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线缆用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将同轴线缆连接于装置、电路或其它同轴线缆等的过程中使用的优选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安装于同轴线缆的端部而使用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已知一种包括中心导体和外侧导体的同轴端子的结构,其中,上述外侧导体经由绝缘构件设于中心导体的外周侧。在这种同轴线缆用连接器中,在中心导体设有内部导体筒,上述内部导体筒用于将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芯线)压接并连接于中心导体。此外,在外侧导体设有外部导体筒,上述外部导体筒用于将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编织件)压接连接于外侧导体。除此之外,在外侧导体设有覆盖筒,上述覆盖筒用于将外侧导体压接固定于同轴线缆的绝缘覆盖层。在一般的同轴端子中,在同轴线缆连接并固定于同轴端子的状态下,内部导体和中心导体被内部导体筒压接连接的部分配置于外侧导体的内侧,并被外侧导体包围。因此,将实施末端处理并使内部导体和外部导体露出的同轴线缆连接固定于同轴端子的操作一般经过以下这种工序。(1)首先,通过内部导体筒对内部导体和中心导体进行压接连接。(2)接着,将连接有内部导体的中心导体插入至外侧导体的内侧。(3)接着,通过外部导体筒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包括:同轴端子,所述同轴端子包括中心导体、外侧导体以及绝缘构件,其中,所述外侧导体设于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侧,所述绝缘构件设于所述中心导体与所述外侧导体之间;以及外壳,所述外壳由绝缘材料形成,并对所述同轴端子进行收容,所述中心导体包括:中心接触部,所述中心接触部配置于所述中心导体的前端侧,并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中心导体接触;以及内部导体连接部,所述内部导体连接部配置于所述中心导体的后端侧,并对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进行连接,所述外侧导体包括:外侧嵌合部,所述外侧嵌合部配置于所述外侧导体的前端侧,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外侧导体嵌合;外部导体筒部,所述外部导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0 JP 2017-2035951.一种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包括:同轴端子,所述同轴端子包括中心导体、外侧导体以及绝缘构件,其中,所述外侧导体设于所述中心导体的外周侧,所述绝缘构件设于所述中心导体与所述外侧导体之间;以及外壳,所述外壳由绝缘材料形成,并对所述同轴端子进行收容,所述中心导体包括:中心接触部,所述中心接触部配置于所述中心导体的前端侧,并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中心导体接触;以及内部导体连接部,所述内部导体连接部配置于所述中心导体的后端侧,并对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进行连接,所述外侧导体包括:外侧嵌合部,所述外侧嵌合部配置于所述外侧导体的前端侧,并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外侧导体嵌合;外部导体筒部,所述外部导体筒部配置于所述外侧导体的后端侧,并将所述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压接连接;以及内部导体配置部,所述内部导体配置部配置于所述外侧导体的所述外侧嵌合部与所述外部导体筒部之间,并在内部配置有所述内部导体连接部,在所述内部导体配置部中,于所述同轴端子的径向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形成有一对开口部,一对所述开口部使所述内部导体配置部的内部朝所述内部导体配置部的外部敞开,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构件,所述导电构件与所述外部导体或所述外侧导体电连接,并从一对所述开口部中的一个开口部进入所述内部导体配置部的内部,并靠近所述内部导体连接部;以及电介质片,所述电介质片设于所述导电构件与所述内部导体连接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片成型于所述导电构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线缆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导体配置部在所述内部导体连接部的两侧具有一对中间壁部,一对所述中间壁部对所述外侧嵌合部与所述外部导体筒部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导电构件具有一对接触部,一对所述接触部与一对所述中间壁部各自的外表面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岡部清貴,生田夏木,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