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06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鱼缸,包括进水管、LED投光灯、进水泵、氧气泵、鱼缸本体、第一检测仪、第二检测仪、单片机、抽水泵、出水管、自动喂食装置、氧气管、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自动换水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灯光照射模块、CPU控制模块、温度自动控制模块、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隔板、通孔和加热管,所述鱼缸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自动喂食装置,所述鱼缸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LED投光灯,所述鱼缸本体的内部分别放置有进水泵、氧气泵、第一检测仪及出水管,所述进水泵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氧气泵的一端连接有氧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及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A Multifunctional Fish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fish tank, which comprises an intake pipe, an LED projection lamp, an intake pump, an oxygen pump, a fish tank body, a first detector, a second detector, a single chip computer, a pump, a water outlet pipe,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an oxygen pipe, a temperature sensor, a PH sensor, an automatic water exchange module,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 LED light irradiation module, a CPU control module, and a temperature automatic control module. The control module, the timing oxygen supply module of the oxygen supply pump, the timing feeding module of the micro motor, the separator,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heating pipe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sh tank body.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fish tank body is equipped with an LED light throwing lamp.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sh tank body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ump, an oxygen pump, a first detector and an outlet pipe. The one side of the intake pump is connected. An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and one end of the oxygen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n oxygen pipe.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high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鱼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缸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鱼缸。
技术介绍
鱼缸是一种用于养护鱼类的缸体,其内部一般填充有大量的水及少量的水植。鱼缸类的鱼类多为观赏鱼,将鱼缸放置在家庭或公司内,可提高装饰度,对于鱼缸内鱼类的养护,需要做到定期换水,定时喂食及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避免鱼类死亡。但在现有的鱼缸中,存在实用性差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传统的鱼缸,缺乏物联网基础,在人员外出时,不能及时观察到鱼缸内鱼类的生存状况,在鱼群死亡时,不能做出及时的补救;且传统的鱼缸,在人员长期外出时,无法实现全自动化养护,进而导致鱼类的生存时间大幅度的缩减,因此,设计一种实用性强及自动化程度高多功能鱼缸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鱼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鱼缸,包括进水管、LED投光灯、进水泵、氧气泵、鱼缸本体、第一检测仪、第二检测仪、单片机、抽水泵、出水管、自动喂食装置、氧气管、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自动换水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灯光照射模块、CPU控制模块、温度自动控制模块、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隔板、通孔和加热管,所述鱼缸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自动喂食装置,所述鱼缸本体的底部内壁安装有LED投光灯,所述鱼缸本体的内部分别放置有进水泵、氧气泵、第一检测仪及出水管,所述进水泵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氧气泵的一端连接有氧气管,所述第一检测仪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及PH传感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LED投光灯的左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之间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鱼缸本体的左侧内壁与隔板的相邻侧之间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鱼缸本体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检测仪,所述第二检测仪的右方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自动换水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灯光照射模块、CPU控制模块、温度自动控制模块,所述PH传感器及第二检测仪的输出端与CPU控制模块的OX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OY输出端与自动换水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换水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进水泵及抽水泵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CPU控制模块的PX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PY输出端与温度自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自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加热管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QX输出端与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的输出端与氧气泵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RX输出端与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的输出端与自动喂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SX输出端与LED灯光照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LED灯光照射模块的输出端与LED投光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喂食装置包括第一投料口、晃动外壳、微型马达、连轴、凸轮、食料盒、固定外壳、第二投料口、滑槽及滑块,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对应开设有第二投料口,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内壁上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食料盒,所述食料盒的底部对应开设有第一投料口,所述食料盒的顶部粘连有晃动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顶部内壁安装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一端通过连轴活动连接有凸轮,且凸轮与晃动外壳的内壁相接触,所述LED投光灯、进水泵、氧气泵、第一检测仪、第二检测仪、单片机、抽水泵、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加热管及微型马达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均通过固定架安装在鱼缸本体的内壁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内部安装有DS18B20型号的温度检测芯片,所述PH传感器的内部设置有LMP91200PH检测芯片,所述第二检测仪为一种WGT-S透光率检测仪。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的外接92号引脚PG7IO口作为控制接口。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CPU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手机终端APP。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鱼缸本体与自动喂食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魔术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食料盒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食料放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CPU控制模块、温度自动控制模块及加热管,来提升水温,避免水温过低导致鱼类死亡;通过设置有PH传感器、第二检测仪、自动换水模块、抽水泵、出水管、进水泵及进水管,来避免了长期外出,浴缸内的污水无法换出,导致鱼类死亡;通过设置有LED灯光照射模块、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LED投光灯及氧气泵,来避免夜晚光照强度低及鱼缸内的含氧量低,通过设置有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微型马达、连轴、凸轮、晃动外壳、食料盒、第一投料口及第二投料口,来实现自动喂食功能,有利于提升了自动化程度,避免外出时间长,导致鱼类因无人照顾而死;且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手机终端与单片机内部的CPU控制模块连接起来,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鱼缸内的情况,且可通过手机终端中的APP对CPU控制模块下达指令,有利于增强该鱼缸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检测仪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单片机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区域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喂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B区域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LED投光灯;3、进水泵;4、氧气泵;5、鱼缸本体;6、第一检测仪;7、第二检测仪;8、单片机;9、抽水泵;10、出水管;11、自动喂食装置;12、氧气管;13、温度传感器;14、PH传感器;15、自动换水模块;16、无线通信模块;17、LED灯光照射模块;18、CPU控制模块;19、温度自动控制模块;20、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1、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22、隔板;23、通孔;24、加热管;25、第一投料口;26、晃动外壳;27、微型马达;28、连轴;29、凸轮;30、食料盒;31、固定外壳;32、第二投料口;33、滑槽;34、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鱼缸,包括进水管1、LED投光灯2、进水泵3、氧气泵4、鱼缸本体5、第一检测仪6、第二检测仪7、单片机8、抽水泵9、出水管10、自动喂食装置11、氧气管12、温度传感器13、PH传感器14、自动换水模块15、无线通信模块16、LED灯光照射模块17、CPU控制模块18、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0、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21、隔板22、通孔23和加热管24,鱼缸本体5的一侧安装有自动喂食装置11,鱼缸本体5的底部内壁安装有LED投光灯2,鱼缸本体5的内部分别放置有进水泵3、氧气泵4、第一检测仪6及出水管10,进水泵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鱼缸,包括进水管(1)、LED投光灯(2)、进水泵(3)、氧气泵(4)、鱼缸本体(5)、第一检测仪(6)、第二检测仪(7)、单片机(8)、抽水泵(9)、出水管(10)、自动喂食装置(11)、氧气管(12)、温度传感器(13)、PH传感器(14)、自动换水模块(15)、无线通信模块(16)、LED灯光照射模块(17)、CPU控制模块(18)、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0)、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21)、隔板(22)、通孔(23)和加热管(24),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本体(5)的一侧安装有自动喂食装置(11),所述鱼缸本体(5)的底部内壁安装有LED投光灯(2),所述鱼缸本体(5)的内部分别放置有进水泵(3)、氧气泵(4)、第一检测仪(6)及出水管(10),所述进水泵(3)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所述氧气泵(4)的一端连接有氧气管(12),所述第一检测仪(6)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及PH传感器(14),所述出水管(10)上设置有抽水泵(9),所述LED投光灯(2)的左方设置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的两侧之间均匀开设有通孔(23),所述鱼缸本体(5)的左侧内壁与隔板(22)的相邻侧之间设置有加热管(24),所述鱼缸本体(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检测仪(7),所述第二检测仪(7)的右方设置有单片机(8),所述单片机(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自动换水模块(15)、无线通信模块(16)、LED灯光照射模块(17)、CPU控制模块(18)、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所述PH传感器(14)及第二检测仪(7)的输出端与CPU控制模块(18)的OX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OY输出端与自动换水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换水模块(15)的输出端分别与进水泵(3)及抽水泵(9)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CPU控制模块(18)的PX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PY输出端与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的输出端与加热管(24)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QX输出端与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0)的输出端与氧气泵(4)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RX输出端与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21)的输出端与自动喂食装置(11)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SX输出端与LED灯光照射模块(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LED灯光照射模块(17)的输出端与LED投光灯(2)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喂食装置(11)包括第一投料口(25)、晃动外壳(26)、微型马达(27)、连轴(28)、凸轮(29)、食料盒(30)、固定外壳(31)、第二投料口(32)、滑槽(33)及滑块(34),所述固定外壳(31)的底部内壁中心位置对应开设有第二投料口(32),所述固定外壳(31)的底部内壁上对应开设有滑槽(33),所述滑槽(33)的内部安装有滑块(34),两个所述滑块(34)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食料盒(30),所述食料盒(30)的底部对应开设有第一投料口(25),所述食料盒(30)的顶部粘连有晃动外壳(26),所述固定外壳(3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微型马达(27),所述微型马达(27)的一端通过连轴(28)活动连接有凸轮(29),且凸轮(29)与晃动外壳(26)的内壁相接触,所述LED投光灯(2)、进水泵(3)、氧气泵(4)、第一检测仪(6)、第二检测仪(7)、单片机(8)、抽水泵(9)、温度传感器(13)、PH传感器(14)、加热管(24)及微型马达(2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鱼缸,包括进水管(1)、LED投光灯(2)、进水泵(3)、氧气泵(4)、鱼缸本体(5)、第一检测仪(6)、第二检测仪(7)、单片机(8)、抽水泵(9)、出水管(10)、自动喂食装置(11)、氧气管(12)、温度传感器(13)、PH传感器(14)、自动换水模块(15)、无线通信模块(16)、LED灯光照射模块(17)、CPU控制模块(18)、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0)、微型马达定时喂食模块(21)、隔板(22)、通孔(23)和加热管(24),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本体(5)的一侧安装有自动喂食装置(11),所述鱼缸本体(5)的底部内壁安装有LED投光灯(2),所述鱼缸本体(5)的内部分别放置有进水泵(3)、氧气泵(4)、第一检测仪(6)及出水管(10),所述进水泵(3)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所述氧气泵(4)的一端连接有氧气管(12),所述第一检测仪(6)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及PH传感器(14),所述出水管(10)上设置有抽水泵(9),所述LED投光灯(2)的左方设置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的两侧之间均匀开设有通孔(23),所述鱼缸本体(5)的左侧内壁与隔板(22)的相邻侧之间设置有加热管(24),所述鱼缸本体(5)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检测仪(7),所述第二检测仪(7)的右方设置有单片机(8),所述单片机(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自动换水模块(15)、无线通信模块(16)、LED灯光照射模块(17)、CPU控制模块(18)、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所述PH传感器(14)及第二检测仪(7)的输出端与CPU控制模块(18)的OX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OY输出端与自动换水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换水模块(15)的输出端分别与进水泵(3)及抽水泵(9)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CPU控制模块(18)的PX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PY输出端与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自动控制模块(19)的输出端与加热管(24)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QX输出端与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氧泵定时供氧模块(20)的输出端与氧气泵(4)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18)的RX输出端与微型马达定时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慧娟辛卫红张佳李娟王欣磊王敏蔚文帅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