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09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包括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和光学角度粗调机构,所述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旋转调节模块和角度俯仰调节模块,所述角度旋转调节模块主要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角度俯仰调节模块主要包括盖板和固定套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调节孔、第二凹槽、第一螺纹孔、第三凹槽和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六凹槽、第三螺纹孔、凸台、异形凹槽,本装置可承负载较大,属于中、重载型,但整体结构布局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很低,且稳定性高,满足公司特定需求。

A Large Load Optical Angle Adjust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dete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large-load optical angle adjust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precisio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n optical angle roughing mechanism. The precisio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angle rotation adjusting module and an angle pitch adjusting module. The angle rotation adjusting module mainly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guide plate, and the angle pitch adjusting module is the main part. To include cover plate and fixed sleev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first groove, adjusting hole, second groove, first threaded hole, third groove and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ixth groove, third threaded hole, convex platform and special groove, which can bear large load and belong to medium and heavy load type, but the overall structure layout is simple, the volume is small and the cost is low. It has high stability and meets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compa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
本技术涉及光学检测
,具体是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
技术介绍
在光学检测设备、尤其是干涉仪类检测设备中,在瞄准被检测物时,经常要对其光路角度进行旋转和俯仰调节,尤其是干涉光路中,能迅速并准确找到目标物位置是尤为重要的。已有的光学角度调整架大多数为轻、中载型,当检测设备重量较重时,调节困难,尤其是俯仰调节时,大角度快速调节时有明显的顿挫感,导致稳定性较差且易损坏;已有的光学角度调整架大多数为精密调节,在距离较远时,例如100-500米,在调节过程中,要快速且精确找到目标物就变得不现实了,通常要找到目标物都需花费很长时间;已有的粗调角度机构与精密角度调节机构一体的光学角度调整架很少;已有的光学角度调整架在调节过程中经常出现串扰情况,即角度在进行俯仰调节时,往往会干扰旋转调节,反之,亦成立,这样会让整个调节过程时间加长,并且导致光斑在回调过程中无法准确归位;已有的中重载光学角度调整架精度较低、成本高,且不能满足公司特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包括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和光学角度粗调机构,所述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旋转调节模块和角度俯仰调节模块,所述角度旋转调节模块主要包括底板和导向板,所述角度俯仰调节模块主要包括盖板和固定套管,所述盖板设置在底板的上侧,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调节孔、第二凹槽、第一螺纹孔、第三凹槽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轴承,第一凹槽的下方设置有穿过底板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上端设置有与轴承同轴配合的圆柱凸台,所述调节孔上安装有第一螺纹副,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有用于俯仰调节时的限位板,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旋转调节弹簧,所述第三凹槽上设置有俯仰调节弹簧,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与轴承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设有内螺纹,圆柱凸台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配合且旋紧,导向板上设置有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所述旋转调节弹簧的内端放置在第四凹槽内,第五凹槽上设置有与第五凹槽配合的限位板,第五凹槽与限位板粘接固定;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六凹槽、第三螺纹孔、凸台、异形凹槽,所述俯仰调节弹簧的上端设置在第六凹槽内,所述转动轴的外端设置在第三螺纹孔内并安装有锁紧螺钉,所述凸台与固定套管上的第三通孔配合设置,所述异形凹槽上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与异形凹槽上的第四螺纹孔配合的第一沉头孔,固定件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固定件通过第四通孔安装有第二螺纹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对旋转调节弹簧限位的螺钉,所述螺钉外端与旋转调节弹簧内孔配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纹副和第二螺纹副的内端与限位板相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纹副和第二螺纹副上的螺纹均采用牙距为0.25mm精密调节螺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调节弹簧和俯仰调节弹簧均采用重载弹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盖板和导向板均采用硬铝制作而成,所述主轴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轴的下端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光学检测设备的第二螺纹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管上设置有第五螺纹孔,所述第五螺纹孔上设置有螺纹旋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套管上还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光学角度粗调机构的第二沉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提供的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可承负载较大,属于中、重载型,但整体结构布局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很低,且稳定性高,满足公司特定需求。本装置供的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分为光学角度粗调机构与精密角度调节机构两部分,使用中即可快速找到目标物,也可精确定位目标物,精密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范围较小,避免大角度调节出现的顿挫感,粗调部分采用现有成熟产品,本装置提供的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俯仰调节和旋转调节完全分离,互不干扰,在回调过程中,可准确定位已标记的光斑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大负载角度调整架角度旋转调节模块爆炸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大负载角度调整架角度俯仰调节模块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大负载角度调整架精密角度调节机构结构图。其中:角度旋转调节模块1、角度俯仰调节模块2、底板11、第一凹槽111、调节孔112、第二凹槽113、第一螺纹孔114、第三凹槽115、第一通孔116、主轴12、圆柱凸台121、第二螺纹孔122、导向板13、第二通孔131、第四凹槽132、第五凹槽133、轴承14、第一螺纹副15、限位板16、旋转调节弹簧17、俯仰调节弹簧18、盖板21、第六凹槽211、第三螺纹孔212、凸台213、异形凹槽214、第四螺纹孔215、转动轴22、锁紧螺钉23、固定套管24、第三通孔241、第五螺纹孔242、第二沉头孔243、固定件25、第一沉头孔251、第四通孔252、螺纹旋杆26、第二螺纹副27。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包括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和光学角度粗调机构,所述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旋转调节模块1和角度俯仰调节模块2,所述角度旋转调节模块主要1包括底板11和导向板13,所述角度俯仰调节模块2主要包括盖板21和固定套管24,所述盖板21设置在底板11的上侧,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调节孔112、第二凹槽113、第一螺纹孔114、第三凹槽115和第一通孔116,所述第一凹槽111内安装有轴承14,第一凹槽111的下方设置有穿过底板11的主轴12,所述主轴12的上端设置有与轴承同轴配合的圆柱凸台121,所述主轴12的下端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光学检测设备的第二螺纹孔122,所述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包括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和光学角度粗调机构,所述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旋转调节模块(1)和角度俯仰调节模块(2),所述角度旋转调节模块(1)主要包括底板(11)和导向板(13),所述角度俯仰调节模块(2)主要包括盖板(21)和固定套管(24),所述盖板(21)设置在底板(11)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调节孔(112)、第二凹槽(113)、第一螺纹孔(114)、第三凹槽(115)和第一通孔(116),所述第一凹槽(111)内安装有轴承(14),第一凹槽(111)的下方设置有穿过底板(11)的主轴(12),所述主轴(12)的上端设置有与轴承同轴配合的圆柱凸台(121),所述调节孔(112)上安装有第一螺纹副(15),所述第二凹槽(113)上设置有用于俯仰调节时的限位板(16),所述第一螺纹孔(114)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旋转调节弹簧(17),所述第三凹槽(115)上设置有俯仰调节弹簧(18),所述第一通孔(116)内设置有转动轴(22),所述导向板(13)上设置有与轴承(14)同轴的第二通孔(131),第二通孔(131)上设有内螺纹,圆柱凸台(121)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配合且旋紧,导向板(13)上设置有第四凹槽(132)和第五凹槽(133),所述旋转调节弹簧(17)的内端放置在第四凹槽(132)内,第五凹槽(133)与限位板(16)配合设置,第五凹槽(133)与限位板(16)粘接固定;所述盖板(21)上设置有第六凹槽(211)、第三螺纹孔(212)、凸台(213)、异形凹槽(214),所述俯仰调节弹簧(18)的上端设置在第六凹槽(211)内,所述转动轴(22)的外端设置在第三螺纹孔(212)内并安装有锁紧螺钉(23),所述凸台(213)与固定套管(24)上的第三通孔(241)配合设置,所述异形凹槽(214)上安装有固定件(25),所述固定件(25)上设置有与异形凹槽(214)上的第四螺纹孔(215)配合的第一沉头孔(251),固定件(25)上设置有第四通孔(252),固定件(25)通过第四通孔(252)安装有第二螺纹副(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负载光学角度调整架,包括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和光学角度粗调机构,所述精密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旋转调节模块(1)和角度俯仰调节模块(2),所述角度旋转调节模块(1)主要包括底板(11)和导向板(13),所述角度俯仰调节模块(2)主要包括盖板(21)和固定套管(24),所述盖板(21)设置在底板(11)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调节孔(112)、第二凹槽(113)、第一螺纹孔(114)、第三凹槽(115)和第一通孔(116),所述第一凹槽(111)内安装有轴承(14),第一凹槽(111)的下方设置有穿过底板(11)的主轴(12),所述主轴(12)的上端设置有与轴承同轴配合的圆柱凸台(121),所述调节孔(112)上安装有第一螺纹副(15),所述第二凹槽(113)上设置有用于俯仰调节时的限位板(16),所述第一螺纹孔(114)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旋转调节弹簧(17),所述第三凹槽(115)上设置有俯仰调节弹簧(18),所述第一通孔(116)内设置有转动轴(22),所述导向板(13)上设置有与轴承(14)同轴的第二通孔(131),第二通孔(131)上设有内螺纹,圆柱凸台(121)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配合且旋紧,导向板(13)上设置有第四凹槽(132)和第五凹槽(133),所述旋转调节弹簧(17)的内端放置在第四凹槽(132)内,第五凹槽(133)与限位板(16)配合设置,第五凹槽(133)与限位板(16)粘接固定;所述盖板(21)上设置有第六凹槽(211)、第三螺纹孔(212)、凸台(213)、异形凹槽(214),所述俯仰调节弹簧(18)的上端设置在第六凹槽(211)内,所述转动轴(22)的外端设置在第三螺纹孔(212)内并安装有锁紧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辉吴鹏乐郝文良周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至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