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display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device for realizing three-dimensional naked eye display. According to one asp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a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backlight plate, which is configured to convert the light beam emitted by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first collimated beam;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ocated in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ollimated beam, which is configured to load multi-angle mixed image information onto the first collimated beam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to form a second collimated beam; and A group of positive lenses located in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collimated beam is configured to project images of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the image carried by the second collimated beam to respective observation pos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实现裸眼三维显示的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的左眼与右眼在水平方向上有5-6cm的位移,因此左右眼所看见的画面中对应实际物体上同一点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这种差别可判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三维(3D)显示技术利用一系列的光学方法使人左右眼产生视差,从而在大脑中形成立体效果的技术。目前的3D显示技术包括眼镜式显示和裸眼式显示两大类型。由于无需佩戴专门的眼镜,裸眼3D显示受到市场更多的青睐。但是现有的裸眼3D显示技术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实现的硬件设备体积大,难以集成到手机等小型装置内。此外,基于柱状透镜和屏障法的裸眼3D显示难以消除杂散光,容易带来严重的视觉疲劳。(代理人注:不宜对本公司专利作负面评价,故省略对基于衍射光学的裸眼3D显示的缺点的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裸眼三维显示的装置,其具有制造成本低、设计简便和结构紧凑等优点。按照本技术一个方面的三维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板,其配置为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转换为第一准直光束;位于所述第一准直光束传播方向上的空间光调制器,其配置为通过振幅调制方式将多视角混合图像信息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背光板,其配置为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转换为第一准直光束;位于所述第一准直光束传播方向上的空间光调制器,其配置为通过振幅调制方式将多视角混合图像信息加载到所述第一准直光束上以形成第二准直光束;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准直光束传播方向上的正透镜组,其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准直光束所承载图像中的不同视角的图像投射至各自对应的观察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背光板,其配置为将光源发出的光束转换为第一准直光束;位于所述第一准直光束传播方向上的空间光调制器,其配置为通过振幅调制方式将多视角混合图像信息加载到所述第一准直光束上以形成第二准直光束;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准直光束传播方向上的正透镜组,其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准直光束所承载图像中的不同视角的图像投射至各自对应的观察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正透镜组为菲涅尔透镜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板包括:导光板,其包含位于导光板上表面、下表面或内部的第一微结构,该第一微结构具有周期性分布的第一单元,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经所述第一微结构散射至导光板的外部;以及与所述导光板堆叠在一起的光学膜,其包含位于光学膜表面的第二微结构,该第二微结构具有周期性分布的第二单元,经所述第一微结构散射至导光板的外部的光束经第二微结构变换为所述第一准直光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单元为微棱镜、微透镜、自由曲面透镜或凹坑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单元为微透镜、菲涅耳透镜或薄膜透镜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背光板进一步包括遮光板,其包含与所述第一微结构和第二微结构匹配对应的遮光结构以滤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东林,乔文,陈林森,朱鹏飞,花尔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