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组合式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22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43
一种光纤组合式适配器,包含组合本体,所述组合本体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组合基壁、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分别连接所述组合基壁两相反侧的连接壁、三个彼此间隔而凹设于其中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槽,及两个彼此间隔而凸设于另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柱。定义三个彼此间隔且位于每一个连接壁上的参考位置,所述连接槽分别在所述参考位置上,所述连接柱分别在其中两个相邻的参考位置上,并用于分别与另一个组合本体的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槽配合组接,使所述组合本体组合于另一个组合本体。通过组合本体能组合成不同的尺寸与连接型态,可以适用于安装在各种规格的配线装置中。

Optical fiber combined adapter

An optical fiber combined adapter comprises a combination body, which comprises two composite base walls with parallel spacing, two connection walls with parallel spacing and connecting opposite sides of the composite base wall, three connection grooves with mutual spacing and concave outside one of the connection walls, and two connection columns with mutual spacing and convex outside the other connection wall. Three reference positions are defined, which are spaced apart from each other and are located on each connecting wall. The connection grooves are on the reference positions, and the connecting columns are on two adjacent reference positions, respectively. They are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wo adjacent connection grooves of another combining body, so that the combining body is combined with another combining body. The combination body can be assembled into different sizes and connection modes, and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specifications of wir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组合式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配接光纤的适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组合式适配器。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已知用于配接光纤线路的设备,是将多个适配器3安装于一配线装置4上,以达到配接光纤线路的目的。该配线装置4包含一盒体41,及一设于该盒体41的一侧,并形成有多个配线孔421与一配线槽422的面板42。由于现代人对于信息传递快速与大量的需求,为了因应庞大的数据传输量,如光纤线路等用于传递信息的设备在配置上将趋于复杂且密集化,制造厂商须配合不同尺寸的配线孔421与配线槽422,将所述适配器3组合成不同的尺寸,或是得配合不同长度的光纤线路,将所述适配器3以前后错位的方式进行排列,以因应不同的配置需求。然而,在现有的适配器制造方式中,制造厂商须开设多种尺寸或连接型态的模具,并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多种不同型态的适配器3,或是在制造多个相同宽度的适配器3后,再以黏合等方式进行二次加工,以组装成不同的尺寸或连接型态。而以现有的配线装置4来说,甚至可能需要制作不同规格的面板42来配合所述适配器3的选用,对于制造厂商而言,现有的制造方式相当不便,且制造成本皆相当地高。综上所述,现有的适配器3针对渐趋复杂化且密集化的光纤网络配置需求而言泛用性较低,无法依照配置需求而组合成合适的连接型态,有必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配合配置需求,而改变组合型态的光纤组合式适配器。本技术光纤组合式适配器,包含组合本体,所述组合本体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组合基壁、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分别连接所述组合基壁两相反侧的连接壁、三个彼此间隔而凹设于其中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槽,及两个彼此间隔而凸设于另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柱。定义三个彼此间隔且位于每一个连接壁上的参考位置,所述连接槽分别在所述参考位置上,所述连接柱分别在其中两个相邻的参考位置上,并用于分别与另一个组合本体的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槽配合组接,使所述组合本体组合于另一个组合本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光纤组合式适配器,还包含用于与所述组合本体组合的侧接本体,所述侧接本体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侧接基壁、分别连接所述侧接基壁的两相反侧的扣合壁与侧壁,及三个彼此间隔凹设于所述扣合壁外的扣合槽,所述扣合槽中的其中两个相邻的扣合槽用于分别与所述组合本体的所述连接柱配合组接,使所述侧接本体组合于所述组合本体。较佳地,前述光纤组合式适配器,还包含用于与所述组合本体组合的另一侧接本体,所述另一侧接本体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侧接基壁、分别连接所述侧接基壁的两相反侧的扣合壁与侧壁,及两个彼此间隔凸设于所述扣合壁外的扣合柱,所述扣合柱用于分别与所述组合本体的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槽配合组接,使所述另一侧接本体组合于所述组合本体。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利用所述组合本体的连接柱分别与另一个组合本体的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槽配合组接,使所述组合本体组合于另一个组合本体,而使所述组合本体能组合成不同的尺寸与连接型态,以适用于安装在各种规格的配线装置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现有的光纤适配器;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光纤组合式适配器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组合本体;图3是一立体图,是以另一角度辅助说明图2;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前后错位的组合型态;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并排为一横列而无错位的组合型态;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光纤组合式适配器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中衔接于该组合本体的其中一侧的一侧接本体;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中衔接于该组合本体的另一侧的一侧接本体;及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并排为一横列而无错位的组合型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与图3,本技术光纤组合式适配器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组合本体1,该组合本体1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组合基壁11、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分别连接所述组合基壁11两相反侧的连接壁12、三个彼此间隔而凹设于其中一个连接壁12外的连接槽13,及两个彼此间隔而凸设于另一个连接壁12外的连接柱14。定义三个彼此间隔且位于每一个连接壁12上的参考位置,为便于说明,将位于其中一个连接壁12的参考位置标示为P,位于另一个连接壁12的参考位置标示为P’。所述连接槽13分别位于所述参考位置P上,所述连接柱14分别在其中两个相邻的参考位置P’上,并用于分别与另一个组合本体1的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槽13配合组接,使该组合本体1组合于另一个组合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13与所述连接柱14皆自其中一个组合基壁11往另一个组合基壁11的方向延伸,但并不以此为限,只要能使所述组合本体1以错位的方式进行排列即可。参阅图4,为便于说明,将图4中每一个组合本体1的连接槽13依序标示为13a、13b及13c,对应所述连接槽13a凸设的所述连接柱14标示为14a,对应所述连接槽13b凸设的所述连接柱14标示为14b,对应所述连接槽13c凸设的所述连接柱14标示为14c。根据所述连接柱14的设置位置,可将本实施例的该组合本体1区分为两种规格,于图4中将包括所述连接柱14a、14b的所述组合本体1标示为1a,并将包括所述连接柱14b、14c的该组合本体1标示为1b。为配合不同长度的光纤线路,而须将所述组合本体1以一前一后的错位方式进行排列时,仅需要将该组合本体1a的连接柱14a、14b分别卡合于其中一个组合本体1b的连接槽13b、13c,再将另一个组合本体1b的连接柱14b、14c分别卡合于该组合本体1a的连接槽13a、13b,即可将所述组合本体1以前后错位的方式连结。参阅图5,当所述组合本体1须以并排为一横列而无错位的方式进行排列时,仅需要将该组合本体1a的连接柱14a、14b分别卡合于其中一个组合本体1b的连接槽13a、13b,再将另一个组合本体1b的连接柱14b、14c分别卡合于该组合本体1a的连接槽13b、13c,即能将所述组合本体1组合成并排为一横列而无错位的平接组合型态。须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态样中,所述组合本体1的排列方式并不以一组合本体1a与一组合本体1b交错排列为限,可视配置需求而自由选用不同规格的组合本体1,且所述连接槽13与所述连接柱14的设置位置可互相对调,而不限于图式中所绘示者,也能达到相同的功效。参阅图6与图7,本技术光纤组合式适配器的一个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光纤组合式适配器还包含两个用于与该组合本体1组合的侧接本体2,每一个侧接本体2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侧接基壁21,及分别连接所述侧接基壁21两相反侧的一扣合壁22与一侧壁23。参阅图7与图8,所述侧接本体2的不同处在于,其中一个侧接本体2还包括三个对应于该组合本体1的参考位置P’(绘示于图2),且彼此间隔凹设于该扣合壁22外的扣合槽25(绘示于图7),另一个侧接本体2还包括两个对应于该组合本体1其中两个相邻的参考位置P(绘示于图2),且彼此间隔凸设于该扣合壁22外的扣合柱26(绘示于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槽25与所述扣合柱26皆分别自其中一个侧接基壁21向另一个侧接基壁21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组合式适配器,包含:组合本体,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组合基壁,及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分别连接所述组合基壁的两相反侧的连接壁;其特征在于:定义三个彼此等间隔且位于每一个连接壁上的参考位置,所述组合本体还包括三个分别在所述参考位置上彼此间隔而凹设于其中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槽,及两个在其中两个相邻的参考位置上彼此间隔,而凸设于另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分别与另一个组合本体的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槽配合组接,使所述组合本体组合于另一个组合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组合式适配器,包含:组合本体,包括两个彼此平行间隔的组合基壁,及两个彼此平行间隔,且分别连接所述组合基壁的两相反侧的连接壁;其特征在于:定义三个彼此等间隔且位于每一个连接壁上的参考位置,所述组合本体还包括三个分别在所述参考位置上彼此间隔而凹设于其中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槽,及两个在其中两个相邻的参考位置上彼此间隔,而凸设于另一个连接壁外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分别与另一个组合本体的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槽配合组接,使所述组合本体组合于另一个组合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组合式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用于与所述组合本体组合的侧接本体,所述侧接本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淑惠李彦昌
申请(专利权)人:建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望得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