(3),所述引线孔(3)处连接有接线辅助机构,所述接线辅助机构包括引线管套(8)、第一挡板(9)和伸缩管(10),所述引线管套(8)位于引线孔(3)中并与引线孔(3)孔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9)位于防护罩(2)外侧,所述第一挡板(9)上开凿有与引线管套(8)管口相匹配的通孔,且第一挡板(9)与引线管套(8)...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上卡接有接线底板(4),所述接线底板(4)上自上而下开凿有一对接线柱孔,一对所述接线柱孔处均插有接线柱(5),所述外壳(1)上端卡接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侧端开凿有引线孔(3),所述引线孔(3)处连接有接线辅助机构,所述接线辅助机构包括引线管套(8)、第一挡板(9)和伸缩管(10),所述引线管套(8)位于引线孔(3)中并与引线孔(3)孔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9)位于防护罩(2)外侧,所述第一挡板(9)上开凿有与引线管套(8)管口相匹配的通孔,且第一挡板(9)与引线管套(8)的端部连接,所述伸缩管(10)两端分别与防护罩(2)外壁和第一挡板(9)连接,且伸缩管(10)上连接有锁紧螺钉(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干扰性可调漏电电流MCU的可延时继电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华王峰邓龙胡钦民胡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聚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