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35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属于电子终端技术领域。终端包括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显示屏下方的传感器,传感器是感光类传感器;显示屏上设置有传感器区域,所述传感器的感光部位位于所述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正投影范围内,传感器区域为在显示屏上形成的透明显示区域,透明显示区域在传感器工作时是透明的;显示屏的上方还设置有变色层,变色层用于在无色状态与有色状态之间切换;传感器区域位于变色层的第二正投影范围内。本公通过在传感器区域对应的位置设置变色层,当需要使用传感器时控制变色层变为无色状态,当不使用传感器时,变色层为有色状态,并且传感器区域具有显示能力,能有效降低传感器区域与周围的色差,提升终端的美观程度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A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
本公开属于显示
,涉及一种终端。
技术介绍
电子终端上设置有传感器,比如摄像头和光学指纹传感器,这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电子终端的前面板或者后盖。当传感器设置在前面板时,出于提高电子终端的屏占比的目的,目前主流的方法采用屏下传感器的设计方式。屏下传感器的设计方式中,传感器设计在显示屏的下方,将显示屏上与传感器对应的传感器区域形成通孔或透明结构,从而保证传感器不受显示屏的遮挡影响,从而能够正常工作。在上述设计方式中,无论在亮屏还是息屏状态下,传感器区域的颜色均与周围颜色不同,形成强烈对比,严重影响终端的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论在亮屏还是息屏状态下,传感器区域的颜色均与周围颜色不同,形成强烈对比,严重影响终端的美观程度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下方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是感光类传感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传感器区域,所述传感器的感光部位位于所述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正投影范围内,所述传感器区域为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在所述传感器工作时是透明的;所述显示屏的上方还设置有变色层,所述变色层用于在无色状态与有色状态之间切换;所述传感器区域位于所述变色层的第二正投影范围内。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排列的偏光片层、封装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层、驱动电路层、玻璃基板层和遮光层;所述偏光片层、所述玻璃基板层和所述遮光层上形成有对应的开孔区域;所述封装层、所述OLED层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与所述开孔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传感器区域。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排列的偏光片层、液晶层和背光层;所述偏光片层和所述背光层上形成有对应的开孔区域;所述液晶层上与所述开孔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传感器区域。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上方设置有前盖板,所述变色层设置在所述前盖板的上表面、下表面或所述前盖板的内部中至少一层。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前盖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触控层,所述变色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的上表面、下表面或所述触控层的内部中至少一层。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色层用于在所述无色状态、至少一个中间状态和所述有色状态之间切换。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色层包括热致变色层或电致变色层或者热电混合变色层。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控制信号为直流信号或交流信号。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色层包括磁致变色层;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还设置有与所述磁致变色层对应的线圈结构,所述线圈结构用于生成控制所述磁致变色层的磁场。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内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变色层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所述变色层从所述无色状态切换到所述有色状态。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传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且所述显示屏处于非显示状态时,控制所述变色层从所述无色状态切换到所述有色状态。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内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二条件时,控制所述变色层从所述中间状态切换至所述有色状态;或,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三条件时,控制所述变色层从所述无色状态切换至所述有色状态。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环境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光感指纹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在传感器区域对应的位置设置变色层,当需要使用传感器时控制变色层变为无色状态,进而不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当不使用传感器时,变色层为有色状态,使变色层和周围的颜色一致或相同,能有效降低传感器区域与周围的色差,由于传感器区域具有显示能力,因此在显示状态或非显示状态都能保证显示屏具有一体的“镜面”效果,提升终端的美观程度和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显示屏的侧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侧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侧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变色层在前盖板上表面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变色层在触控层上表面的示意图;图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变色层在触控层下表面的示意图;图10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变色层在触控层内部的示意图;图1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正面示意图。该终端包括显示屏120以及设置在显示屏120下方的传感器104。显示屏120上设置有传感器区域,传感器104的感光部位设置在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正投影范围内,传感器区域为在显示屏上形成的透明显示区域,透明显示区域在传感器工作时是透明的,第一正投影范围是显示屏120的传感器区域所对应的投影范围,该正投影是指垂直于显示屏120正面向显示屏120下方进行投影。显示屏120的上方设置有变色层130,用于在无色状态与有色状态之间切换;传感器区域位于变色层130的第二正投影范围内,第二正投影范围是变色层130所对应的投影范围。也即,变色层130覆盖在显示屏120的传感器区域的上方。可选地,传感器104是感光类传感器,该感光类传感器是利用光线进行工作的传感器104;其中,感光类传感器包括摄像头104、环境光传感器104、距离传感器104或光感指纹传感器104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该终端还包括中框110,显示屏120设置在中框110的正面,显示屏120占据了正面的全部区域或近乎全部区域(比如95%以上、97%以上、98%以上)。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在传感器区域对应的位置设置变色层,当需要使用传感器时控制变色层变为无色状态,进而不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当不使用传感器时,变色层为有色状态,使变色层和周围的颜色一致或相同,能有效降低传感器区域与周围的色差,提升终端的美观程度。在基于图1的可选实施例中,图2示出了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显示屏的侧剖面示意图,显示屏120为OLED屏幕,显示屏120包括依次排列的偏光片层121、封装层122、OLED层123、驱动电路层124、玻璃基板层125和遮光层126;偏光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下方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是感光类传感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传感器区域,所述传感器的感光部位位于所述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正投影范围内,所述传感器区域为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在所述传感器工作时是透明的;所述显示屏的上方还设置有变色层,所述变色层用于在无色状态与有色状态之间切换;所述传感器区域位于所述变色层的第二正投影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下方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是感光类传感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传感器区域,所述传感器的感光部位位于所述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正投影范围内,所述传感器区域为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透明显示区域,所述透明显示区域在所述传感器工作时是透明的;所述显示屏的上方还设置有变色层,所述变色层用于在无色状态与有色状态之间切换;所述传感器区域位于所述变色层的第二正投影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排列的偏光片层、封装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层、驱动电路层、玻璃基板层和遮光层;所述偏光片层、所述玻璃基板层和所述遮光层上形成有对应的开孔区域;所述封装层、所述OLED层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上与所述开孔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传感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排列的偏光片层、液晶层和背光层;所述偏光片层和所述背光层上形成有对应的开孔区域;所述液晶层上与所述开孔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所述传感器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上方设置有前盖板,所述变色层设置在所述前盖板的上表面、下表面或所述前盖板的内部中至少一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上方设置有前盖板和位于所述前盖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触控层,所述变色层设置在所述触控层的上表面、下表面或所述触控层的内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涛陈威陈基伟高静徐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