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313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水池,还包括支架、设置在水池上方的夹紧装置和升降装置,夹紧装置和升降装置安装在支架上,升降装置驱动夹紧装置升降,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架、两个夹紧臂、油缸,两个夹紧臂之间设有托架,两个夹紧臂分别转动设置在固定架的两端,每个夹紧臂包括两个弯折杆、连接两个弯折杆下端的第一连杆及连接两个弯折杆上端的第二连杆,其中一个夹紧臂的第一连杆的内侧设有两个堵头,其中一个堵头设有进气孔,弯折杆的弯折位置与固定架铰接,油缸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夹紧臂的连杆铰接,油缸的缸筒尾端与另外一个夹紧臂的连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半自动化,提高气密封检测的安全性和效率。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device for coo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device for air tightness of cooler, including a water tank, including a support, a clamping device and a lifting device arranged above the water tank. The clamping device and lifting device are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and the lifting device drives the clamping device to lift. The clamping device includes a fixing frame, two clamping arms and an oil cylinder. A brack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clamping arms, and the two clamping arms rotate separately. Each clamping arm consists of two bending rods,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two bending rods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two bending rods.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of one clamp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two plugs, one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hole, the bending position of the bend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fixing frame, and the piston rod of the oil cylinder is clamped with one of them.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arm is articulated, and the end of the cylinder barrel of the cylinde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other clamping arm.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semi-automation and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gas seal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密封检测
,特别涉及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冷却器生产过程中,需要100%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但是目前的气密测试所有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比如手工安装测试堵头,手工通气,手工将产品放入水中,测试完毕后手工取出产品并拆解测试接头。因为测试压力大(2.6MPa),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且效率低下。产品测试后表面及内部附着大量的水,目前手工使用气枪吹的方式,不能清理干净且导致地面严重积水,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水池,还包括支架、设置在水池上方的夹紧装置和升降装置,夹紧装置和升降装置安装在支架上,升降装置驱动夹紧装置升降,夹紧装置包括固定架、两个夹紧臂、油缸,两个夹紧臂之间设有托架,两个夹紧臂分别转动设置在固定架的两端,每个夹紧臂包括两个弯折杆、连接两个弯折杆下端的第一连杆及连接两个弯折杆上端的第二连杆,其中一个夹紧臂的第一连杆的内侧设有两个堵头,其中一个堵头设有进气孔,弯折杆的弯折位置与固定架铰接,油缸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夹紧臂的连杆铰接,油缸的缸筒尾端与另外一个夹紧臂的连杆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冷却器放置在托架上,将两个堵头分别对准冷却器冷却通道的进出口,启动装置后,油缸向外撑,两个夹紧臂向相反方向转动,产品被夹紧在两个夹紧臂之间,然后升降装置驱动夹紧装置下降,将冷却器完全浸没在水池的水中,通过堵头的进气孔通入空气,保持冷却器的冷却通道内压力至检测压力,冷却器表面是否冒气泡,如果存在气泡,则说明冷却器漏气,反之,冷却器密封性良好。弯折杆设置成弯折状,有利于更加牢固地夹紧冷却器,也防止了弯折杆变形,提高了夹紧臂的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实现了半自动化,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安全性和检测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折杆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呈110°-130°夹角。该角度可使夹紧臂牢固地夹紧冷却器,提高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架包括方形架和龙门架,方形架呈“日”字形,方形架与龙门架的两个竖臂固定连接。“日”字形的方形架具有非常好的牢固性,可防止夹紧装置夹紧过程中产生变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和两个导柱,气缸固定在气缸安装板上,气缸安装板固定在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到固定架上,导柱与气缸安装板滑动连接,导柱的端部连接固定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托架包括第一托杆及至少两根垂直于第一托杆的第二托杆,第一托杆通过竖杆与固定架连接。托架上可以直接放置冷却器,也可以放置托盘,托盘上再放置冷却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第一托杆的棱边设有用于定位冷却器的定位槽。将冷却器的边缘放置在定位槽中,堵头恰好对准冷却器冷却通道的进出口,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立柱和悬臂,悬臂向水池上方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紧装置和升降装置各有两个。双工位设置,可以增加检测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置物台,置物台台面下方连通管道,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罗茨风机,置物台的台面设有传感器。本实施方式将冷却器放置在置物台6的台面上,传感器感应到有产品,PLC控制系统自动启动罗茨风机8开始吸液,将冷却器上的水吸走,防止水流淌到工作区域内而导致地面打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夹紧装置和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水池1,还包括支架2、设置在水池1上方的夹紧装置3和升降装置4,夹紧装置3和升降装置4安装在支架2上,升降装置4驱动夹紧装置3升降,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架31、两个夹紧臂32、油缸33,两个夹紧臂32之间设有托架5,两个夹紧臂32分别转动设置在固定架31的两端,每个夹紧臂32包括两个弯折杆321、连接两个弯折杆321下端的第一连杆322及连接两个弯折杆321上端的第二连杆323,其中一个夹紧臂32的第一连杆322的内侧设有两个堵头324,其中一个堵头324设有进气孔,弯折杆321的弯折位置与固定架31铰接,油缸33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夹紧臂32的连杆323铰接,油缸33的缸筒尾端与另外一个夹紧臂32的连杆323铰接。本实施方式的装置还包括PLC控制柜和液压站(图中未示出),PLC控制柜用于控制装置的运行,液压站为油缸33提供动力。在检测时,将冷却器放置在托架5上,将两个堵头324分别对准冷却器冷却通道的进出口,启动装置后,油缸33向外撑,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臂32向相反方向转动,产品被夹紧在两个夹紧臂32之间,然后升降装置4驱动夹紧装置3下降,将冷却器完全浸没在水池1的水中,通过堵头324的进气孔通入空气,保持冷却器的冷却通道内压力至检测压力,冷却器表面是否冒气泡,如果存在气泡,则说明冷却器漏气,反之,冷却器密封性良好。弯折杆321设置成弯折状,有利于更加牢固地夹紧冷却器,也防止了弯折杆321变形,提高了夹紧臂32的使用寿命。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实现了半自动化,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安全性和检测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弯折杆321包括第一臂3211和第二臂3212,第一臂3211和第二臂3212呈110°-130°夹角。该角度可使夹紧臂32牢固地夹紧冷却器,提高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固定架31包括方形架311和龙门架312,方形架311呈“日”字形,方形架311与龙门架312的两个竖臂固定连接。“日”字形的方形架311具有非常好的牢固性,可防止夹紧装置3夹紧过程中产生变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4包括气缸41和两个导柱42,气缸41固定在气缸安装板43上,气缸安装板43固定在支架2上,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到固定架31上,导柱42与气缸安装板43滑动连接,导柱42的端部连接固定架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2所示,托架5包括第一托杆51及至少两根垂直于第一托杆51的第二托杆52,第一托杆51通过竖杆53与固定架31连接。托架5上可以直接放置冷却器,也可以放置托盘,托盘上再放置冷却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沿着第一托杆51的棱边设有用于定位冷却器的定位槽511。定位槽511沿着第一托杆51长度方向设置,可将冷却器的一个棱边设置在定位槽511中,定位槽511的底面可以支撑冷却器,定位槽511的两端可以防止冷却器左右偏移。将冷却器的边缘放置在定位槽511中,堵头324可恰好对准冷却器冷却通道的进出口,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提高生产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支架2包括立柱21和悬臂22,悬臂22向水池1上方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夹紧装置3和升降装置4各有两个。双工位设置,可以增加检测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置物台6,置物台6台面下方连通管道7,管道7的另一端连接罗茨风机8,置物台6台面设有传感器。检测后的冷却器产品从水中拿出来后会有水残留在产品上,如果不及时处理干净,会在工作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2)、设置在所述水池(1)上方的夹紧装置(3)和升降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3)和升降装置(4)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升降装置(4)驱动所述夹紧装置(3)升降,所述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架(31)、两个夹紧臂(32)、油缸(33),两个夹紧臂(32)之间设有托架(5),两个所述夹紧臂(32)分别转动设置在固定架(31)的两端,每个所述夹紧臂(32)包括两个弯折杆(321)、连接两个弯折杆(321)下端的第一连杆(322)及连接两个弯折杆(321)上端的第二连杆(323),其中一个夹紧臂(32)的第一连杆(322)的内侧设有两个堵头(324),其中一个堵头(324)设有进气孔,所述弯折杆(321)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固定架(31)铰接,所述油缸(33)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夹紧臂(32)的连杆(323)铰接,所述油缸(33)的缸筒尾端与另外一个夹紧臂(32)的连杆(323)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2)、设置在所述水池(1)上方的夹紧装置(3)和升降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3)和升降装置(4)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升降装置(4)驱动所述夹紧装置(3)升降,所述夹紧装置(3)包括固定架(31)、两个夹紧臂(32)、油缸(33),两个夹紧臂(32)之间设有托架(5),两个所述夹紧臂(32)分别转动设置在固定架(31)的两端,每个所述夹紧臂(32)包括两个弯折杆(321)、连接两个弯折杆(321)下端的第一连杆(322)及连接两个弯折杆(321)上端的第二连杆(323),其中一个夹紧臂(32)的第一连杆(322)的内侧设有两个堵头(324),其中一个堵头(324)设有进气孔,所述弯折杆(321)的弯折位置与所述固定架(31)铰接,所述油缸(33)的活塞杆与其中一个夹紧臂(32)的连杆(323)铰接,所述油缸(33)的缸筒尾端与另外一个夹紧臂(32)的连杆(323)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杆(321)包括第一臂(3211)和第二臂(3212),所述第一臂(3211)和所述第二臂(3212)呈110°-130°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1)包括方形架(311)和龙门架(312),所述方形架(311)呈“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巍托马斯欧拉
申请(专利权)人:安飒液压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