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封极柱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056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开关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固封极柱及其生产方法,该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第一加固层以及第二加固层;真空灭弧室具有气密绝缘外壳、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分别设置于气密绝缘外壳的两端;绝缘外壳设于真空灭弧室外,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或浇注成型工艺;第一加固层设置为至少一层,设置于动端端盖内或外;第二加固层设置为至少一层,设置于静端端盖内或外。该固封极柱的强度较高,适用于注塑成形或浇注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封极柱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固封极柱及固封极柱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固封极柱为将真空灭弧室(Vacuuminterruptor)和断路器(Circuit-breaker)相关的导电零件同时嵌入到环氧树脂或热塑性材料这类容易固化的固体绝缘材料中形成极柱,使整个断路器极柱成为一个整体的部件。真空灭弧室又名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因此,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和密封性对于它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真空灭弧室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还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铁路、广播、通讯、工业高频加热等配电系统;具有节能、节材、防火、防爆、体积小、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和无污染等特点。目前,环氧树脂固封极柱应用较多,主要应用在断路器、负荷开关及其它的固体绝缘开关。但是,环氧树脂材料生产固封极柱的周期较长、成本也比较高。为了减低成本、提高交货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可以用可回收的环保型热塑性材料,注塑形成塑料固封极柱。但是,在注塑过程中压力达到50-150Mpa。这样就造成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和静端称为两端)两端端盖与陶瓷(或玻璃)金属化层的焊接处发生位移而使真空灭弧室出现微漏气风险,造成电气性能失效。因为考虑到上述两端端盖在高压作用下容易变形的现象,所以,还有采用先成型绝缘外壳,然后再将绝缘外壳套在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相关的导电零件外。但是,将绝缘外壳套在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相关的导电零件上,不同介质之间会有空气气隙或真空气隙,会引起电气性能失效;再者,产品的整体性机械性能没法满足。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注塑的固封极柱及固封极柱的生产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固封极柱,该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绝缘外壳、第一加固层以及第二加固层;真空灭弧室具有气密绝缘外壳、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所述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气密绝缘外壳的两端;绝缘外壳设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外,所述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或浇注成型工艺而成;第一加固层设置为至少一层,设置于所述动端端盖内或外;第二加固层设置为至少一层,设置于所述静端端盖内或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固层设置为与所述动端端盖的形状相适配的盖状或杯状或类似杯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固层设置为与所述静端端盖的形状相适配的盖状或杯状或类似杯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筋条,所述第二加固层设置有多个第二筋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固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条形弯折,所述第一条形弯折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加固层和气密绝缘外壳的连接接缝一致;所述第二加固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弯折,所述第二条形弯折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加固层和气密绝缘外壳的连接接缝一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真空灭弧室还包括:第一加强层,其材质为弹性材料,包覆于所述动端端盖外且位于所述动端端盖与所述绝缘外壳之间;第二加强层,其材质为弹性材料,包覆于所述静端端盖外且位于所述静端端盖与所述绝缘外壳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层设置为与所述动端端盖的形状相适配的盖状或杯状或类似杯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层设置为与所述静端端盖的形状相适配的盖状或杯状或类似杯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层设置为包覆于所述动端端盖外环面的环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外径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气密绝缘外壳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外径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气密绝缘外壳的外径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固封极柱的生产方法,包括:在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端盖内或外配置至少一层第一加固层;在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端盖内或外配置至少一层第二加固层;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外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或浇注成型工艺而形成绝缘外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生产方法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绝缘外壳之前,在所述动端端盖外包覆形成第一加强层;在所述静端端盖外包覆形成第二加强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层一体成型于所述动端端盖外,所述第二加强层一体成型于所述静端端盖外。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固封极柱及固封极柱生产方法,在动端端盖内或外设置第一加固层,在静端端盖内或外设置第二加固层。一方面,通过第一加固层以及第二加固层可以增加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的强度,能够满足注塑压力的需要,能够有效避免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变形造成的漏气,从而避免电气性能失效;另一方面,避免采用先成形绝缘外壳,再将绝缘外壳套在真空灭弧室上的生产方法,不会有空气气隙或真空气隙,不会引起电气性能失效。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固封极柱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真空灭弧室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所指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真空灭弧室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H所指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真空灭弧室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真空灭弧室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气密绝缘外壳;2、动端端盖;3、静端端盖;4、第一加固层;5、第二加固层;6、第一加强层;7、第二加强层;8、第一条形弯折;9、导向套;10、动导电杆;11、静导电杆;12、第二条形弯折;13、真空灭弧室;14、上导电件;15、下导电件;16、绝缘外壳;17、下出线座;18、螺钉;19、嵌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要将固封极柱中真空灭弧室的端盖整体结构进行加强设计,即端盖设置为双层或多层的加固结构,也就是说,端盖内侧或外侧设置至少一层加固层,避免端盖在注塑成型过程发生变形,能保证成型固封极柱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并且加固层结构还可以选择是凹槽或凸槽的三角形或多边形的结构设计,以此增强支撑。真空灭弧室的端盖外表面还可选择增加橡胶类材料(或其它弹性体)作为缓冲结构,使其在注塑成型过程,不受塑料注塑力的挤压而造成真空灭弧室端盖发生变形。具体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一示例介绍如下,参照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固封极柱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固封极柱可以包括真空灭弧室13、上导电件14、下导电件15、下出线座17以及绝缘外壳16等等;上导电件14可以通过螺钉18以及碟形垫圈安装到真空灭弧室13上部,使上导电件14与真空灭弧室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灭弧室,具有气密绝缘外壳、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所述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气密绝缘外壳的两端;绝缘外壳,设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外,所述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或浇注成型;至少一层第一加固层,设置于所述动端端盖内或外;至少一层第二加固层,设置于所述静端端盖内或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灭弧室,具有气密绝缘外壳、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所述动端端盖以及静端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气密绝缘外壳的两端;绝缘外壳,设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外,所述绝缘外壳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或浇注成型;至少一层第一加固层,设置于所述动端端盖内或外;至少一层第二加固层,设置于所述静端端盖内或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层设置为与所述动端端盖的形状相适配的盖状或杯状或类似杯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层设置为与所述静端端盖的形状相适配的盖状或杯状或类似杯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层设置有多个第一筋条,所述第二加固层设置有多个第二筋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条形弯折,所述第一条形弯折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加固层和气密绝缘外壳的连接接缝一致;所述第二加固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弯折,所述第二条形弯折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加固层和气密绝缘外壳的连接接缝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还包括:第一加强层,其材质为弹性材料,包覆于所述动端端盖外且位于所述动端端盖与所述绝缘外壳之间;第二加强层,其材质为弹性材料,包覆于所述静端端盖外且位于所述静端端盖与所述绝缘外壳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闽生黄世禄张兴朗陈裕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