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02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包括底壁及侧壁,侧壁在底壁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壁并且从该底壁的外周向上延伸,其中,底壁竖直向上隆起成一个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的前后两侧均与侧壁间隔一段距离,以使得导向结构与侧壁间形成有前导向通道及后导向通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仅仅通过在底壁上隆起的导向结构就能实现对废料的分类回收,大大提高了后续的分类打包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反复多次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

A Self-Classifying Waste Recycling Box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lf-classifying waste recycl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wall and a side wall. The side wall integrates the bottom wall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bottom wall and extends upward from the periphery of the bottom wall. The bottom wall upheavals vertically to form a guiding structure.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guiding structure are separated from the side wall for a certain distance, so as to form a front gu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guiding structure and the side wall. Road and rear guide channel.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waste can be classified and recycled only by means of a guide structure raised on the bottom wall,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subsequent classified packing,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can be repeatedly used, and greatly saves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
技术介绍
在形如血液荧光检测仪等医疗器械领域,往往需要将使用后的耗材进行回收,以便于集中处理,而耗材通常具有两种不同尺寸,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尺寸对耗材进行分类回收,以便于后续进行分类打包,现有的废料回收盒不具备分类回收功能,即使具有分类回收功能,也大多结构复杂,往复取出、安装步骤较为繁琐,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其仅仅通过在底壁上隆起的导向结构就能实现对废料的分类回收,大大提高了后续的分类打包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反复多次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包括底壁及侧壁,侧壁在底壁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壁并且从该底壁的外周向上延伸,其中,底壁竖直向上隆起成一个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的前后两侧均与侧壁间隔一段距离,以使得导向结构与侧壁间形成有前导向通道及后导向通道。优选的是,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分界线;以及布置于导向分界线前后两侧的前导向斜面及后导向斜面,其中,前导向通道形成于前导向斜面与侧壁之间,后导向通道形成于后导向斜面与侧壁之间,导向分界线从侧壁的顶部附近出发并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底壁相抵,前导向斜面及后导向斜面均从导向分界线出并发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底壁相抵,从而使得导向结构呈三棱椎形结构。优选的是,底壁呈矩形结构,导向分界线在底壁上的投影与底壁的边线平行或垂直,从而使得前导向通道及后导向通道的竖向横截面积从上至下呈逐渐缩小之势,前导向通道及后导向通道的横向横截面积在导出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优选的是,导向结构的底面位于底壁之上,导向结构的顶点位于侧壁之上,导向结构上形成有从其顶点出发的第一棱线、第二棱线及第三棱线,其中,所述第二棱线与第三棱线成形于底壁之上,所述第一棱线与导向分界线共线,前导向斜面及后导向斜面与底壁分别相交形成前底线及后底线。优选的是,假定所述前底线与第一棱线间的夹角为α,所述后底线与第一棱线间的夹角为β,则有15°≤α≤65°,15°≤β≤65°。优选的是,导向结构偏置地形成于底壁之上,从而使得导向分界线在底壁上的投影与底壁的横向中心线X或纵向中心线Y相偏离。优选的是,导向分界线在底壁上的投影与底壁的横向中心线X相平行,假定导向分界线在底壁上的投影距离侧壁的前后侧距离分别为D与d,则有d:D=0.5~0.8。优选的是,导向分界线在底壁上的投影与底壁的纵向中心线Y相平行,假定导向分界线在底壁上的投影距离侧壁的左右侧距离分别为H与h,则有h:H=0.5~0.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仅仅通过在底壁上隆起的导向结构就能实现对废料的分类回收,大大提高了后续的分类打包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反复多次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的三维结构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在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结构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的俯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的纵向三维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的横向三维剖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在另一视角下的横向三维剖视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的纵向剖切左视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的纵向剖切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参照图1~图3,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1包括底壁11及侧壁12,侧壁12在底壁11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壁11并且从该底壁11的外周向上延伸,其中,底壁11竖直向上隆起成一个导向结构13,该导向结构13的前后两侧均与侧壁12间隔一段距离,以使得导向结构13与侧壁12间形成有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壁12的外侧一体式地形成有连续向下弯折的裙部121。操作时,可以通过手持裙部121来对废料回收盒1进行搬运。进一步地,导向结构13包括:导向分界线131;以及布置于导向分界线131前后两侧的前导向斜面132及后导向斜面133,其中,前导向通道111形成于前导向斜面132与侧壁12之间,后导向通道112形成于后导向斜面133与侧壁12之间,导向分界线131从侧壁12的顶部附近出发并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底壁11相抵,前导向斜面132及后导向斜面133均从导向分界线131出并发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底壁11相抵,从而使得导向结构13呈三棱椎形结构。进一步地,底壁11呈矩形结构,导向分界线131在底壁11上的投影与底壁11的边线平行或垂直,从而使得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的竖向横截面积从上至下呈逐渐缩小之势,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的横向横截面积在导出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废料能够在自身重力的牵引以及前导向斜面132与后导向斜面133导向下,在下落过程中获得一个向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的出口处滑行的水平力,从而使得废料在下落过程中即完成分类。参照图4~图8,导向结构13的底面位于底壁11之上,导向结构13的顶点位于侧壁12之上,导向结构13上形成有从其顶点出发的第一棱线、第二棱线及第三棱线,其中,所述第二棱线与第三棱线成形于底壁11之上,所述第一棱线与导向分界线131共线,前导向斜面132及后导向斜面133与底壁11分别相交形成前底线及后底线。进一步地,假定所述前底线与第一棱线间的夹角为α,所述后底线与第一棱线间的夹角为β,则有15°≤α≤65°,15°≤β≤65°。在一实施方式中,α=β=15°;在一实施方式中,α=β=6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α=β=36°。进一步地,导向结构13偏置地形成于底壁11之上,从而使得导向分界线131在底壁11上的投影与底壁11的横向中心线X或纵向中心线Y相偏离。参照图3,导向分界线131在底壁11上的投影与底壁11的横向中心线X相平行,假定导向分界线131在底壁11上的投影距离侧壁11的前后侧距离分别为D与d,则有d:D=0.5~0.8。在一实施方式中,d:D=0.5;在一实施方式中,d:D=0.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d:D=0.7。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向分界线131在底壁11上的投影与底壁11的纵向中心线Y相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1),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11)及侧壁(12),侧壁(12)在底壁(11)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壁(11)并且从该底壁(11)的外周向上延伸,其中,底壁(11)竖直向上隆起成一个导向结构(13),该导向结构(13)的前后两侧均与侧壁(12)间隔一段距离,以使得导向结构(13)与侧壁(12)间形成有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1),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11)及侧壁(12),侧壁(12)在底壁(11)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壁(11)并且从该底壁(11)的外周向上延伸,其中,底壁(11)竖直向上隆起成一个导向结构(13),该导向结构(13)的前后两侧均与侧壁(12)间隔一段距离,以使得导向结构(13)与侧壁(12)间形成有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1),其特征在于,导向结构(13)包括:导向分界线(131);以及布置于导向分界线(131)前后两侧的前导向斜面(132)及后导向斜面(133),其中,前导向通道(111)形成于前导向斜面(132)与侧壁(12)之间,后导向通道(112)形成于后导向斜面(133)与侧壁(12)之间,导向分界线(131)从侧壁(12)的顶部附近出发并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底壁(11)相抵,前导向斜面(132)及后导向斜面(133)均从导向分界线(131)出并发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底壁(11)相抵,从而使得导向结构(13)呈三棱椎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分类式废料回收盒(1),其特征在于,底壁(11)呈矩形结构,导向分界线(131)在底壁(11)上的投影与底壁(11)的边线平行或垂直,从而使得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的竖向横截面积从上至下呈逐渐缩小之势,前导向通道(111)及后导向通道(112)的横向横截面积在导出方向上呈逐渐扩大之势。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凌杰邱华星席秋子张运平顾永勇翁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