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260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所述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包括:纬纱系统、经纱系统和绒经系统;其中所述纬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纬纱层;所述经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地经层;上纬纱层与上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上层织物;下纬纱层与下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下层织物;以及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通过绒经系统将所述的上、下层织物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双层间隔织物;并通过两根绒经纱与夹在两根绒经纱之间的地经纱形成“三角形”支架结构,不仅能够改善间隔织物中的两根绒经纱“站立”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提高本间隔织物的抗压性能,而且有助于最大间隔厚度的实现。

A Compressive Woven Spacing Fabric and Its Knit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ssure-resistant woven spacer fabric and its knitt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weft system, a warp system and a velvet warp system, wherein the weft system comprises two weft layers distributed up and down, the warp system comprises two ground warp layers distributed up and down, and the upper weft layer interweaves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warp layers to form upper and lower weft fabrics. The yarn layer interweaves with the lower warp layer to form the lower fabric; and the wool warp system interweaves repeatedly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fabric; the anti-pressure woven spacer fabric of the invention connects the upper and lower fabric into a whole through the wool warp system to form a double-layer spacer fabric; and forms a \triangle\ through two wool warp yarns and the ground warp yarn sandwiched between two wool warp yarns. The bracket structur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compressive capacity of the two velvet warp yarns in the spacer fabric, but also improve the compressive performance of the spacer fabric,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aximum spacer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机织物
,具体涉及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机织工艺生产的玻璃纤维空芯间隔织物在结构形态上,一般是采用双层层连组织,中间的绒经被均匀地夹在上下两地经组织之间,且每根绒经在织物高度方向上是相互平行排列的,这就使得整体间隔织物中的绒经与两个面层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结构,尤其,在压力作用下容易向一个方向倾斜而“趴下”,难以使玻璃钢空芯板材具有稳定且较大的空芯高度,同时难以满足较大的抗压性能,从而影响间隔机织物的综合性能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通过改变绒经纱与上、下纬纱层之间排列方式以提高机织间隔织物的抗压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包括:纬纱系统、经纱系统和绒经系统;其中所述纬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纬纱层;所述经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地经层;上纬纱层与上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上层织物;下纬纱层与下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下层织物;以及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进一步,所述绒经系统包括:在一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两根绒经纱;两根绒经纱在上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并列靠在一起;在下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被位于下地经层中的至少两根下层地经纱隔开。进一步,所述纬纱、绒经纱和地经纱均采用化纤单丝、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纬纱系统、经纱系统和绒经系统;其中所述纬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纬纱层;所述经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地经层;上纬纱层与上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上层织物;下纬纱层与下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下层织物;以及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进一步,所述绒经系统包括:在一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这是必须要强调的)两根绒经纱;两根绒经纱在上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并列靠在一起;在下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被位于下地经层中的至少两根下层地经纱隔开。进一步,所述纬纱、绒经纱和地经纱均采用化纤单丝、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通过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将所述的上、下层织物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双层间隔织物;另外,本抗压机织间隔织物还通过两根绒经纱与夹在两根绒经纱之间的地经纱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三角形”支架结构,不仅能够改善机织间隔织物中的两根绒经纱“站立”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提高本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抗压性能,而且有助于最大间隔厚度的实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经向截面示意图。其中:上层织物10,上层纬纱100,下层织物20,下层纬纱200,绒经纱30、31,上层地经纱101、102;下层地经纱201、202。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包括:纬纱系统、经纱系统和绒经系统;其中所述纬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纬纱层;所述经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地经层;上纬纱层与上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上层织物10;下纬纱层与下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下层织物20;以及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通过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将所述的上、下层织物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双层间隔织物。具体的,上纬纱层均包括若干根上层纬纱100,上地经层包括若干根上层地经纱101和上层地经纱102,各上层纬纱100分别与各上层地经纱101和各上层地经纱102交织在一起,形成上层织物10;下纬纱层均包括若干根下层纬纱200,下地经层包括若干根下层地经纱201和下层地经纱202,各下层纬纱200分别与各下层地经纱201和各下层地经纱202交织在一起,形成下层织物20。所述绒经系统包括:在一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两根绒经纱;两根绒经纱在上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并列靠在一起;在下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被位于下地经层中的至少两根下层地经纱隔开。具体的,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在上层织物10中始终是以并列的形式与上纬纱层交织,在转入下层织物20时,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这两根绒经纱被下地经层中的至少两根下层地经纱隔开一定的间距,并与下纬纱层交织,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这两根绒经纱在上、下层织物间转换时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均在纬纱方向上形成一定量的位移,从而使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这两根绒经纱在纬向方向上的偏移及下地经层中的下层地经纱201和下层地经纱202构成“三角形”支架结构,通过该“三角形”支架结构不仅能够改善机织间隔织物中的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这两根绒经纱“站立”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提高本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抗压性能,而且有助于最大间隔厚度的实现。优选的,交织在下纬纱层的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这两根绒经纱之间的下层地经纱数量优选为两根,以使所述“三角形”支架结构的稳定性最好,从而使本抗压机织间隔织物中的绒经纱30和绒经纱31这两根绒经纱“站立”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最好。所述纬纱、绒经纱和地经纱均采用化纤单丝、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纬纱系统、经纱系统和绒经系统;其中所述纬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纬纱层;所述经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地经层;上纬纱层与上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上层织物;下纬纱层与下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下层织物;以及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所述绒经系统包括:在一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两根绒经纱;两根绒经纱适于依次反复与上、下纬纱层交织;交织在上纬纱层的两根绒经纱并列在一起;以及交织在下纬纱层的两根绒经纱被位于下地经层中的至少两根下层地经纱隔开。所述纬纱、绒经纱和地经纱均采用化纤单丝、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关于所述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实施例1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通过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将所述的上、下层织物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双层间隔织物;另外,本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还通过改变绒经纱在织物中的排列方式,以达到稳定绒经纱站立的结构,提高编织而成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的站立高度和抗压等物理性能。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一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纬纱系统、经纱系统和绒经系统;其中所述纬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纬纱层;所述经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地经层;上纬纱层与上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上层织物;下纬纱层与下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下层织物;以及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纬纱系统、经纱系统和绒经系统;其中所述纬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纬纱层;所述经纱系统包括:上、下分布的两个地经层;上纬纱层与上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上层织物;下纬纱层与下地经层交织,以形成下层织物;以及所述绒经系统依次反复交织在上、下层织物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绒经系统包括:在一个织物组织循环中至少有两根绒经纱;两根绒经纱在上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并列靠在一起;在下纬纱层中交织时,两根绒经纱被位于下地经层中的至少两根下层地经纱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压机织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绒经纱和地经纱均采用化纤单丝、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其中的一种或几种。4.一种抗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爱军单小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普泰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