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367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包括上横梁、支撑板、补偿张紧装置及至少两根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的顶部与所述上横梁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导轨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相连,所述补偿张紧装置的两侧分别经导靴滑动设置于复数根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补偿张紧装置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内的补偿轮,所述框架为左侧及右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补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补偿绳由左至右穿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补偿绳的底部绕设于所述补偿轮的底部外缘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的底面中部设有上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下缓冲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正对所述下缓冲机构设置,且所述上缓冲机构的底面正对所述框架的顶面中部,所述下缓冲机构的顶面正对所述框架的底面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电梯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成本。

A Compensation Rope Tension Device for Medium and High Speed Elevato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ensation rope tensioning device for medium and high speed elevators,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ross beam, a support plate, a compensation tensioning device and at least two vertical guide rails.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guide rails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cross beam, and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guide rails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compensation tensioning device are sliding through guide boots and arranged in plural roots respectively. On the vertical guide rail, the compensation tension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compensation wheel arranged in the frame. The frame is a hollow structure with opening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compensation wheel rotates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ame. The compensation rope runs through the frame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mpensation rop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bottom outer surface of the compensation wheel. Th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An upper buff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of the cross beam, and a lower buff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upper buffer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buffer mechanism,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upper buffer mechanism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ram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lower buffer mechanism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safety of the elevator and reduc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涉及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补偿绳张紧装置是电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主要防止对重冲顶,减小轿厢振动,减小曳引电机的损坏。其中现有技术中,补偿轮的框架主要是利用液压缸进行限位,在补偿轮受到补偿绳瞬间拉力的时候,能够利用液压缸进行缓冲,再补偿绳瞬间失去对补偿轮拉力的时候,液压缸会拉住进行缓冲。但是,这种方式中,存在以下缺点:实际在使用的时候,补偿轮会经常受到瞬间的拉力及瞬间不受力,这样会导致液压缸损坏,而且损坏之后可能还不知道,严重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液压缸为机械机构,长时间使用之后,及其容易损坏,如果说出现损坏没有被发现的话,则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包括上横梁、支撑板、补偿张紧装置及至少两根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的顶部与所述上横梁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导轨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相连,所述补偿张紧装置的两侧分别经导靴滑动设置于复数根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补偿张紧装置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内的补偿轮,所述框架为左侧及右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补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补偿绳由左至右穿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补偿绳的底部绕设于所述补偿轮的底部外缘面上,所述上横梁的底面中部设有上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下缓冲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正对所述下缓冲机构设置,且所述上缓冲机构的底面正对所述框架的顶面中部,所述下缓冲机构的顶面正对所述框架的底面中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向导轨包括四根,两根所述竖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侧,另外两根所述竖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另一侧,每根所述竖向导轨上滑动设有两个导靴,所述导靴一侧滑动设置于所述竖向导轨上,另一侧与所述框架的外侧壁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补偿轮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偿轮间隔布置于所述框架内壁的左侧及右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缓冲机构及下缓冲机构均由至少一块弹性缓冲块制成,所述上缓冲机构的弹性缓冲块经螺栓螺接固定于上横梁的底面上,所述下缓冲机构的弹性缓冲块经螺栓螺接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缓冲块上设有通孔,对应所述上横梁的底面上及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设有螺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缓冲块为橡胶制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根所述竖向导轨上设有上限位板及下限位板,所述上、下限位板均经限位螺栓锁紧于所述竖向导轨上,且所述竖向导轨上的两个导靴设置于所述上、下限位板之间。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在框架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上、下缓冲机构,这样在补偿绳瞬间给予或者失去对补偿轮力度的时候,补偿轮及框架瞬间上升及下降的时候,能够通过上、下缓冲机构进行缓冲,能够有效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与以往采用液压缸相比,弹性缓冲块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不容易损坏,即使部分损坏,也不影响使用,能够减小安全隐患;2.本技术中上、下缓冲机构采用多组橡胶制成的弹性缓冲块制成,这样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即使有部分损坏,也不影响使用,能够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弹性缓冲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横梁;2、支撑板;3、竖向导轨;4、导靴;5、框架;6、补偿轮;7、补偿绳;8、上缓冲机构;9、下缓冲机构;10、弹性缓冲块;11、螺栓;12、通孔;13、上限位板;14、下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包括上横梁1、支撑板2、补偿张紧装置及至少两根竖向导轨3,所述竖向导轨3的顶部与所述上横梁1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导轨3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相连,所述补偿张紧装置的两侧分别经导靴4滑动设置于复数根所述竖向导轨3上,所述补偿张紧装置包括框架5及设置于框架5内的补偿轮6,所述框架5为左侧及右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补偿轮6转动安装于所述框架5的内壁上,补偿绳7由左至右穿于所述框架5内,且所述补偿绳7的底部绕设于所述补偿轮6的底部外缘面上,所述上横梁1的底面中部设有上缓冲机构8,所述支撑板2的顶面中部设有下缓冲机构9,所述上缓冲机构8正对所述下缓冲机构9设置,且所述上缓冲机构8的底面正对所述框架5的顶面中部,所述下缓冲机构9的顶面正对所述框架5的底面中部。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由于补偿绳的一端与轿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对重的底部连接,中部则绕在对重轮上面,起到一个保护对重及轿体的重用,在轿体出现问题,瞬间掉落或者对重瞬间掉落的时候,补偿绳会受到瞬间的拉力,这样会将补偿轮及框架瞬间向上拉动,通过上缓冲机构的设置,这样能够对框架进行一个缓冲,防止出现刚性碰触,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如果说电梯的钢丝绳断裂,对重掉落或者轿体瞬间下掉部分距离,补偿轮不在受到补偿绳的拉力,则补偿轮及框架会向下掉落,通过下缓冲机构的设置,这样能够对补偿轮及框架进行一个缓冲保护,防止出现损坏。其中,所述竖向导轨包括四根,两根所述竖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侧,另外两根所述竖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另一侧,每根所述竖向导轨上滑动设有两个导靴,所述导靴一侧滑动设置于所述竖向导轨上,另一侧与所述框架的外侧壁相连。所述补偿轮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偿轮间隔布置于所述框架内壁的左侧及右侧。参见图1所示,所述上缓冲机构8及下缓冲机构9均由3块弹性缓冲块10制成,所述上缓冲机构的弹性缓冲块经螺栓螺接固定于上横梁的底面上,所述下缓冲机构的弹性缓冲块经螺栓11螺接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所述弹性缓冲块10上设有通孔12,对应所述上横梁的底面上及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设有螺孔。所述弹性缓冲块为橡胶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螺栓的端部会沉落于弹性缓冲块的内部,这样如果说框架碰触到弹性缓冲块,即使弹性缓冲块部分出现损坏,也不会影响使用的安全性,而且维修更换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参见图1所示,一根所述竖向导轨3上设有上限位板13及下限位板14,所述上、下限位板均经限位螺栓锁紧于所述竖向导轨上,且所述竖向导轨上的两个导靴设置于所述上、下限位板之间。利用限位板的设置,可以对导靴的位置进行一个限位。也就是在补偿绳给予补偿轮受力或者拉力不大的情况下,利用上、下限位板及导靴对框架及补偿轮的位置进行一个限位。在正常情况下,补偿轮及框架受到补偿绳的拉力,这样补偿轮及框架会往竖向导轨的上方移动,而补偿轮及框架本身具有自重,同时补偿绳也具有一定的自重,这样也会带动补偿轮及框架向下移动,这样补偿绳的拉力与补偿绳的自重、补偿轮及框架的自重,这样补偿轮及框架就会在竖向导轨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包括上横梁、支撑板、补偿张紧装置及至少两根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的顶部与所述上横梁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导轨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相连,所述补偿张紧装置的两侧分别经导靴滑动设置于复数根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补偿张紧装置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内的补偿轮,所述框架为左侧及右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补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补偿绳由左至右穿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补偿绳的底部绕设于所述补偿轮的底部外缘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的底面中部设有上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下缓冲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正对所述下缓冲机构设置,且所述上缓冲机构的底面正对所述框架的顶面中部,所述下缓冲机构的顶面正对所述框架的底面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包括上横梁、支撑板、补偿张紧装置及至少两根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的顶部与所述上横梁的底部相连,所述竖向导轨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相连,所述补偿张紧装置的两侧分别经导靴滑动设置于复数根所述竖向导轨上,所述补偿张紧装置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内的补偿轮,所述框架为左侧及右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补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补偿绳由左至右穿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补偿绳的底部绕设于所述补偿轮的底部外缘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的底面中部设有上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下缓冲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正对所述下缓冲机构设置,且所述上缓冲机构的底面正对所述框架的顶面中部,所述下缓冲机构的顶面正对所述框架的底面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速电梯的补偿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轨包括四根,两根所述竖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侧,另外两根所述竖向导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另一侧,每根所述竖向导轨上滑动设有两个导靴,所述导靴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邹龙斌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