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朋均专利>正文

一种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36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篮,包括外部框架、载物平台、承重支架和承重钢管;外部框架套装在载物平台上,载物平台与承重支架焊接为一体,承重钢管可拆卸连接于承重支架的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吊篮的自由拆卸,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增加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

A hanging bas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anging basket, which comprises an external frame, a loading platform, a load-bearing bracket and a load-bearing steel pipe; the external frame is set on the load-bearing platform, and the load-bearing platform and the load-bearing bracket are welded together, and the load-bearing steel pip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inside of the load-bearing bracket. Through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free disassembly of the hanging basket can be realized, th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can b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篮
本技术涉及房建项目施工
,特别是一种吊篮。
技术介绍
在房建项目施工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吊篮,其中,吊篮是用于与起吊装置配合,可以实现货物垂直运送到相应的高空楼层的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吊篮通常是整体式的,不可以拆卸,又因为其外部边框较高,就导致了货物装卸过程十分麻烦,不仅仅大量消耗人力,还至少需要两人一内一外相互配合才能完成;除此之外,因为在货物拆卸过程中,外部框架是不可拆卸的,就容易对外部框架造成撞击,从而破坏吊篮整体结构,降低安全性能。因此,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吊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篮,可以实现自由拆卸,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增加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吊篮,包括外部框架、载物平台、承重支架和承重钢管;外部框架套装在载物平台上,载物平台与承重支架焊接为一体,承重钢管可拆卸连接于承重支架的内部。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部框架、载物平台和承重钢管均是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外部框架套装在载物平台上,承重钢管可拆卸连接于承重支架的内部,从而实现了吊篮的可自由拆卸,大大方便了货物的装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外部框架不易损坏,增加了安全性能。进一步的,外部框架包括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横向钢管与纵向钢管焊接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外部框架的长宽不小于载物平台的长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外部框架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满足强度要求;通过外部框架的长宽不小于载物平台的长宽,保证了外部框架能够套装在载物平台上,与载物平台组合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承重钢管不少于两根。进一步的,承重钢管插合在承重支架的两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能够保证吊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满足起吊的强度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吊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吊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吊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部框架,2-载物平台,3-承重支架,4-承重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吊篮,包括外部框架1、载物平台2、承重支架3和承重钢管4;外部框架1套装在载物平台2上,载物平台2与承重支架3焊接为一体,承重钢管4可拆卸连接于承重支架3的内部;其中,外部框架1包括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横向钢管与纵向钢管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并且,外部框架1的长宽不小于载物平台2的长宽;承重钢管4插合在承重支架3的两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新型吊篮,可以实现自由拆卸,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增加整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般由两个载物平台2,包括一号载物平台、二号载物平台,一个外部框架1和两根承重钢管4构成一组进行流水作业,其中,一号载物平台在楼底完成装货后,安装好外部框架1及承重钢管4,通过起吊装置将吊篮和货物运送至指定楼层,因承重钢管4、外部框架1、载物平台2三部分是分开的,吊运时承重钢管4插入承重支架3内部,保证了外部框架1、载物平台2与承重钢管4的整体性,到达指定楼层后,只需抽出承重钢管4即可拆除载物平台2和外部框架1,然后将一号载物平台和运送的货物一起转移至指定施工地点,同时将此前货物已卸除完毕的二号载物平台、外部框架1及承重钢管4送回楼底,重新装货,以此形成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本实施例的吊篮成功使用于慈觉林幸福苑住宅小区及员工公寓建设项目,此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共有1322套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49439.96平方米,2016年12月10日开工,2017年6月9日竣工,合同工期180天。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在保证人员一致的情况下,对传统吊篮和本技术吊篮的工作效率进行了统计,其中,同样在3人装,4人卸的情况下,传统吊篮每4小时可完成20吊,而新型吊篮每4小时可完成30吊。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载物平台、承重支架和承重钢管;其中所述外部框架套装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载物平台与所述承重支架焊接为一体,所述承重钢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重支架的内部;所述外部框架的长宽不小于所述载物平台对应的长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载物平台、承重支架和承重钢管;其中所述外部框架套装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载物平台与所述承重支架焊接为一体,所述承重钢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重支架的内部;所述外部框架的长宽不小于所述载物平台对应的长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朋均刘成江绪芫罗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万朋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