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及电热膜印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186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包括送料纠偏装置、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第一风机冷却装置、自动收卷装置以及滚轴传动系统,所述送料纠偏装置用于装载和输送光膜,所述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以及第一风机冷却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传动路径上,所述自动收卷装置连接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末端,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与所述第二烘干通道装置在所述传动路径上间隔设置。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印刷方法。

Gravure Printing Equipment of Electrothermal Film and Printing Method of Electrothermal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thermal film gravure prin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and correcting device, a carbon slurry roller printing device, a first drying channel device, a silver slurry roller printing device, a second drying channel device, a third drying channel device, a first fan cooling device, an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and a rolle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feeding and correcting device is used for loading and conveying optical films, and the carbon slurry roller printing device is used for loading and conveying optical films. The setting, the first drying channel device, the silver paste roller printing device, the second drying channel device, the third drying channel device and the first fan cooling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the roller drive system in turn. The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roller drive system, and the third drying channel device and the second drying channel device are connected to the transmission path. Upper interval setting.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electrothermal film prin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及电热膜印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膜
,尤其涉及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及电热膜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都是采用一次印刷工艺,没有设置送料装置,也没有烘干过后的冷却设计,造成生产效率低,印刷效果不佳,合格率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能够实现提升生产效率以及提升印刷效果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及其电热膜印刷方法,能够实现提升生产效率和印刷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纠偏装置、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第一风机冷却装置、自动收卷装置以及滚轴传动系统,所述送料纠偏装置用于装载和输送光膜,所述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以及第一风机冷却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传动路径上,所述自动收卷装置连接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末端,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与所述第二烘干通道装置在所述传动路径上间隔设置。较佳地,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包括顺序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分烘干通道装置、第二分烘干通道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烘干通道装置和所述第二分烘干通道装置之间的第二风机冷却装置。较佳地,所述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还包括第一滚轴纠偏机构和第二滚轴纠偏机构,所述第一滚轴纠偏机构邻近所述碳浆辊印装置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二滚轴纠偏机构邻近所述银浆辊印装置的进料端设置。较佳地,所述送料纠偏装置包括第一光膜卷料盘、第二光膜卷料盘以及滚轴纠偏结构,所述第一光膜卷料盘和第二光膜卷料盘送出的光膜合为一体后经过所述滚轴纠偏结构进行纠偏。较佳地,所述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还包括观察区,所述观察区设于所述第二烘干通道装置与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之间,所述第二烘干通道装置输出的未完全固化的电热膜进入所述观察区并由所述观察区进入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的电热膜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传送光膜经过所述碳浆辊印装置进行碳浆印刷;步骤b、传送印有碳浆层的中间膜经过所述第一烘干通道装置以使碳浆层进行部分固化;步骤c、传送中间膜经过所述银浆辊印装置进行银浆印刷以使银浆与部分固化的碳浆充分融合;步骤d、传送电热膜经过所述第二烘干通道装置以使电热膜进行初步固化;步骤e、传送电热膜经过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以使电热膜完全固化;步骤f、传送电热膜经过所述第一风机冷却装置以使电热模降温;及步骤g、传送电热模进入自动收卷装置以进行收料。较佳地,中间膜的固化程度为65%-75%。较佳地,步骤b中,中间膜的固化程度为70%。较佳地,步骤d中,电热膜的固化程度大于90%。较佳地,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烘干通道装置的烘干温度为190℃至2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进行电热膜生产时,经过送料纠偏装置的送料,滚轴传动系统的传动,以及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第一风机冷却装置和自动收卷装置的依次作业,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同步分段式辊印和同步分段式烘干并实现全自动生产电热膜,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印刷效果,有利于电热膜的性能稳定和批量化生产;同时也能够达成更佳的烘干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印刷效果;第一风机冷却装置的设置在实现电热膜迅速降温的同时,也能够起到吹走电热膜气味的作用。另外,通过第二风机冷却装置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三烘干通道装置进行烘干作业时使电热膜出现温度过高进而使得电热膜出现变形等状况,同时也能够先吹掉一部分电热膜上的气味。此外,通过第一滚轴纠偏机构和第二滚轴纠偏机构的设置,使得光膜能够精确的进入所述碳浆辊印装置进行印刷以及中间膜能够精确的进入所述银浆辊印装置进行印刷,进一步提升了印刷效果;且通过与送料纠偏装置的纠偏效果配合,有效保证了整体传动的稳定性。再者,电热膜经过第二烘干通道装置后及进入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之前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散热,进而能够一定程度防止电热膜温度过高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结构被隐藏。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热膜印刷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包括送料纠偏装置1、碳浆辊印装置3、第一烘干通道装置4、银浆辊印装置5、第二烘干通道装置6、第三烘干通道装置7、第一风机冷却装置8、自动收卷装置9以及滚轴传动系统2,送料纠偏装置1用于装载和输送光膜,碳浆辊印装置3、第一烘干通道装置4、银浆辊印装置5、第二烘干通道装置6、第三烘干通道装置7以及第一风机冷却装置8依次设置在滚轴传动系统2的传动路径上,自动收卷装置9连接在滚轴传动系统2的末端,碳浆辊印装置3用于将送料纠偏装置1送出的光膜印上碳浆,第一烘干通道装置4用于将碳浆辊印装置3输出的中间膜进行部分固化,银浆辊印装置5用于将中间膜印上银浆,第二烘干通道装置6用于将银浆辊印装置5输出的电热膜M进行初步固化,第三烘干通道装置7与第二烘干通道装置6在传动路径上间隔设置且用于使第二烘干通道装置6输出的电热膜M完全固化,第一风机冷却装置8用于对完全固化的电热膜M进行降温,自动收卷装置9用于将降温后的电热膜M进行收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烘干通道装置7包括顺序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分烘干通道装置71、第二分烘干通道装置72以及设置在第一分烘干通道装置71和第二分烘干通道装置72之间的第二风机冷却装置73。通过第二风机冷却装置73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三烘干通道装置7进行烘干作业时使电热膜M出现温度过高进而使得电热膜M出现变形等状况,同时也能够先吹掉一部分电热膜M上的气味。请结合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还包括第一滚轴纠偏机构11和第二滚轴纠偏机构12,第一滚轴纠偏机构11邻近碳浆辊印装置3的进料端设置,第二滚轴纠偏机构12邻近银浆辊印装置5的进料端设置。通过第一滚轴纠偏机构11和第二滚轴纠偏机构12的设置,使得光膜能够精确的进入碳浆辊印装置3进行印刷以及中间膜能够精确的进入银浆辊印装置5进行印刷,进一步提升了印刷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送料纠偏装置1包括第一光膜卷料盘101、第二光膜卷料盘102以及滚轴纠偏结构103,第一光膜卷料盘101和第二光膜卷料盘102送出的光膜合为一体后经过滚轴纠偏结构103进行纠偏。由此设计,使得光膜具有双层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热膜M的品质,且滚轴纠偏结构103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整体传动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还包括观察区13,观察区13设于第二烘干通道装置6与第三烘干通道装置7之间,第二烘干通道装置6输出的未完全固化的电热膜M进入观察区13并由观察区13进入第三烘干通道装置7。通过观察区13的设置,方便现场人员观察电热膜M,同时也便于电热膜M的散热。请结合图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的电热膜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传送光膜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纠偏装置、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第一风机冷却装置、自动收卷装置以及滚轴传动系统,所述送料纠偏装置用于装载和输送光膜,所述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以及第一风机冷却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传动路径上,所述自动收卷装置连接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末端,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与所述第二烘干通道装置在所述传动路径上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纠偏装置、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第一风机冷却装置、自动收卷装置以及滚轴传动系统,所述送料纠偏装置用于装载和输送光膜,所述碳浆辊印装置、第一烘干通道装置、银浆辊印装置、第二烘干通道装置、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以及第一风机冷却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传动路径上,所述自动收卷装置连接在所述滚轴传动系统的末端,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与所述第二烘干通道装置在所述传动路径上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烘干通道装置包括顺序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分烘干通道装置、第二分烘干通道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烘干通道装置和所述第二分烘干通道装置之间的第二风机冷却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滚轴纠偏机构和第二滚轴纠偏机构,所述第一滚轴纠偏机构邻近所述碳浆辊印装置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二滚轴纠偏机构邻近所述银浆辊印装置的进料端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膜凹版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纠偏装置包括第一光膜卷料盘、第二光膜卷料盘以及滚轴纠偏结构,所述第一光膜卷料盘和第二光膜卷料盘送出的光膜合为一体后经过所述滚轴纠偏结构进行纠偏。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暖丰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