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及检伤分类信息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及检伤分类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灾害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和突出问题。地震、水灾、火灾、矿难、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以及集体中毒、交通事故等各种群体性伤亡事件频发,经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灾害发生位置可能位于偏僻地区,或由于二次灾害而造成转运拥堵,交通不便,目前的灾害急救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仍沿用传统的急救模式,采用人工搜索、编码和书写病历,救灾现场与医院的联系仍缺乏远程手段,急救人员难以准确及时地获取伤者信息,灾害急救和院内诊治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极大地影响急重症伤者的救治。
技术实现思路
在灾害救援中,救援队员面临的伤情复杂,如何在救援现场快速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准确检伤分类及快速安全后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目的在于提高医疗救援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延续性。大规模伤亡事故的现场往往存在恶劣的环境条件,难以搭建一个完善的有线网络用于管理系统的运行。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临时救援中心建立的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络、便携式采集终端、用于控制便携式采集终端的前端指挥控制中心、佩戴于伤员身上的RFID检伤分类标签;所述便携式采集终端包括检伤分类终端、伤员分流终端、伤员处治终端和伤员转运终端,每个便携式采集终端均设置有阅读器,所述阅读器包括蓝牙读卡器和智能交互端,所述蓝牙读卡器用于采集和写入所述RFID检伤分类标签的伤员信息,每个伤员佩戴一个所述RFID检伤分类标签;所述智能交互端包括蓝牙模块和WIFI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前端指挥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还用于与所述临时救援中心的前伺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0 CN 20181090664451.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临时救援中心建立的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络、便携式采集终端、用于控制便携式采集终端的前端指挥控制中心、佩戴于伤员身上的RFID检伤分类标签;所述便携式采集终端包括检伤分类终端、伤员分流终端、伤员处治终端和伤员转运终端,每个便携式采集终端均设置有阅读器,所述阅读器包括蓝牙读卡器和智能交互端,所述蓝牙读卡器用于采集和写入所述RFID检伤分类标签的伤员信息,每个伤员佩戴一个所述RFID检伤分类标签;所述智能交互端包括蓝牙模块和WIFI通讯模块,用于与所述前端指挥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还用于与所述临时救援中心的前伺服务器通信,所述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前伺服务器数据同步的后伺服务器,所述后伺服务器通过Internet网与医院接收终端以及其他Internet用户端通信;各个所述便携式采集终端在各自阶段采集与写入伤员身上的RFID检伤分类标签的信息,并将交互信息上传至所述前伺服务器的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检伤分类标签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采集伤员所在的环境信息以及伤员个体运动状态信息,并将采集的伤员信息以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阅读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和伤员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检伤分类标签为微波频段的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中基于RFID的检伤分类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临时救援中心建立基于WIFI的无线局域网络;设立与所述无线局域网络双向通信的前伺服务器以及前端指挥控制中心;S2:为伤员佩戴一个RFID检伤分类标签;S3:在检伤分类终端在伤员佩戴的RFID检伤分类标签上写入检伤分类信息,在伤员分流终端由阅读器采集RFID检伤分类标签的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德旷,杨谊,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