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和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297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和新风系统,包括壳体和多个凸起部件;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端、出风端和腔室;多个所述凸起部件设置在所述腔室对应的内衬板上;风声从所述进风端进入所述腔室后,被所述多个凸起部件反射,从而降低噪音。

A duct structure and fresh air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duct structure and a fresh air system, including a shell and a plurality of protruding components;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 air outlet and a chamber; a plurality of protruding components are arranged on the corresponding inner liner plate of the chamber; after the wind sound enters the chamber from the air inlet end, it is reflected by the plurality of protruding components, thereby reducing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结构和新风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和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室内空气不流通,现在很多楼房在建筑的时候就添加了新风系统。现有的新风系统为满足用户需要,不断地追求大的出风风量,必然会使其风机的功率越来越大。因为大功率电机的转速快,风量大,风速高,从而产生大的声功率,必然使得新风系统的噪音增大,给用户带来不适和困扰。因此,如何降低新风系统的噪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和新风系统,以降低新风系统的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和多个凸起部件;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端、出风端和腔室;多个所述凸起部件设置在所述腔室对应的内衬板上;风声从所述进风端进入所述腔室后,被所述多个凸起部件反射,从而降低噪音。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所述凸起部件的表面设置有吸音部件;所述风声被反射过程中,部分风声被所述吸音部件吸收。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所述吸音部件为吸音棉;所述吸音棉的表面设置吸音孔,背面为封闭结构。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所述吸音部件与所述凸起部件之间采用粘贴方式设置。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所述进风端设置有进风栅格。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所述进风栅格均匀排列。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所述进风栅格的形状相同或不同。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多个所述凸起部件与所述内衬板可拆卸设置。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风道结构中,所述凸起部件成V型结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包括风机和如上所述的风道结构;所述风机与所述风道结构相连。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和新风系统,通过在腔室对应的内衬板上设置多个凸起部件,使得风声进入腔室后,被多个凸起部件反射,从而使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无法从出风端出去,降低了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部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的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包括壳体10和多个凸起部件11;其中,壳体10设置有进风端101、出风端102和腔室103;多个凸起部件11设置在腔室103对应的内衬板上。其中,多个凸起部件11成V型结构,且多个凸起部件11与内衬板优选为可拆卸设置,例如,可以通过螺栓组件将多个凸起部件11固定在内衬板上。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凸起部件11的数目,以及,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内衬板上的位置。例如,本实施例可以由钣金结构成壳体10,并将进风端101与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形成的风声经风机的出风口和进风端101进入腔室103后,被多个凸起部件11反射,使得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无法从出风端102出去,降低了噪音。本实施例的风道结构,通过在腔室103对应的内衬板上设置多个凸起部件11,使得风声进入腔室103后,被多个凸起部件11反射,从而使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无法从出风端102出去,降低了噪音。实施例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在图1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可以包括吸音部件12,该吸音部件12设置在凸起部件11的表面。其中,吸音部件12与凸起部件11之间优选为采用粘贴方式设置。吸音部件12优选为吸音棉,该吸音棉的表面设置吸音孔,背面为封闭结构。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形成的风声经风机的出风口和进风端101进入腔室103后,被多个凸起部件11反射,使得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同时由吸音棉上的吸音孔吸收部分声音,进一步减少从出风端102出去的声音,降低了噪音。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进风端101设置进风栅格(图中不再示出),其中,进风栅格均匀排列,进风栅格的形状相同或不同。进风栅格使风机吹出的风均匀进入腔室103,避免与腔室103对应的内衬板形成正面撞击产生较大的气流噪音,以及避免进风区域风压不均产生较大气流噪音,从而降低了噪音。本实施例的风道结构,通过在多个凸起部件11上设置吸音部件12,使得风声进入腔室103后,被多个凸起部件11反射的同时被吸音部件12吸收,从而使从出风端102出去的声音所占的比例较少,降低了噪音,同时通过在进风端101设置进风栅格,使得风机吹出的风进入腔室103时,能够更加均匀,产生较小的气流噪音,并且避免了与腔室103对应的内衬板形成正面撞击,产生较小的气流噪音,以及避免进风区域风压不均产生较大气流噪音,从而降低了噪音。实施例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新风系统包括风机2和上述实施例的风道结构1,其中,风机2与风道结构1相连。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新风系统,实现降噪的原理已经在有关风道结构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详细请参考上述相关记载,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实施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实施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实施例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多个凸起部件(11);所述壳体(10)设置有进风端(101)、出风端(102)和腔室(103);多个所述凸起部件(11)设置在所述腔室(103)对应的内衬板上;风声从所述进风端(101)进入所述腔室(103)后,被所述多个凸起部件(11)反射,从而降低噪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多个凸起部件(11);所述壳体(10)设置有进风端(101)、出风端(102)和腔室(103);多个所述凸起部件(11)设置在所述腔室(103)对应的内衬板上;风声从所述进风端(101)进入所述腔室(103)后,被所述多个凸起部件(11)反射,从而降低噪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件(11)的表面设置有吸音部件(12);所述风声被反射过程中,部分风声被所述吸音部件(12)吸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件(12)为吸音棉;所述吸音棉的表面设置吸音孔,背面为封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米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